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3·26”樓市新政之後,整個商辦市場進入低迷期。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從客戶角度出發,重新找到商辦産品的新邏輯,洞察商辦領域的新走向,為客戶解決資産合理配置的真痛點,成為開發商在2018年為整個商辦市場殺出的一條新路。
重新定位客戶與産品價值
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3月26日商辦新政之前的一年時間,北京商辦的月度成交套數約為1萬套,月度成交面積23.5萬平方米,月度成交單價2.8737萬元/平方米,月度成交總額347億元。3·26政策之後的一年時間,北京商辦市場月度成交套數、面積以及成交總額呈幾何量級縮水,分別為2449套、13.72萬平方米、136.8億元。但值得關注的是,數據顯示,3.26新政後的一年時間,北京商辦産品月度成交單價為2.7221萬/平方米,相比于上述其他三個數據指標的巨大跌幅,成交單價上僅有小幅下調。
一年來,商辦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僅包括成交量的變化,還包括商辦産品開發商經營思路的變化,以及消費者購買邏輯的變化。
在商辦市場重新洗牌的過程中,迅速探尋全新的客戶定位與價值邏輯成為手中有大量商辦産品的開發商亟需面對的。客戶對於商辦産品的預期,已經從“投機”轉向“合理資産配置”,“穩定”、“保值”是商辦當下的新身份。
6月13日,在一場由北京龍湖主辦的“時局·前瞻·變局——2018資産配置新視角論壇”上,知名財經專家葉檀表示,目前北京房地産的市場邏輯已經發生變化,過去沒有人在乎租金,而現在一定要關注租金回報率。
北京市房地産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志認為,商辦收益所依託的商業氛圍、商業業態等因素需要時間培養,因此商辦並不是高速回報的産品,而是作為資産配置中價格波動的平衡器與壓艙石。
現月銷量破億項目
據了解,龍湖長安天街在2018年蟬聯北京商業市場1-5月銷冠。龍湖西宸廣場在2018年1月實現豐台區商業市場銷冠,整體1-4月穩坐豐台區域商業市場前三寶座,連續數月銷量破億元。
與傳統商辦市場認知大相徑庭的是,目前在購買龍湖長安天街的客戶中,自用需求客戶佔比高達60%,其中寫字樓自用客戶高達80%。數據顯示,包含門頭溝、石景山、海淀等區域在內的客戶佔比達72%以上。西宸廣場項目目前自用客戶集中為小自用與多套連買自用,佔項目整體認購(成交)比例達67%以上。
龍湖集團北京地區行銷總經理李昂表示,北京龍湖找到的商辦市場新邏輯是:從投機到投資的客戶意識升級;從傳統售賣邏輯進化到用戶使用邏輯;從新用戶使用邏輯下對産品的全新規劃。長安天街為企業提供長安街一線資産的名片效應,西宸廣場則依託三環麗澤黃金地段,加之小戶型靈活組合而切合客戶需求。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