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審入學資格 北京靠買房進名校越來越難了

來源:北京晚報 2018-05-04 08:29:27

原標題:靠買房進名校越來越難了

近日本市各區相繼發佈了今年的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記者梳理髮現,“六年一學位”、“多校劃片”等關鍵詞,進一步降低了房子的“擇校”屬性。以後靠買房進名校,將變得越來越難。


“租購同權”開闢新入學渠道


從市級層面來看,今年義務教育階段升學政策的最大變化之一在於為本市戶籍無房家庭的子女提供了一種新的入學渠道——今年本市首次在小學入學政策中規定,本市戶籍無房家庭,長期在非戶籍所在區工作、居住,符合在同一區連續單獨承租並實際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該區合法穩定就業3年以上等條件的,其適齡子女可在該區接受義務教育。


新的入學渠道會不會給“投機者”以可乘之機?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解釋,這一新的入學渠道將在保持原有政策平衡的基礎上執行,比如在之前根據戶籍、房産、居住年限等因素確定入學序列的區,租房家庭的入學序列將排在戶籍有房家庭之後。此外,本市將統籌各部門聯動審核本市戶籍無房家庭、合法穩定就業、實際居住等入學資格條件,依託北京市住房租賃監管平臺核驗本市戶籍無房家庭住房租賃登記備案資訊。


從各區的實際執行情況來看,滿足條件的該部分群體大多以多校劃片或者電腦派位等方式在非戶籍所在區接受義務教育。比如,東城區將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在東城區內多校劃片為該部分家庭子女安排入學;豐台區則規定,該部分群體可按照區教委已經劃定的小學入學片區上網填報志願,參加多校劃片派位入學;海澱區明確,符合入學條件的本市其他區戶籍無房家庭的適齡兒童,須持相關證明材料經所在學區和相關部門聯合審核後,按要求取得《學齡人口資訊採集表》;在規定時間內,隨法定監護人到居住地所在學區聯繫就讀,由學區協調解決;石景山區則可在學區內通過電腦派位入學。此外,通州區明確,該部分群體將由區教育考試中心或鄉鎮教委辦安排進入有空余學位的公辦、民辦學校入學。


具體的細則也有效避免了“突擊租房”的行為。比如東城區明確,租房時間應不晚于2015年5月1日;所謂的“在京無房”,意味著審核申請人及其配偶均應在北京市無房且三年內在北京市沒有房屋産權,包括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性住房、直管公房、小産權房、宅基地等任何使用性質的房屋在內的交易、轉讓記錄等,並經北京市住房管理部門核實屬實。石景山區也要求的是法定監護人名下無房産且在三年內無房産交易記錄。


城六區加大“多校劃片”力度


按照市教委要求,今年繼續深入推進“多校劃片”,尤其在城六區加大其實施力度。根據學位供給情況和戶籍、房産、居住年限等因素,穩妥推進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入學方式,繼續推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制對口招生,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學規則。其中,對房産、戶口具備條件且居住達到一定年限的老居民子女繼續實行原有單校劃片,不完全符合學校單校劃片入學的將實施多校劃片。由各區根據學位供給情況和戶籍、房産、居住年限等因素制定相應辦法。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本市的多校劃片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用相關條件進行限定,比如戶籍、居住地址等;另一類則是採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比如去年朝陽區就規定,“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于2017年6月30日後取得的不動産權證書所對應的實際居住地址不再對應一所學校,適齡兒童少年依據該實際居住地址登記入學將參加所在片區的統籌分配。”


記者了解到,除了朝陽區以外,去年豐台區也規定,2017年9月1日起,逐步實行購置“二手房”的房主子女通過多校劃片派位方式入學。


今年,海澱區和東城區也有了相關動作。海澱區明確,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澱區新登記並取得房屋不動産權證書的住房用於申請入學的,將不再對應一所學校,實施多校劃片。東城區也表示,入學登記的實際居住房屋不動産權證書為2018年6月30日後取得的家庭,自2018年起該家庭適齡兒童將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在東城區內多校劃片安排入學。


此外,石景山區也規定,2018年在石景山區教育資源配置相對均衡的學區,針對有空余學位的公辦熱點學校,逐步探索多校劃片入學方式。


一系列相關舉措的出臺,將有效遏制學區房的炒作,降低房子的擇校屬性。


“六年一學位”漸成各區共識


繼海澱區、石景山區等明確提出“六年一學位”之後,東城區、通州區今年也明確提出開始實施“六年一學位”。


東城區明確,今年起東城區教委將對適齡兒童入學登記的實際居住地址及適齡兒童就讀學校實施記錄,自該地址用於登記入學之年起,原則上六年內只提供一個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通州區也表示,今年起開始實行“六年一學位”。


