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寫字樓新增供應迎高峰廣深市場表現突出

來源:南方日報 2018-05-11 08:05:40

近日,戴德梁行發佈《2018中國甲級寫字樓市場供應核心趨勢》,這份研究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武漢等主要城市的甲級寫字樓市場今後三年都將迎來大量新增供應,其中最多的深圳將一口氣增加531萬平方米。戴德梁行報告分析認為,這將對許多城市的甲級寫字樓供需産生重大影響,從而改變寫字樓租戶和業主的動態關係。

那麼,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兩大核心城市,廣州深圳未來的寫字樓市場供應究竟如何?戴德梁行的報告對此進行了詳細分析。

廣州:琶洲、金融城將崛起

戴德梁行報告指出,去年廣州甲級寫字樓市場的新增供應暫時回落,約為16.57萬平方米。全年僅有邦華環球貿易中心、天安人壽中心和頤德中心三個寫字樓項目入市,另有高德置地廣場四期服務式公寓改造為寫字樓帶來部分新增供應,與此同時,廣州甲級寫字樓市場存量攀升至近49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5%。

今年一季度,廣州寫字樓市場平均空置率已經降至5.1%,老牌區域天河體育中心和越秀分別只有2.6%和1.9%。在供應回落但成交保持旺季的背景下,廣州甲級寫字樓租賃業務步入業主方市場,租金也出現上漲。

不過根據戴德梁行報告的統計,未來三年內廣州寫字樓新增供應將保持逐年增長態勢。根據戴德梁行報告,未來三年廣州甲級寫字樓新增供應預計將達到280萬平方米,寫字樓新增項目集中在琶洲、金融城和珠江新城等區域,其中供應量最多的琶洲佔據總供應量的54.2%,而東部的金融城供應量佔比也有24.7%。事實上,在越秀、體育中心乃至珠江新城新增寫字樓項目越來越少的今天,人們早已把目光轉向海珠琶洲及東部金融城地帶。

琶洲商務區被定位為廣州的會展中心和網際網路創新中心。展望未來,在相關優惠政策以及日益完善的配套設施支援下,一批貿易、網際網路科技、媒體和通信行業中的知名企業將相繼入駐琶洲商務區。目前,該區內一系列甲級寫字樓項目正在建設中,其中包括阿里巴巴華南總部、微信總部大樓、唯品會總部等。未來三年廣州體量最大的三個新增寫字樓項目都在琶洲板塊,分別是復星集團華南總部、保利天幕廣場、廣商中心,這些項目將在2018年至2019年入市。

東部的金融城被定位為廣州的金融總部聚集區,未來三年竣工的優質寫字樓項目合計面積為70萬平方米,包括平安金融大廈、南嶽銀行金融大廈和長江中心等。

深圳核心區域供應大增

與廣州去年供應量較少不同,去年深圳一度迎來8個新的甲級寫字樓項目入市,全年新增供應達到85萬平方米,主要還是集中在福田和南山兩大城區。其中福田一個城區的新增供應佔整個深圳甲級寫字樓市場新增供應總量的70%。據了解,去年在深圳供應面積較大的寫字樓項目有福田的平安金融中心(北塔)、生命人壽大廈,南山的航太國際中心等。僅平安金融中心(北塔)一個項目就帶來了32萬平方米的新增供應。

戴德梁行報告預計,深圳未來三年內寫字樓市場新增供應預計將達到531萬平方米,核心區域與新興商圈的新增供應量佔比分別為95%和5%,2020年底,深圳甲級寫字樓存量預計將達到960萬平方米。

此前供應量旺盛的福田今年將繼續在深圳寫字樓市場新增供應中領先,並有許多優質項目入市,其作為深圳核心甲級寫字樓板塊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加強,到2019年,福田區域新增供應量將有所下降,但在2020年時將再度回升。受益於即將竣工入市的優質項目,眾多配套設施以及逐步成熟的商業氛圍,福田區作為深圳的CBD將繼續發揮主導作用。

在南山區,明年起寫字樓新增供應量將會加大。在後海地區,更多的總部大樓在此落成,例如華潤總部大廈,工行深圳總部和陽光保險大廈。因此戴德梁行報告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相關企業選址後海,這將進一步加強其産業聚集力。前海板塊甲級寫字樓也將於明年進入集中新增供應爆發期,屆時預計前海地區寫字樓租賃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國內寫字樓新增供應迎高峰廣深市場表現突出
來源:南方日報2018-05-11 08:05:40
近日,戴德梁行發佈《2018中國甲級寫字樓市場供應核心趨勢》,這份研究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武漢等主要城市的甲級寫字樓市場今後三年都將迎來大量新增供應,其中最多的深圳將一口氣增加531萬平方米。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