央行參事:票據融資大增支援實體經濟 套利空間已消除

來源:新華社 2019-02-25 14:58:41

新華社記者吳雨

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元,其中,票據融資增加5160億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票據融資激增説明什麼?資金投向了哪?如何避免票據套利局面出現?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參事、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2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一一作出了解答。

票據融資激增緣何引發市場關注?

在企業日常經營中,供應商先交貨、企業後付款是很常見的。付款企業簽發商業匯票,承諾在指定日期前付款,但供貨方往往要求銀行擔保,這一擔保行為就是所謂“銀行承兌”,商業匯票也就成了銀行承兌匯票。

“票據融資是實體經濟的一種融資方式,是商業信用的一個載體。”盛松成介紹,銀行承兌匯票將原先的商業信用升級為銀行信用。持票人可以按時收到貨款,也可以將票據在到期日之前賣給銀行,也就是所謂“貼現”。票據貼現後就成了銀行表內的貸款。

1月份新增的5160億元票據融資,就是盛松成介紹的這類貸款。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是銀行的表外融資,體現了銀行對企業的信用支援。1月份,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新增3786億元,同比多增2349億元。

“票據融資是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的重要融資來源之一。1月份,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增加較多,這表明表外信用有一定程度的恢復。”盛松成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受到決策層和市場的高度關注。從歷史經驗看,信貸恢復時往往會出現票據和短期貸款先恢復。

新增票據融資都投向了哪?

“票據融資顯著增加主要還是支援了實體經濟。”盛松成表示,票據融資是中小企業重要的融資渠道,相對貸款和其他融資方式,票據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動性強、融資成本也相對較低。目前中小微企業在票據融資中的佔比超過六成。

市場上有觀點認為,票據融資激增反映出銀行為緩解“資産荒”而多做票據融資,並可能造成資金空轉風險。

對此,盛松成認為,票據融資激增也和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的季節性因素有關,年初的單月信貸投放往往是全年最高的,僅憑票據融資規模激增難以得出“資産荒”的結論。由於春節的錯位效應,將1月和2月份的數據加總後再與歷年的情況作比較,有助於人們得出更加客觀的結論。

盛松成坦言,1月份,由於當時逆週期調節力度加大、企業融資成本下降,疊加春節前銀行攬存的因素,結構性存款和票據貼現利率曾有倒挂,確實曾經出現短暫的套利時間窗口。“不過,在市場條件下持續的套利是難以存在的,套利行為本身也會消除套利空間。隨著結構性存款利率向合理水準回歸,目前基本沒有套利空間。”

未來如何防止票據套利?

在盛松成看來,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為“防風險”“穩增長”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

數據顯示,1年期、3年期和5年期AAA級企業債收益率與同期限國債之間的利差也有所收窄,分別從2018年末的0.99、0.88和1.09個百分點下降至目前的0.78、0.75和0.90個百分點左右。AA+企業債信用利差也幾乎同等幅度地下降。

盛松成認為,這些都反映了企業信用在逐步恢復。人民銀行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既不大水漫灌,又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促進金融機構貸款。“為進一步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應注重對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分析研判,充分考慮經濟金融運作的趨勢和特點,對政策可能的經濟後果需要深入評估。”

就票據融資而言,盛松成認為,全國各地的情況不盡相同,需要區別對待。所以在加強監管檢查的同時,也應避免一刀切、一窩蜂,發現問題就要堅決整改,該支援的還應支援,維護好金融支援實體經濟企穩的勢頭。

“我們經常説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配合,監管政策也需要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盛松成表示,現代銀行是貸款創造存款、信貸創造貨幣,而貸款的很多條件和規則是監管政策決定的。

此外,盛松成表示,商業銀行的信貸審核應更加注重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堅持票據融資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質,防止票據套利。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央行參事:票據融資大增支援實體經濟 套利空間已消除
來源:新華社2019-02-25 14:58:41
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元,其中,票據融資增加5160億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票據融資激增説明什麼?資金投向了哪?如何避免票據套利局面出現?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