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波降準今日落地!樓市、股市這樣走

來源:中新經緯 2019-01-15 14:21:59

2019年首次降準第一階段今日(15日)正式生效,央行將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表示,本次降準主要目的仍是維護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特別是支援小微企業發展,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操作超預期

1月4日晚間,央行宣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時,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據央行測算,此次降准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綜合多方因素,凈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此次降准將分兩次實施,分別於1月15日和1月25日各下調0.5個百分點。央行強調,這樣安排能夠基本對衝今年春節前由於現金投放造成的流動性波動,有利於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支援力度,此次降準並非大水漫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央行行長易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穩健貨幣政策鬆緊適度的“度”,要精準把握流動性的總量,既避免信用過快收縮衝擊實體經濟,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響結構性去杠桿,此次降準分兩次實施正是基於此考慮。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中新經緯特約專家董希淼認為,此次降準時間上符合預期,力度上略超預期。

中信證券固收分析師明明也指出,1月降準在預期之內,但1個月內兩次降準的操作超預期。首先,每月5日、15日和25日是銀行繳準日,降準均在此時間點實施;其次,今日是企業集中繳稅日,且有3900億元MLF到期,存在約1.5萬億元的流動性缺口,因而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約7000億-8000億元資金;再者,1月25日臨近春節,民眾取現需求旺盛,當日降準0.5個百分點繼續釋放約7000億-8000億元資金。

樓市、股市走向受關注

此次降準對樓市會不會有所影響?分析人士給出的答案是:有限。

申萬宏源表示,目前的降準還是意在給予小微和民企更多支援,對於房地産市場來説,或令融資邊際改善,但難以有效提振需求。

光大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周茂華認為,從理論上説,降準增加市場流動性對資金密集型企業將産生積極影響,一是使銀行信貸能力增強,有利於房地産再融資;二是將增加貨幣供給,壓低市場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購房需求。不過,“並不能因此就認為國內房地産市場會發生明顯變化或‘轉向’,而且,由於央行降準具有明顯定向(流向實體經濟)特點,對樓市影響極為有限。”

周茂華強調,房地産調控政策不會退出,針對國內樓市區域等方面的差異,國家將採取靈活且富有彈性的政策,在執行方面重在落實各地政府主體責任。

對於A股市場來説,降準又是否會帶來利好?

梳理2018年數據,四次降準正式生效當日,A股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均以盤綠報收。而在此次降準公佈後的首個交易日(1月7日),上證綜指收漲0.72%,深證成指收漲1.58%。對此,中信建投策略表示,降準到信用擴張再到信用轉移存在很長路徑,但政策支援會帶來情緒上的提振,股市有望震蕩反彈。

巨豐投顧亦認為,目前市場經歷了長達一年的調整後走勢低迷,估值見底,降準有利於投資者重拾信心,提高資本市場的配置,在春季躁動的情況下估值有望回升。

後續仍有降準、降息空間?

展望後市,機構及專家對於降準、降息的預期不一。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未來準備金率有繼續降低的空間,市場利率與政策利率之間的分歧或將進一步顯現。華泰證券宏觀分析師李超指出,央行後續大概率會選擇連續降準,2019年預計還會有3次降準;央行全面降準之後還有全面降息,降息的時間窗口有望落在第二季度。

中國銀河證券經濟研究團隊預計,今年將再有2-3次降準,此外,還將考慮一些政策工具來支援中小企業融資。降息方面,該機構認為,由於自2018年12月以來美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迅速下降,與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擴大,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降息有必要考慮。

董希淼則認為,今年貨幣政策預調微調力度將可能加大,預計全年還將會有2-3次降準,市場流動性或將略偏寬鬆。同時,降息的可能較小,特別是直接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會相對謹慎,但可能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引導市場利率逐步下行。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2019年第一波降準今日落地!樓市、股市這樣走
來源:中新經緯2019-01-15 14:21:59
2019年首次降準第一階段今日(15日)正式生效,央行將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