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企普遍追求規模與速度的當下,葛洲壩地産造房子、賣房子一直頗為低調。但在葛洲壩地産內部有一句口號:做中國房企“品質前三甲”。品質與長線發展的定位和董事長何金鋼的個人風格分不開——他是出了名的骨子裏有産品主義與理想主義的房企領導,還帶著典型的“葛洲壩風格”,雷厲風行、責任感強。
葛洲壩地産深刻明白,提倡以人為本的時代下,粗放式的房地産開發早已成為過去式,新環境下的房企應該是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房地産開發商已經進入到拼技術、拼産品的時刻了。葛洲壩地産總經理助理徐海倫直言“這些圍繞居住者生活本身的事情是葛洲壩地産從上到下最關注的,也會是未來十年中國房企努力的方向。”
正因對行業發展及公司戰略的深刻理解,董事長何金鋼對於産品的追求是嚴苛而又偏執的,這也是這個快節奏時代所缺失的。何金鋼在公司最常説的兩句話是:“老百姓花這麼多錢買房子,要對得起他們;老百姓將來換房的時候是不是還能想到葛洲壩地産?”他願意嘗試富有挑戰的事情,但從不忽略每一個影響品質的細節。
何金鋼會親自參加公司所有項目的方案會,包括建築方案、精裝、園林景觀等等,有時僅是一個地面鋪裝的圖案,他也會親自過問。“上海的一個項目,光是小區大門的設計,提了五次方案,董事長才滿意。而北京中國府的景觀設計方案則經過了數十輪的修改完善;一個小小的門牌及邊框樣式因要體現中國圖騰元素的提取及創新,經過了十幾次的修改和研究。”葛洲壩地産的員工告訴我。
葛洲壩·北京中國府實景圖
葛洲壩地産將産品回歸生活本身,在産品品質上下硬工夫,這種超前卻質樸的理念延續至今,也成了葛洲壩地産出廠的産品必是精品的重要原因。徐海倫在採訪時提到,葛洲壩地産的産品只有一個標準,即“總部標準”。據了解,與大部分房企的項目流程不同,葛洲壩地産所有的方案都由總部 “出廠”,無論三亞、合肥,還是南京、上海、蘇州項目的品質,都以總部的水準為標準。這也是剛入市不久的合肥中國府項目,為何得到了當地對其産品品質給予極大認可的真正原因。
葛洲壩·南京紫郡府實景圖
在産品上“巧練內功“,成就精品項目,贏得市場口碑,是葛洲壩地産堅持的發展道路。巧練內功,出廠精品的另一個“殺手锏”,即是項目基本採用精裝交付。“我們並沒有因為市場上某個階段的某種戶型好賣,就跟風建造。”徐海倫對記者説道。因為堅持採用各項目精裝交付,葛洲壩地産的項目開盤不算快;同時,精裝還會增加開發成本,以及後期物業管理和服務的難度。
為什麼葛洲壩地産仍然堅持精裝交房?徐海倫答:“第一,統一採購、成本可控;第二,減少了業主入住後裝修的時間成本,以及由交叉污染帶來的後期干擾;第三,開發商核心設計能力強。”記者了解到,以北京中國府為例,其在交房前就為業主安裝了全屋軟水系統,這是充分考慮到北京水質鹼性較大,為了能達到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而設計的。“開發商應該做點有品質、有挑戰,甚至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的事情,這樣房子的品質才會越來越好。”徐海倫説。
如同何金鋼幾年前接受採訪時提到的,“葛洲壩地産時刻保持自我反省,除了蓋房子,我們給城市帶來了哪些改變?作為開發商,我們應該富有挑戰地完善城市品質,提高老百姓生活的品質,這樣的事業才更有意義。”
綠色科技成葛洲壩地産最大標簽
在探究品質,悶頭練內功的道路上,葛洲壩地産越走越快,越走越擲地有聲。就在不久前出爐的2018中國綠色地産TOP30榜單中,葛洲壩地産赫然位列第一陣營。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與環境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將綠色科技作為未來産品的方向進行發力,包括老牌綠建房企朗詩、當代、金茂、綠地等。2010年,“北上”後的葛洲壩地産,在頻繁與龍頭房企合作拿地、合作開發中汲取了不少操盤及開發管理經驗。2016年正式對外發佈的“5G科技”戰略體系,一經推出,便引起業內極大關注,人們的好奇相比於以往,更多是關注葛洲壩地産的綠建有何新的方向。
如果説以朗詩與當代為代表的綠建1.0時代是技術驅動,金茂為代表的2.0時代是運營驅動,那麼提出“5G科技”的葛洲壩地産更像是産品驅動的3.0時代。葛洲壩地産的“5G科技”囊括了從建材採購、建築設計、室內精裝,以及到各種科技設備的設計、使用,更多考慮客戶的生活品質和家庭成員的健康。可以看出“5G科技”不單單是技術或者硬體上的“綠色”,更多是從人的舒適度、健康度考慮,並在未來服務中加入“綠色、健康、環保和智慧”。
