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貨幣化收緊 地産股兩周市值蒸發近2300億

來源:新京報 2018-07-10 09:05:35

7月2日央行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份央行對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銀行凈增加抵押補充貸款(PSL)共605億元。這比5月份的投放量少了近200億元。PSL貸款即為抵押補充貸款,是棚改貨幣化安置的主要資金來源。而棚改貨幣化又被看做是刺激購房需求、去除房地産庫存的重要因素。


在此之前,6月25日,棚改貸款收緊的消息在網路上傳開,有媒體報道稱,新的棚改項目基本已經暫停審批。6月26日,不少機構發表研報表示了對房地産行業的擔憂。如華泰期貨就表示,“新棚改項目基本暫停審批再加上PSL收緊,或將對地産投資産生明顯壓力,對下半年經濟走勢也將産生負面影響。”


在資本市場上,地産股也幾乎全線大跌。Choice數據顯示,滬深兩市截至7月6日的139隻房地産股票(證監會行業分類)中,有110隻自6月25日以來呈現下跌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PSL收緊背後,房地産公司今年來增發再融資也普遍減少,不少房地産公司選擇發行債券融資。今年一季度,過半房産上市公司的負債率在上升,有息負債壓力也在增加。


139家上市公司市值蒸發近2300億


“棚改”即棚戶區改造,是指為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的城鎮危舊住房改造工程。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棚戶區改造工作的通知》,推進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對於棚戶區改造,政府在財政投入、建設用地、稅費和信貸等方面給予支援。


此前,我國不斷推進棚改快速審批通道的建立,簡化審批程式,對於一些短期項目,審批權下放至國開行的分支行。而據市場傳聞及多家媒體證實,國開行如今將審批權暫時收回,新棚改項目暫停審批。


消息一齣,地産股應聲下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滬深兩市139隻房地産股票中,有110隻自6月25日以來呈現下跌趨勢。其中南都物業、保利地産、華僑城A等8家公司的區間跌幅超過了20%。


在此背景下,6月27日,國開行新聞辦公室發佈聲明稱,國家開發銀行從未授權任何人員代表開發銀行發表言論,有關言論不代表國家開發銀行。與此同時,不少上市公司也開始就棚改政策進行回應。


然而,這些都未能挽回地産股的股價頹勢。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139隻地産股總市值達到22782.9億元,而到7月8日時,139隻地産股的總市值僅剩20484.6億元,這也意味著在短短兩周的時間內,地産股的總市值蒸發2298.3億元。


同花順問財顯示,包括北京城建、中南建設等的棚改概念股共17隻。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25日,上述17隻棚改概念股的總市值為3055.17億元,到7月8日時,上述概念股市值只剩2795.8億元,蒸發259.3億元。


市值縮水前10房企中,9家三四線城市有項目


記者注意到,在市值下跌最大的10家房地産公司中,除陸家嘴外的9家公司均有涉及三四線城市的項目。


萬科A雖然主要在一二線城市佈局,但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開發或2018年計劃開發的項目中,涉及東莞、佛山、珠海、漳州等三線城市的項目;華僑城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在佛山、宜賓等有土地儲備;榮盛發展2017年度在廊坊、滄州、邯鄲、蚌埠等三線城市均有項目開展;綠地控股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在宿州、黃山、新鄉、鹽城等多個三四線城市均有土地儲備存在,在南充、延安等四線或五線城市也有在建的項目。


同樣,招商蛇口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在佛山、東莞、晉寧等地有擬開發項目;華夏幸福2017年度新增簽署産業新城和産業小鎮PPP項目協議21個,多個項目位於開封、六安、新鄉、湘潭等三四線城市,華夏幸福在河北廊坊也有土地儲備。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棚改貨幣化收緊 地産股兩周市值蒸發近2300億
來源:新京報2018-07-10 09:05:35
Choice數據顯示,滬深兩市截至7月6日的139隻房地産股票(證監會行業分類)中,有110隻自6月25日以來呈現下跌趨勢。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