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合同、剋扣押金 黑仲介套路滿滿專坑租房人

來源:工人日報 2018-07-30 08:27:16

原標題:發佈假資訊、讓租客簽“陷阱”合同、剋扣押金

仲介套路滿滿專坑租房人

7月,伴隨著高校畢業生離開校園,租房市場迎來一年中最火爆的時候。與此同時,一些黑仲介也讓很多剛剛踏入社會的畢業生租客叫苦不迭。

6月28日,住建部等七部委發佈了《治理房地産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決定於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個城市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産市場亂象專項行動。其中特別提出將打擊暴力驅逐承租人、捆綁收費、陰陽合同、強制提供代辦服務、侵佔客戶資金、參與投機炒房的房地産黑仲介,以規範住房租賃市場。

7月6日至7月25日,記者在北京採訪了數十名租房者,並以租客身份與仲介直接接觸,總結出黑仲介的幾個坑人套路。

套路一:發佈虛假房源屢禁不止

剛來北京工作的小安與朋友3人準備在北京天通苑地區租房,其在租房網站上看中一套三居室,便通過網站與仲介取得聯繫。網站上房屋顯示的是“簡裝”,通過仲介傳來的圖片,小安看到房屋基本配置齊全,價格合適,便與仲介約定看房。可事實上,小安所見到的房屋,僅僅是毛坯房,水電未通,內部裝修與圖片所示相差較遠,且並不符合網站所標示的地理位置。

小安指責仲介圖片與實際不符合時,仲介卻反問小安:“這麼點錢,你還想租什麼樣?”同時因租房未成,他還向小安等人索要“看房費”。

租房過程中遭遇虛假房源的並非小安一人。據中國青年網針對各大房産資訊平臺服務情況發起的問卷調查顯示,約75%的用戶曾遭遇過不同情況的假房源欺騙,近50%的用戶認為網上真實可信的房源不超過一半。

記者在某租房平臺上搜索房源資訊,隨機定位在北京知春路,排名前15的房源資訊,房屋面積大小在20平方米左右,價格在1500元至2100元之間不等。在搜索到的圖片中,房屋乾淨整潔、陽光充足。

不過,當記者在APP上聯繫房屋經紀人時,有10個經紀人回復記者“該房子已經出租,目前在別處有房源”。不少經紀人向記者推薦的其他房屋均在地鐵三四站外,價格翻倍。記者三天后再次打開網頁,發現之前看到的房子依然挂在網站上,顯示待租狀態。針對上述情況,記者撥打了租房平臺投訴電話,截至發稿,該電話一直提示忙碌狀態無人接聽。

記者以租房為由聯繫了仲介鄭某。在記者跟隨鄭某看房過程中,房間實際情況並不如仲介所示那般“美好”。記者表示不滿,鄭某卻稱這是業內常態,還反問記者“是不是第一次租房不懂行情”。

據鄭某講述,他和同事經常會在網上發佈圖文不符的房源資訊以吸引租戶,當客戶詢問時,“房東不在家”“該房屋已經出租”“已被預定”等是慣用託詞。“租房淡季時,為了吸引租客看房,這種手段更為常見。”

鄭某直言,他還時常冒充房東,以個人房源直租方式在網站發佈資訊,並稱“如果在網上被舉報了,最多封號幾天,沒太多損失。”

套路二:巧立名目,“陷阱”合同讓你簽

合同能夠為租房者權益提供合法保護。但從租房者提供給記者的合同來看,可謂“形態各異”,有些合同只有一頁紙,有些長達10頁。有些合同寫明租金、水電費、網費等基礎費用,有些還添加了衛生費、排污費、垃圾處理費、收視費等,且多數未標明具體收費標準。

大學畢業生小于第一次租房時,就被衛生費坑害不淺。“合同中衛生費一欄為空白,我以為這與我無關,便沒有在意。後來連續有三個仲介給我打電話,要求我交衛生費,費用從一開始的356元漲到1000多元。”小于説,“仲介指著合同中空白的這欄告訴我,這裡已經寫明要收衛生費,不交衛生費就別想拿回押金。”

還有些合同因程式問題或仲介不具備租賃服務資質,本身就不具備法律效力。

今年3月,北京某網際網路公司員工衛女士通過租房軟體租下北京安河家園一套一居室。仲介帶衛女士看房當日便簽訂了租房合同,但該仲介表示,因忘帶合同公章,後續會為合同補蓋公章並提供服務。該仲介與衛女士最初在軟體上聯繫的仲介李某並非同一人,該仲介自稱為李某同事,因李某出差才幫忙辦理手續。

5月,當衛女士因家中水管漏水聯繫李某處理時,得到的回復卻是“我的義務只是讓你來住房,有問題你自己去弄。”隨後,李某一直以合同並不是與其本人簽訂且未蓋章生效為由,拒絕提供服務。

今年5月,北京的王女士突然接到另一家仲介的電話,對方告訴她房租要漲價,且合同需重新簽訂。王女士本與仲介簽訂了1年的租房合同,簽訂合同之前也查看過房東與仲介的相關手續,並未覺出異常。直到第二家仲介公司找到府她才知道,之前與其簽約的所謂仲介,本身並不具備仲介服務資質,工商系統中查詢該公司已顯示經營異常。而所謂的新仲介,僅僅是原先的公司更換公司名而已,還是原班人馬。

