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聚焦>《2018城市居住報告》發佈 新一線城市租房量持續攀升
來源:經濟日報 2019-01-24 17:03:33
2019年1月24日,某找房發佈《2018城市居住報告》,聚焦租房和二手房交易人群,盤點分析了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武漢、長沙、重慶、成都、合肥等9大房産交易城市現狀。報告發現,過去一年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全國第一,主流交易價格區間在300-450萬,全國最高。並且一線的高房價,讓奔赴新一線城市成為趨勢,二線城市購房年齡比一線城市早五年。隨著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跨城市購房人群越來越多,不過,大部分人仍然遵循就近原則,選擇離自己家鄉並不遙遠的城市。另外,調查顯示女性經濟更加獨立,且更難接受租房結婚。而對於租客來説,全國租客普遍比較漂泊,租期多為3個月-1年,且除少數城市外,合租率均過半。
租金壓力大,合租成主流
租房往往是城漂們的第一站,也是反映人口流動趨勢的晴雨錶。
報告發現對於租賃市場,上海的租客壓力山大,租金方式主要以年付為主,將近75%。而深圳之所以租金月付居多,主要是因為租客的流動相對頻繁。根據此前的調查,深圳租房人群的平均換租週期為9個月,而大多數長租公寓的換租週期更短。其他城市則多為季付。
在整租還是合租的問題上,顯然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報告》調研數據發現,約66%的男性與70%的女性願意選擇合租,但實際上,9大城市中,只有重慶的整租率超過一半,達到53.6%。租金壓力令大多數人只能合租的原因。從房租收入比可以反映出房租負擔大小。房租收入比越高,表明房租負擔越大。對比來看,北京、深圳均超過20%,其次是南京、上海、武漢。
通勤距離是所有租客首要考慮的因素,而不同年齡段的人租房時對其他因素的考量則不盡相同。其中,剛踏入社會的95後對租金最敏感,80後則關注人身財産安全。
二手房交易量北京排第一 貸款方式京滬深各異
近日,某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表示,在全流通時代框架裏,北上深雖同為一線,但卻是不一樣的城市,房地産的作用機制、政策傳導機制等都完全不同。
《報告》顯示,較之2017年,2018年京滬兩地的二手房交易量有所增加,但深圳的成交量卻在減少,同時,北京二手房交易量也幾乎是滬深兩地之和的2倍。
此前,9大城市前三季度的二手房市場,當時各城市中的社區交易量之王,如今地位依然穩固。其中,北京的融澤嘉園繼續拉大了與其他城市冠軍的差距。以三地的主流交易價格來看,北京在300-450萬之間,上海為150-300萬,深圳則為200-300萬,而三甲小區並非全部落入區間之內,比如北京的芍藥居北裏小區,套均價格已經達到517萬元。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