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引領方向,道路決定命運!27日,成華區委七屆五次全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對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總結區委七屆四次全會以來工作。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成華區委關於全面貫徹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加快推動高品質發展奮力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區的決定》,研究討論了高品質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高效能社會治理體系建設、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建設3個改革攻堅計劃和“文旅成華”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對推動高品質發展、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區作出全面部署。
“區委七屆四次全會以來,成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方面工作,全區經濟社會持續保持健康穩定發展,‘文旅成華·中優典範’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成華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深刻領會、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自覺在省市發展大局中找準位置、強化擔當、敢為善成,高品質建設“文旅成華”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區,勇當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排頭兵,努力為治蜀興川、治蓉興蓉再上新臺階作出更大貢獻。
融入“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新格局
大力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全會要求,成華要深刻領會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的戰略考量,主動在“一幹多支、五區協同”中對標佔位、發揮作用,努力在自身不斷做大做強的過程中,更好肩負起服務和支援全省全市高品質發展的時代使命。
做強現代産業支撐,提升“區域經濟帶動力”,加快構建以總部經濟為龍頭牽引、以新經濟為主攻方向、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支撐、以樓宇經濟為主要形態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力爭到2020年全區GDP突破1000億元大關、每人平均GDP邁上10萬元臺階,用3—5年時間培育形成千億級新經濟産業集群、千億級現代服務業産業集群以及2000億級總部經濟産業集群,努力推動經濟總量、發展品質、每人平均均量“三量齊升”。
用好科技創新資源,提升“創新創造引領力”,加快打通軍民融合、科技與經濟、科技與金融、所有制融合“四個通道”,大力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深入探索“成華研發設計+市州園區轉化生産”等區域合作新模式,力爭2020年全區高新技術産值達到550億元、新引進培育全球頂尖雙創團隊5個以上。
著眼共建共用共興,加快提升“協同發展輻射力”, 依託成華交通通信“雙樞紐”、空間資源廣闊、市場潛力巨大等優勢,探索形成“總部+基地”“中心+網路”新型産業協作關係以及“成華搭臺宣傳行銷+市州做好旅遊體驗”新型市場協作關係,探索構建“存量不動+增量分成”區域協同發展利益分享機制,更好輻射帶動全省五大經濟區中的相關區域合作共贏發展。
搶抓“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機遇
大力推進動能高效率轉換
“我們要牢牢把握省市戰略部署中的歷史性機遇,堅持以開放促發展、以開放聚動能,大力構建高質高端的開放型産業體系,不斷提升成華的區位能級和整體勢能。”成華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成華將以戰略思維強化“大門戶大樞紐”地位,抓住成都規劃建設“東站城市迎客廳”契機,主動加強與天府國際機場、自貿試驗區等省市開放窗口的互動合作,努力躋身成都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的核心板塊。
以全球視野構建“大招商大經貿”格局,不斷提升全區經濟外向度,努力打造國企民企、內資外資公平競爭和服務最優、成本最低的標桿城區。
以文旅成華拓展“大交流大交往”領域,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先進城區締結友好關係,持續開發富含大熊貓、川劇等地域特色元素的文旅産品,常態化舉辦國內外各類大型文旅品牌活動,不斷拓展成華“國際朋友圈”“國際交往圈”。
把握“美麗宜居公園城市”新特質
大力推進城市高品質建設
城市承載著讓生活更加美好的價值取向,彰顯著讓市民更加幸福的使命方向。在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中,成華區將奮力打造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全會提出,緊扣“文旅成華”發展戰略落地落實,積極引導城市發展從追求生産價值轉向體現生活價值、從堅持經濟導向轉向注重人本導向,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區,不斷增強城市親近感、認同感。
