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資源”焐熱冬季遊 打造“冰雪+”冬遊新熱點

來源:人民網 2019-01-06 09:19:19

承德是首都的“北大門”,是世界文化遺産地、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近年來,隨著全國冰雪休閒運動持續走熱和交通網路日益完善,承德市依託特有的冰雪資源與獨特的歷史文化,大力發展“白色産業”,全力打造“避暑勝地 冰嬉之都”全新城市品牌形象,實現冰雪休閒旅遊産業的跨越性發展。

抓建設謀長遠,繪製宏偉冰雪藍圖

承德擁有豐富的冰雪資源,每年11月就進入冬季,戶外可利用冰期達90天以上,且晴天、無風或微風天氣佔70%以上,溫度、陽光、空氣、冰質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做活冰雪文章,拓展全域旅遊,2016年,承德頒布出臺《承德冰雪運動旅遊産業區規劃2016-2025》《承德休閒體育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5》,將各縣區冰雪産業重新整合,提出“一核兩翼金三角,特色五區14項”的總體規劃佈局。

“一核”就是冰上産業核心聚集區,是“以冰為主”的整個冰上産業龍頭項目,包含皇家冰嬉、梨花冰莊、國際冰上賽事。

“兩翼”就是武烈河、灤河戶外冰上運動帶,是冰上産業核心聚集區的延伸,是整個承德全市域冰上體育運動與全民健身的重要依託,包含武烈河—灤河戶外大眾冰嬉運動、冰上龍舟爭霸賽。

“金三角”就是三大精品特色冰雪小鎮,是全市域“優中選優、精中選精”的精品項目,包含大廟冰雪賽事運動小鎮、金山嶺國際滑雪運動小鎮、茅荊壩冰雪溫泉養生度假小鎮。

“特色五區”就是以承接海內外遊客源為目的、開展國際冰雪賽事為特色的國際賽事門戶區;以“冰雪+民俗”為特色的雪原戶外旅遊區;以冰雪溫泉養生體驗為特色的冰雪溫泉度假區;以冬季戶外奧運賽事旅遊為特色的時尚冬運體驗區;以家庭親子娛樂與冬季冰雪活動為特色的家庭親子互動區。

“14項”是“特色五區”除精品項目外的14個重點發展項目。

到2025年,承德全市域冰雪産業年總規模超過150億元,從事冰雪産業直接就業崗位5萬個,間接就業崗位9萬個。帶動冬季旅遊人數達到1000萬人次,收入超過100億元。

打造冰雪旅遊品牌,做活冬季旅遊市場

深入挖掘歷史文化以及自然生態、地理區位等優勢條件,打造多條旅遊線路,推出多個旅遊品牌。在推出的“冰雪+燈會”“冰雪+溫泉”“冰雪+賽事”“冰雪+民俗”“冰雪+冰瀑”等一系列冬季旅遊産品中,雙灤元寶山滑雪場、隆化七家—茅荊壩溫泉度假區、雙橋區的暢達冰雪嘉年華、圍場冰上龍舟、興隆天橋峪冰瀑及圍場禦道口的雪地摩托等項目,遊客可參與程度高,體驗性強。

“冰清玉潔逛燈會”線路:好玩、好看、有特色的承德鼎盛皇家燈會以其獨特的風韻,每年吸引著市民和遊客紛至遝來。今年冬天,雙灤區鼎盛皇家燈會仍將如約而至,屆時,燈會、廟會、花會、民俗、美食、文化娛樂齊聚,呈現一場美輪美奐的綵燈嘉年華。

“激情冰雪大沖浪”線路:一系列冰雪賽事將在承德避暑山莊內冰場一一亮相。在遍佈市區的冰場,滑冰車、坐爬犁、打冰尜深受小孩子們的喜愛;遍佈城鄉的冰瀑群也是冬季遊樂的好去處。冬季圍場壩上地區,銀裝素裹,保持著原始的北國風光,駕駛雪地摩托,飛奔疾馳在昔日皇家獵苑,給遊客帶來雪地上風馳電掣的體驗。

“冰天雪地泡湯泉”線路:承德擁有非常豐富的地熱資源,地表溢出水眼多,熱水資源儲量豐富。目前,隆化的七家茅荊壩、豐寧的洪湯寺、承德縣的頭溝等均已形成了溫泉賓館、度假村及家庭旅館的聚集區,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趕集逛會賞民俗”線路:依託豐富的民俗文化和自然資源,承德在春節前後將推出與都市居民生活迥然有別的活動。屆時,“新年祈福——聆聽普寧寺除夕鐘聲”“體驗避暑山莊冬季情趣”“逛滿鄉廟會”“住農家、睡火炕、品嘗年味十足的農家菜”等特色民俗活動將為遊客帶來濃郁的民俗風情體驗。滿鄉剪紙、布糊畫民俗工藝DIY大課堂,可以讓遊客體驗民間傳統工藝品製作的樂趣。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用“冷資源”焐熱冬季遊 打造“冰雪+”冬遊新熱點
來源:人民網2019-01-06 09:19:19
近年來,隨著全國冰雪休閒運動持續走熱和交通網路日益完善,承德市依託特有的冰雪資源與獨特的歷史文化,大力發展“白色産業”,全力打造“避暑勝地 冰嬉之都”全新城市品牌形象,實現冰雪休閒旅遊産業的跨越性發展。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