記者梳理髮現,海澱區2016年就已經正式推出“六年一學位”;今年海澱區明確將繼續對適齡兒童入學登記地址、就讀學校實施記錄,與2016年該地址入學資訊進行比對,自該套住房地址用於登記入學之年起,原則上六年內只提供一個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豐台區雖未明確“六年一學位”的政策,但是在去年提出,開始對適齡兒童入學登記地址、就讀學校實施記錄管理。


朝陽區也在去年提到,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登記的實際居住地址實施記錄管理,實際居住地址用於登記入學之年起,原則上小學六年內、初中三年內只提供實際居住地址服務範圍內的一個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石景山區自2015年起就有“同一房屋地址六年解決一戶入學申請”的政策。其政策明確,當劃片服務學校學位不足時,劃片服務範圍內每個住房産權地址6年內只能協調解決一戶對口入學申請;小區配套學校為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學校的,劃片服務範圍內每個住房産權地址9年內協調解決購房人子女一戶對口入學申請。 本報記者 牛偉坤J191


相關新聞


海澱區小升初登記入學計劃出爐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昨天下午,海澱區教育招生和考試中心公佈了2018年初中登記入學工作方案。今年,64所學校共招生6120人,與去年相比,增加了360人左右。7日起,小學畢業生可上網填報登記入學意向。


海澱區教育招生和考試中心介紹,符合海澱區初中入學條件的小學畢業生(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畢業生除外),按照自願原則,依據區教委劃定的登記入學區域,可選擇1至3所初中申請登記入學。對報名人數少於登記入學招生計劃的初中,學生直接登記入學;對報名人數超過登記入學招生計劃的初中,採用電腦派位方式入學。


今年初中學校的範圍包括全區所有公辦初中學校及政府購買學位的北京市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其中,傳統“六小強”十一學校、101中學、北大附中、清華附中、人大附中、首師大附中可面向全區招生,十一學校和101中學招生計劃為80人,其餘四所學校招生計劃各為40人,名額數與去年持平。


依據全區各小學和初中學校的地理位置,海淀將全區劃分成五個招生區域進行登記入學。區域一為羊坊店學區、萬壽路學區、永定路學區;區域二為北太平莊學區、花園路學區、學院路學區;區域三為中關村學區、海淀學區;區域四為八里莊學區、紫竹院學區、四季青學區;區域五為西三旗學區、清河學區、青龍橋學區、上地學區、上莊西北旺學區、溫泉蘇坨學區。 J191


石景山發佈“租房家庭”入學政策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昨天,石景山區公佈了《2018年本市戶籍無房家庭承租人適齡子女小學入學的審核辦法》。辦法規定,5月18日下午石景山區將進行材料審核,審核時,需要房東現場簽署《承租人子女使用房屋入學知情同意書》。


石景山區此前公佈的義務教育階段升學政策顯示,本市戶籍無房家庭承租人的適齡子女申請在石景山區接受義務教育,須符合在石景山區連續單獨承租並已實際居住3年以上且在住房租賃監管平臺登記備案,夫妻一方在石景山區合法穩定就業3年以上等條件,該部分群體可在學區內通過電腦派位入學。


審核辦法規定,申請家庭參加審核時,需攜帶全家戶口簿、出生證明;如果全家戶口沒在同一戶口簿上,還應提供結婚證明。此外,還應提供在石景山區工作的法定監護人規範有效的勞動合同、2018年5月列印的《北京市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其中,《北京市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上時間為自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且單位名稱應與所簽勞動合同單位名稱保持一致。在提供石景山區內實際居住證明時,申請人需要提供房東身份證、房産證(不動産權證書)、有效期內的租房協議、依法繳納出租房屋租賃費的完稅證明(應註明房屋地址)、水電費原始發票等。房東還要現場簽署《承租人子女使用房屋入學知情同意書》。


在具體的審核標準上,石景山區要求的是法定監護人名下無房産且在三年內無房産交易記錄。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嚴審入學資格 北京靠買房進名校越來越難了
來源:北京晚報2018-05-04 08:29:27
“六年一學位”、“多校劃片”等關鍵詞,進一步降低了房子的“擇校”屬性。以後靠買房進名校,將變得越來越難。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