記者從葛洲壩地産最新的北京中國府項目了解到,除了通過智慧照明、電器控制、溫濕度控制、空氣品質控制和防水浸等系統之間的協同,共同控制室內環境,互動式虛擬魔鏡更將首次登場。這個被喻為智慧家居的控制中心,將集合不同觸控同在一個面屏上,這是葛洲壩地産對智慧家居系統的一大突破。“5G科技”是目前與建築結合較為完善的産品體系,它不僅僅是産品的、技術的,更是生活和人文的。
葛洲壩·合肥中國府效果圖
葛洲壩地産為“5G科技”戰略體系的發展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中國、德國乃至世界科技建築界的權威專家們,努力實現技術運用與創新式工作在以建築為核心的生態體上全面開花。業內有專家表示,引入地源熱泵、毛細管網、置換新風等技術施工難度頗高,而時間成本也無疑增加了開發成本,對於開發商來説這是更具有挑戰的。
“企業選擇一個難度系數更高的動作,風險相對會增加,但如果做成的話,也會獲得更高的分數。”徐海倫説,“葛洲壩地産不盲目地拼規模,但要做精品,做更好的房子,不單是好看、好用,還要更健康宜居。”至此,為老百姓提供綠色、健康、智慧、環保的居住環境,成了轉型升級後的葛洲壩地産最大的一個標簽。
房子更像一個精密儀器,開始從“表像革命”深入到“機理顛覆”。打敗傳統建築的不再是建築本身,或許是一個黑科技、一個新材料、一套體感系統。可以看見的是,葛洲壩地産人正在運用科技的手段把“住得好”這一概念向地下深挖,同時,這也成為葛洲壩地産從競爭激烈的房企市場中突圍而出的差異化競爭戰略。
記者了解到,截止2017年底,“5G科技”産品已進駐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成都、合肥等多座城市。北京中國府、南京中國府兩個項目更是獲得了德國DGNB金級預認證。去年,葛洲壩地産還開始參與健康建築標準的編制工作,其中經濟性、環保性、舒適度成為新一代的綠建標準。
以葛洲壩地産TOP級産品中國府來説,無論是合肥中國府還是即將問世的北京中國府,力求建築與自然互相賦能;PM2.5、溫度、濕度、光線、水質等一系列原先不可衡量的“舒適度”變得可控,空間因此更富人文關懷;“在産品理念上,葛洲壩地産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居家生活解決方案,兼顧了‘小三口’到‘三代同堂’不同類型家庭的今天、明天。”這是記者參觀時最強烈的一個感受。
葛洲壩·上海虹橋紫郡公館實景圖
我們看到在為人們提供綠色科技居住方式的同時,如何讓房子更懂住戶、讓建築與社區環境雙向提升、在房子設計標準化與用戶需求多樣化之間尋求平衡,成為葛洲壩地産思考的方向。它基於中國實際環境,從居住者特點出發,定制適合中國人居健康環境標準的産品,以推動未來人居迭代升級。
記者手記:
葛洲壩因興建“萬里長江第一壩”而得名。作為葛洲壩集團發展的主力軍,葛洲壩地産近年來逐漸成長為“品質房企”的代表。
2010年,葛洲壩地産自“大本營”湖北宜昌北上,正式向一線城市邁步,並以此為肇始,不斷在京廣滬三地獲取項目,建立起重點佈局一線城市、戰略性選擇進入二線核心城市的策略。項目開發由單一的高端住宅,向大型城市綜合體、高端寫字樓、大型旅遊複合地産等多種業態全面進軍。
將總部遷移至北京的葛洲壩地産,先後攜手綠城、融創、龍湖、保利等業內標桿企業,通過“高位嫁接”的模式在規模實力、專業水準等多個領域快速提升。2016年,以“5G科技”作為戰略轉型引擎的葛洲壩地産,顯現出産品驅動型房企的特點,越來越多地以項目操盤手的角色出現。
葛洲壩地産提倡改革創新與國匠精神,這在國資委首批確認以房地産為主業的16家央企中,風格最為鮮明。在追求規模,高週轉,加杠桿,做更大土地儲備、更多項目的房企名單中,我們看不到葛洲壩地産的身影。它潛心打磨産品,經營專業化與地域多元化的結合,將技術貼近客戶真實需求,從項目規劃到産品細節全方位實現“以人為本”。
近期,葛洲壩地産與騰訊就深度合作達成協定。據記者了解,在推進地産業務“5G科技”技術研發水準的同時,葛洲壩地産將智慧社區建設、智慧工地管控全面接入騰訊微瓴平臺,逐步覆蓋前端融資、項目獲取、設計、開發、建材採購以及中後端的項目營造、商業運營、社區服務等領域,打造“網際網路+房地産”全産業鏈閉環。這無疑是葛洲壩地産繼踐行“5G科技”戰略後,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打造更符合時代需求的家居空間的又一次嘗試。
技術真正的進步是為人的需求與體驗服務,我們期待未來人居環境和城市發展會因如葛洲壩地産這樣的企業所築造的綠色科技産品,而改變。
上秦淮濕地·5G科技·公園疊墅
金陵美學薈現已全城開放靜候君臨
項目地址 :江寧雙龍大道與雲臺山河路交匯處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