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為 謹慎買學位房

來源:廣州日報 2017-11-21 14:35:43

買學位房,還是選擇民校?家有學童即將“幼升小”的孫先生最近舉棋不定,尤其在聽説越秀區學位房成交比往年同期降三成時更猶豫了:是舉全家之力買一套老舊的小學學位房住幾年好,還是按自己需要居住、選擇民辦學校更好?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部分家長買家的心態已出現變化,不再認為非買學位房不可,建議買家衡量自己的經濟實力和置業目標,作出更有利於家庭整體理財的規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琳

近日,有報道稱北京出現學區房降價超百萬元的個案,引起市場關注。記者了解到,廣州市場的學位房價格仍較穩定,不過成交出現一定降幅,尤其是第四季度,學位房成交量整體下滑。

部分地區學位房成交降三成

據房天下數據研究中心統計顯示,11月前兩周,越秀、荔灣兩個教育強區的成交量僅有430套,環比減少了14%,但網簽價格未現下滑。合富置業分區營業經理梁榮佳告訴記者,近期越秀區的學位房成交宗數比往年同期降三成左右。

在他看來,成交宗數下降主要是因為該區域大部分學位房樓齡較長,而且面積較小,總價較高,又有很多業主轉售為租,導致市場可選擇的盤源不多,更重要的是部分買家的心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有人算了一筆賬,認為要舉全家之力買一套房子讀書,還不如每年交幾萬元的學費,9年下來也不過幾十萬元,成本遠低於買房,還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因此放棄了‘搶’學位房的想法。”梁榮佳認為,學位房並不算“剛需”,這幾年的買家確實有逐步減少的趨勢。

有市場人士表示,一味“擠”學位房的“獨木橋”並不理智。梁榮佳認為,買家應該衡量自己的實力和目標考慮是否購買學位房,如果手上有資金和購房名額,希望購房保值,也能解決孩子上學問題,可以考慮購買,但是如果沒有寬鬆資金,或者目的只是“博升值”,還是希望買家能夠謹慎:“特別還是要考慮家庭的居住習慣和生活品質問題,畢竟買一套學位房的資金可以在很多板塊買到優質的樓盤。”據他透露,以前很多外區尤其是天河區的業主轉而購買越秀區的物業,近來卻出現舊城區買家轉而購買天河區、海珠區物業的現象。

不過,值得強調的是,這種變化對樓市影響並不大,梁榮佳解釋稱,一般學位房買家都會使用物業9年,所以學位房的轉手率不高,另一方面,可以交易的學位房不到市場總體盤源的1/20左右,對市場影響有限。

學位房投資屬性被削弱

買家們還關注“租購同權”的進展。今年7月份,廣州頒布了租房新政,其中提到的“賦予租房人子女就近上學的權益”成為“租購同權”的一大亮點。房天下廣州租房分析師李超表示,目前廣州還沒有區域公佈相關細則:“租購同權更多的意義是釋放了政策信號,而在相應細則尚未出臺前,政策對租金和樓價影響有限。”此外,今年中小學招生報名時間在7月份就已結束,最早一批受眾也要等到明年,因此目前因“租購同權”新政而在名校附近尋租的需求並無明顯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租房也能享有學位,必然對老城區的學位房市場起到降溫作用,也必然會催生出大量學位房租賃需求,從而促使租金上漲。房天下廣州二手房越秀區總監黃文鋒表示,從市區學位資源來看,完全放開租購同權的可能性不大。

有業內觀點認為學位房的投資屬性明顯削弱。家住越秀區的林女士告訴記者,即使租房不享有學位,也可以考慮擇校:“目前越秀區的擇校費在10萬元左右,如果是名校一般還要高出兩三倍,但算上擇校費和學位房租金,幾十萬元就可以解決小孩讀書問題,如果是購買學位房,至少也要百萬元以上,並不划算。”

購房tips

市中心學位房普遍樓齡較長,而年底貸款額度緊張,老房子申請貸款會更困難。黃文鋒建議,對於預算有限的學位房買家來説,番禺、黃埔等區二手房樓齡較新,教育資源也日趨成熟,是不錯的選擇;未來名校資源還將逐步覆蓋至增城、南沙等區,這也會使得學位房買家在區域選擇上産生分化。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量力而為 謹慎買學位房
來源:廣州日報2017-11-21 14:35:43
目前部分家長買家的心態已出現變化,不再認為非買學位房不可,建議買家衡量自己的經濟實力和置業目標,作出更有利於家庭整體理財的規劃。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