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多部門聯動打造“公園城區”

來源:北京晚報 2018-09-14 16:02:06

原標題:朝陽區多部門聯動打造“公園城區”

路更通、天更藍、水更清、景更美

筆者從今天上午的2018年北京CBD創新發展年會上獲悉,今年朝陽區啟動45條主次支路建設,總里程將達35公里;同時對廣渠路朝陽段、長安街延長線等通往城市副中心景觀廊道加快“提靚”,沿線新添20萬平米城市綠地景觀節點;採用高科技手段精準治霾,2017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36.4%;創新“共商共治共建共用共管共贏”治水模式,2018年治理完成33條段黑臭水體。

朝陽區路網長度

20年增長近2倍

上半年,北起廣渠路,南至化工路,全長約1.9公里,雙向六車道的城市主幹路——化二東側路建成通車,加強了廣渠路與化工路的銜接,提升周邊居民居住出行環境,緩解了東四環與東五環之間的交通壓力,進一步完善了朝陽區東南部地區骨幹路網結構。據朝陽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除化二東側路外,今年朝陽共啟動建設通馬路、茶家東路南段、青年路南段等45條主次幹路建設,年度總里程達35公里。

據統計,截至2018年,朝陽區現狀道路2156條,總長約2564.7公里,路網密度5.45公里/平方公里,20年間朝陽區的道路總長增長近2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幅度提升。

除了四通八達的路網,朝陽區在通往副中心景觀廊道上還將再添4處20萬平米景觀節點,打造一條連接核心區與城市副中心的美麗景觀廊道。

細顆粒物自動監測系統

精準治霾

截至目前,朝陽區已基本實現全境無煤化、淘汰老舊車輛36.1萬輛、退出污染企業253家、清理整治小散亂污企業1453家。據朝陽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中,朝陽區也引入了細顆粒物與粗顆粒物自動監測系統、移動源監管系統、重點區域精細化管理APP等高科技手段精準治霾。2017年,朝陽區PM2.5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了36.4%,截至8月底,朝陽區的PM2.5平均濃度更是達到了歷史同期最優水準——54微克/立方米。

據悉,隨著科技的發展,朝陽區的環境保護工作也不再單純依靠人力,高科技手段的加入,也使得環保工作更加精準和高效。目前朝陽區已建成細顆粒物自動監測系統,該系統由380個環境評價點位、34個道路交通點位、30個邊界傳輸點位、38個污染源點位組成,綜合利用空氣品質監測子站、氣象、衛星遙感、排放源等數據,對細顆粒物濃度情況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實時感知。

年底前,朝陽區將在全區各街鄉建設124個智慧小微型監測站,整體搭建覆蓋全區的大氣粗顆粒物監測網路,針對典型工業區和部分道路開展大氣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高密度監測網試點監測工作。

600多河長

巡查189條河道及支渠

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創新“共商、共治、共建、共用、共管、共贏”河湖治理模式,明年朝陽區將在亮馬河四環以上河段周邊建成80萬平方米國際風情水岸。同時,朝陽區採用集中分散相結合的截污治污措施,基本完成33條段黑臭水體治理,“區-街鄉-村(社區)”三級共600多位河長持續巡查189條河道及支渠,達數萬人次,解決污水直排、垃圾亂堆亂倒、涉河違法建設等水環境突出問題。

作為北京市第一批全面推進河長制的城區,朝陽區全面落實河道分級分段領導責任,建立“區-街鄉-村(社區)”三級河長組織體系和以黨政一把手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落實體系。設置區級總河長、副總河長、區級河長共15名,確定86名街鄉級河長和559名社區(村)級河長,將區域內38條主要河道和151條支渠納入河系統一管理,每條河流都有河長管理。

未來,朝陽區將大力推動水生態文明建設,加快亮馬河、壩河、蕭太后河(二期)綜合治理,推進全域水系系統規劃,構建流域相濟、多層聯絡、多層迴圈、生態健康的水網體系,打造“水清、岸綠、安全、宜人”的優美水環境,實現全域連通、蓄水流動、生態修復、智慧調度。在“清水朝陽”的基礎上,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需求,構建水景清新、人水和諧的“親水朝陽”。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朝陽區多部門聯動打造“公園城區”
來源:北京晚報2018-09-14 16:02:06
對廣渠路朝陽段、長安街延長線等通往城市副中心景觀廊道加快“提靚”,沿線新添20萬平米城市綠地景觀節點;採用高科技手段精準治霾,2017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3年下降36.4%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