當王女士表示拒簽合同時,該公司有四五個壯漢來到王女士家中。為維護家人安全,王女士只得再簽署一份漲價後的租房合同。“明知合同有問題,我卻沒有辦法,只能合同到期趕快搬走,之後再考慮報警或是起訴。”

今年,南京、合肥、上海等多地出臺租房合同網簽備案,此舉將有效規範房屋租賃合同的簽訂程式,逐步推進租賃住房信用體系建設,充分保障住房租賃各方合法權益。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僅僅網簽備案還不夠,“國家在保護規範房屋租賃合同方面大有可為,應建立聯合懲戒失信制度,提高黑仲介違法成本。”

套路三:剋扣押金、暴力恐嚇強令搬離

當安河家園的衛女士與仲介發生第一次正面衝突之後,仲介時常會帶著三四名壯漢以查看房屋為由半夜來到其家中。因為已經交了1年的房租且無法退回,衛女士只能繼續租住。當她自行更換了門鎖後,一日下班發現自家門鎖被502膠封堵,作案人避開了小區的所有監控,讓她查無證據。

不久,衛女士收到了一封上一任租戶的來信,信中陳述了自己遭遇到的威脅與恐嚇,稱仲介還欠著他兩萬元房租沒退,只留下一張欠條,他再也聯繫不上仲介了。“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他們是黑仲介。”信中,上一任租戶毫不客氣地點明黑仲介實質。

英語老師小林也曾有過相同遭遇。小林在與朋友租房期間,總是莫名遭到“擾民”舉報。隨後仲介便以違反合同為由,在半夜11點,安排幾名壯漢來到小林住處要求其搬離。第二天,當小林再次回到住處時,其與朋友的行李已被扔出房間。

據網上租房社區“看房狗”對877名租戶的調查報告顯示, 42.3%租戶的押金遭非法扣押,16.42%的租戶都曾遭遇黑仲介的暴力、威脅和言語辱罵,12.77%的租戶更是遭遇黑仲介對居住環境的破壞。

北京住建委每月會定期公佈被投訴前10名的房地産經紀機構名單,名單中以分支機構在10個以下的中小機構為主,更有無分支機構的“光桿機構”。正如此前王女士的遭遇,黑仲介常常同時註冊多個光桿機構,一個被查封了,改頭換面後還會繼續經營。

如果租戶真的遭遇黑仲介威脅,劉俊海建議租戶要懂得保護自己,保存如微信聊天記錄、聊天錄音等證據,將房屋原貌、簽訂的合同、繳納的費用等拍照存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切不可以暴制暴。“若是網路平臺因審核不嚴致使租戶掉入黑仲介陷阱,平臺也難逃其咎。”

記者觀察

較個勁,説不定能贏回權益

採訪結束時,衛女士還住在安河家園忍受黑仲介的騷擾,王女士拿著一份無效合同守護家人,小安、小林等人收拾好行李前往下一個住所,小于則乖乖交了衛生費拿回來押金……黑仲介令人深惡痛絕,但記者採訪中發現,面對黑仲介對自身權益的侵害,許多租客選擇了忍受或沉默。

記者問小于為何不報警或投訴,她表示“害怕”,“交完錢趕快走人,惹不起還能躲不起麼?”

王女士則告訴記者:“暫時的隱忍是為了日後的爆發”。王女士鄰居的車就曾被黑仲介劃傷過,王女士考慮到黑仲介“飄忽不定”不好找人,但他們可以隨時找到自己,所以當前只能默默蒐集證據等待搬離。“一定會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但並非現在。”

還有更多像小安一樣的租戶,權益受到侵犯時,也曾選擇報警或是想過維權,但時間一長,維權這事便不了了之。正如小安所説:“不想牽扯過多精力”。

那麼,有沒有跟黑仲介“較上勁”,並且把黑仲介“鬥贏了”的樣本呢?

有。2016年,北京一名網友發帖分享了自己將黑仲介告上法庭的成功經驗。

該網友將最後一個季度的房租交給仲介之後,仲介沒有交給房東。期間房子停水,還被貼“趕緊搬離”“房租到期”等告示。該網友與仲介交涉無果,且仲介拒退網友的租金和押金。無奈之下,該網友決定將黑仲介訴至法院。

在訴訟過程中,這名網友顯然做了充分的準備——他收集了租房合同原件、仲介斷租證明一份、被張貼的“斷租請搬離”告示、微信上的交房租記錄等證據。最終,法庭判決,網友勝訴。該網友提醒有相同遭遇的租客,遇到黑仲介不要怕,做到“有理、有據、好好準備”。

當然,無論是投訴或是報警,僅僅依靠租戶個人的力量,並不能有效遏制黑仲介的野蠻生長。如劉俊海教授在採訪中説的:“建立嚴懲機制,提高違法成本,要把黑仲介的違法受益歸零,甚至是負數。”(記者 曹玥 湯寧娜)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陷阱"合同、剋扣押金 黑仲介套路滿滿專坑租房人
來源:工人日報2018-07-30 08:27:16
7月,伴隨著高校畢業生離開校園,租房市場迎來一年中最火爆的時候。與此同時,一些黑仲介也讓很多剛剛踏入社會的畢業生租客叫苦不迭。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