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成了網紅村

來源:湖北日報 2018-12-18 16:57:53

原標題:空心村成了網紅村

今年9月,“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美中攝影師用鏡頭講述武漢故事”攝影展在美國矽谷展出,9名美籍攝影師和中國攝影師共展出百幅作品,不僅記錄了黃鶴樓、長江、東湖這些武漢著名景點,還有10余幅作品拍攝自黃陂區杜堂村。杜堂村中國式的田園風光,吸引了不少美國觀眾駐足觀賞。

來自黃陂區的一個邊遠山村,為何能吸引眾多美籍攝影師采風?12月1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杜堂村,找尋答案。

杜堂村,是湖北“三鄉工程”樣本。走入杜堂村,一座座黃墻青瓦的中國風建築矗立,村落裏綠樹成蔭、碧水環繞。若非眾多遊客漫步其間,記者真以為走入了一幅中國山水畫裏。

杜堂村,曾是典型的空心村、貧困村。該村黨支部書記葛國興介紹,杜堂村有1748人,其中勞動力860多人,每人平均不到一畝地,人多地少,絕大部分年輕人曾被迫外出打工。2000年左右時,該村集體收入為零,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

2007年起,杜堂村開始嬗變,新農村建設使村裏的泥巴路變成水泥路。2014年,武漢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該村開始大力發展旅遊、花卉苗木養殖等産業,逐步建成武漢木蘭花鄉景區。2017年武漢市啟動的“能人回鄉、企業興鄉、市民下鄉”三鄉工程建設,更是給杜堂村帶來質變。

杜堂村在外經商的能人葛天才回來了,帶動村民一起發展旅遊,成立合作社,建成以葛家灣為核心的鄉村民俗文化商業街。空閒農房被改造成共用民居,向市民招租,成功簽約下鄉市民86人,市民不僅投資建設了民宿、農家樂,還建設了書畫院和文化博物館。

村民葛臺剛昔日的房屋,如今變成了含6間客房的“如意”民宿。站在“如意”民宿前,葛臺剛幸福感滿溢。“我的房子,是葛家灣最俏的民宿之一,每個週末都客滿。”葛臺剛稱,2017年以前,他一直在外做水電工,除去開銷一年到頭只能凈賺兩萬元左右。如今他的農房入股合作社,今年預計有超過4萬元的分紅,他還是景區水電工程師,月工資4500元,在家掙著比在外打工還多的工資,還能照顧家人,小日子越過越紅火。

今年2月,青年畫家賈恒來到杜堂村開起畫室,她的畫作,展示著杜堂村近年來的變遷。“2013年,我第一次來到杜堂村。當時的杜堂村,山美水美,但村裏四處是殘磚斷墻,街道也十分冷清,每次到杜堂村采風,我都是當天來,當天回城。如今的杜堂村,有了人氣,有了産業,我也願意在此紮根。”如今,賈恒每個月有7到10天的時間待在杜堂村,給村民上美學課,教村民做工藝品,成了黃陂知名的“市民鄉賢”。

“改革開放給農村帶來切切實實的變化。土地、房屋這些資源都被盤活了,以前800多名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如今回來了580多人,參與到家鄉建設中。”葛國興介紹,2017年,杜堂村集體收入突破30萬元,村民個人收入達17300元,村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對未來充滿希望。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空心村成了網紅村
來源:湖北日報2018-12-18 16:57:53
來自黃陂區的一個邊遠山村,為何能吸引眾多美籍攝影師采風?12月1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杜堂村,找尋答案。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