塑造和諧大美形態,彰顯公園城區“美學價值”。深入落實“中優”部署要求,加快疏解非核心功能,加強對城市開發強度、建築尺度和形態色彩管控,高標準打造特色化城市風貌,構建疏密有度、錯落有致、顯山露水的城市界面。
加大全域增綠力度,彰顯公園城區“生態價值”。堅持以綠道為脈絡串聯全域綠色生態網路,加快構建“22.6平方公里生態區+300公里綠道+15個公園+600畝小遊園和微綠地”城市五級綠化體系,努力彰顯“城在綠中、園在城中、城綠相融”的城市綠韻。
傳承歷史文化根脈,彰顯公園城區“人文價值”。深入推進天府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利用,全力打好大熊貓文化、後工業文明“兩張牌”,加快構建大熊貓全球超級IP生態。
創新投資消費場景,彰顯公園城區“經濟價值”。搶抓“三城三都”建設機遇,緊扣打造“文旅成華” 培育新消費場景,培育多元化“文化+”融合業態;塑造熊貓、美食、休閒、綠道等旅遊品牌,打造熊貓都市樂園、夜遊錦江、尋香街等旅遊新名片,構建多維度多層次的泛旅遊産業格局。
提升宜居宜業品質,彰顯公園城區“生活價值”。深入實施“交通暢行”“公共配套品質提升”等工程和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到2020年基本建成“15分鐘公共交通圈”“15分鐘公共服務圈”。
順應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大力推進民生高水準供給
聚焦就業創業,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到2020年實現全區年均新增就業1.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實施“創業天府、圓夢成華”行動計劃,統籌推進創業服務提能、創業培訓提升、創業載體建設提速、創業要素提質工程,力爭到2020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2萬元以上。
聚焦學有優教,深入實施“優質教育倍增”工程,到2020年建成中小學(幼兒園)62所、增加學位6萬餘個,新創建省市級優質品牌高中4所,新引進培育成都七中、芬蘭羅瓦涅米等國內外優質教育品牌4個,力爭公辦及公益性幼兒園學位覆蓋率90%以上,打造“中西部教育現代化領先城區”。
聚焦全民健康,深入實施“全面健康促進”工程,爭取到2020年新增三級綜合醫院3家、千人口病床數達到11.02張、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醫療服務。在養老領域,爭取到2020年實現社區養老設施全覆蓋,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45張。
此外,成華還將深入實施多層次保障體系建設計劃,引導企業建立企業年金,促進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險、補充保險相互銜接,滿足市民多層次多樣化保障需求。深入實施“安置房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實施36個安置房建設項目,到2020年徹底解決2.1萬名拆遷群眾過渡安置問題,讓更多市民實現安居安康幸福夢。
聚焦“治理能力現代化”新要求
大力推進治理高效能實施
據悉,成華將深入貫徹市委決策部署,大力提升城市綜合治理水準,加快打造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先進城區。要深化城市環境治理,深入實施“城管革命”“廁所革命”,全力打好成華“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讓城市更乾淨更有序。要深化社區發展治理,深入實施社區發展治理“五大行動”,全面推行社區規劃師制度,大力提升社區環境宜居度、服務便捷度、群眾參與度,讓市民更認可更幸福。要深化社會安全治理,大力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堅決打贏禁毒攻堅戰,全力守住食品藥品監管、安全生産、社會穩定“三條底線”,讓社會更安全更穩定。
聲音
緊扣“文旅成華·中優典範”功能定位,成華將以六大産業功能區為主戰陣地,構建以總部經濟為龍頭牽引,以新經濟為主攻方向,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支撐的高品質現代化産業體系。通過重塑産業經濟地理,轉變經濟工作組織方式,培育産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充分利用成華區的人才優勢、科研優勢和科研成果産業轉化優勢,全面推進産業集聚區建設。
——成華區發改局局長鐘萍
省委、成都市委、成華區委全會精神作出的各項部署振奮人心,為今後的工作找準了歷史方位。未來幾年,圍繞城市公共空間品質提升,成華將實施道路立面、公園綠道、學校幼兒園等公共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項目近200個,總投資達130多億元。
——成華區建設局局長程松
圍繞高效能治理,在社區發展治理方面,成華將通過社區規劃導師團、社區規劃師、社區規劃眾創組等多維度體系建設,提高社區宜居度、便捷度,增強老百姓的參與度,通過“一隻基金、一個平臺、一個政策”加強對社會企業的培育,促進老百姓和駐區企業觀念轉變。
——成華區委社治委常務副主任陳慶睿
我們將深入開展對全會精神的宣傳貫徹,深度聚焦全會明確的目標任務,充分利用青龍深厚的歷史文化沉澱,推動街區社區一體化,産業發展和社區發展一體化,景區建設和公園社區建設一體化,依託5個社區規劃師和8個社區規劃眾創組,深化社區發展治理,讓城市變化、居民有感受。
——青龍街道黨工委書記羅幼琴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