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畢業季長租公寓受青睞

來源:濱海時報 2018-06-29 10:50:47

“不用和房東直接打交道,多簡單。”提前支付了一個季度的租金後,畢業生陳源搬進了新租的長租公寓。6月,90後的大學畢業生們即將離開校園,本月開始,畢業生們為打“時間差”就開始提前租房。不同於80後、85後的師兄師姐們,90後畢業生更青睞家電齊全、拎包即可入住的長租公寓。

為怕房東毀約選擇長租公寓

記者近期走訪津城多個仲介門店,科大附近某品牌仲介工作人員直言,現在我每天都要帶租房子的學生去看房,一天一二十組。

1993年出生的梁建業是科大的碩士畢業生,還沒有畢業他已經在開發區找到了工作,於是現在找一套價格合適的出租房,成了梁建業最近的“功課”。

目前擺在他面前其實是3個選擇:1.在開發區附近找個小區合租,大概1000—1800元,一個單間;2.在科大附近與同學一起租房子,大概1000元不到;3.工作後等單位介紹找個普通單身公寓,也大概在1000元左右。

“我不願意去找單個業主自己出租的房屋。”梁建業説,研究生期間,他曾有過一年的租房經歷,房東的出爾反爾和毀約行為,讓他很是痛恨和受傷。“有沒有不用和房東打交道、簽約流程簡單的房子?”梁建業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找到滿意的,不過提起他的學妹——陳源在市區的租房經歷就頗讓他羨慕。

原來,陳源在市裏河東區租了一間某品牌“長租公寓”。一個月2000元左右的價格,再考慮到舒適度、安全性、性價比等多方面因素,陳源説這套長租公寓便是她最心儀的方案了。“雖然相比之前和房東租的那套比,這種長租公寓的租金價格要貴一些,但好在能拎包直接入住,就當花錢換一個舒心了。”

入住便利的公寓更受90後青睞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和陳源一樣選擇長租公寓的90後畢業生人數並不少。簡約時尚的裝修風格、拎包即可入住的便利、房屋內設施完備,在大學畢業生的口中,這些是長租公寓吸引他們的最重要原因。

南開大學的大四學生王亞,近期剛完成工作簽約和畢業論文,就開始張羅著租房。上週末,王亞看中了河東區棉3創意街的一處長租公寓。對於準備入住的房子,王亞頗為滿意,特別是舒適的精裝修,讓他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如今大夥兒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普遍較高,為了省錢犧牲居住品質,至少我是接受不了的。”王亞向記者透露,他身邊的同學在租房時基本都首選精裝修過的長租公寓,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選擇老舊的零散房源。

社群概念強

長租公寓租客多為年輕人

據《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及租房趨勢報告》數據顯示,90後租房人群已經佔比39.9%,首次超過80後,成為租房主力。與80後的租房前輩們不同,95後對於租房最關心的問題已不再是租金,而是生活品質。數據顯示,17.55%的畢業生願意拿薪資30%—50%去租房。90後人群正逐漸成為租房主力軍。

而實際上,除了像陳源、王亞、梁建業等人願意為長租公寓的舒適性、安全性,乃至穩定性買單之外,更有一批人更看中長租公寓的“社群”功能。社群的概念是把公寓從一個住的空間延伸到社交的空間。

90後一代被稱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他們大部分人擁有的第一個通訊工具不是手機,而是QQ,社交網路的虛擬化,讓他們更渴望線下的社交。“90後的圈子説大很大,説小也很小,他們工作上的交際很多,但難以交心;生活圈子很小,知心朋友不多。他們並不僅僅滿足於居住,還有強烈的社交需求。”去年畢業的張凱文説。他告訴記者,在長租公寓居住的最大特點是周邊都是年輕人,“週末再也不會孤獨了。”

有不少90後表示:“如果有房子能讓我穩定地租一輩子,又何必買房呢?”除了他們在租住需求上呈現出獨特性,除了要滿足居住外,還特別看重配套服務水準和社交功能。“不願孤獨”的他們,相對於租住傳統民宅,更偏愛集中式長租公寓。

龍湖萬科、天房等國內知名品牌長租公寓相繼入住天津市區後,濱海新區也成為他們的下一個發力點,目前招商蛇口已經入住開發區,相信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90後將能在濱海新區住上心宜的長租公寓。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又到一年畢業季長租公寓受青睞
來源:濱海時報2018-06-29 10:50:47
本月開始,畢業生們為打“時間差”就開始提前租房。不同於80後、85後的師兄師姐們,90後畢業生更青睞家電齊全、拎包即可入住的長租公寓。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