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産中國首頁 | 新房 | 別墅 | 城市豪宅 | 專題
編者按:財政部、央行和稅務總局22日晚聯合出臺救市政策,下調首次購房的首付款比例,降低徵收契稅,免征印花稅。一夜間樓市各界騷動不已,興奮和質疑聲不斷……

地産資深媒體人士對新政謹慎樂觀
救市新政三大疑問藏玄機
購房最低首付二成 交易稅費全面下調
新政出臺市民仍觀望 奧體樓盤房價終跌七
房貸利率下浮30%執行困難
稅率1%,減輕稅負900億元?
警惕政策組合拳推動房價重新上漲
房企經營困境有望緩解
長沙:新政開啟住房保障的新里程
“房産新政”提振樓市信心作用多大?

地産中國調查
1、救市是否會阻止房地産市場價格下跌趨勢:
不會
2、您覺得新政對未來整個樓市影響有多大:
很大 有一定影響 沒影響
3、新政是否會推遲購房者購房計劃:
不會 不一定
  專家解讀                                               
新政引起樓市無限想像空間
北師大博士:王宏新
簡介:我個人感覺這是中央開始擴大內需,重新激活房地産市場的開始,因為從這兩項很多每人平均認為非常激動人心的政策變動來看,對目前房地産的現狀影響應該是巨大的,目前房地産市場不缺乏購買人群,整個十一期間看房的關注樓盤的潛在客戶非常之多,但就是遲遲走不出觀望的氛圍![詳情]
財政部的“救市”政策未達預期
簡介:政府的“藥方”要達到的目的,應該是既維持房地産行業穩定,避免房企大量倒閉,同時還要保持對開發商的資金壓力,迫使開發商降低利潤期望值,降低房價,至於個別房企,擴張太快以至倒閉,這是任何一個行業發展無法避免的事情。所以,降低首付、減少稅收、降低利率這樣的措施,即……[詳情]
財政新政加速房價下降
簡介:細細解讀政策便會發現,這個政策依然是基於民生問題的政策,與此前一些輿論所渲染的大救市不同,而是以做好住房保障為前提的政策。新政策出臺的目的意在刺激消費,刺激經濟增長,主要內容是針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自住型消費性購房,並非針對投資性購房,不在……[詳情]
以住房民生性促進房地産繁榮
簡介:對於財政部出臺的政策,它的一個基本前提是,所有的住房優惠政策都放在住房是一個民生的問題上,放在如何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條件上或住房消費上。因此,無論是住房購買稅收優惠,還是信貸優惠,基本上針對的是指個人自住型型住房購買或消費,是放在中小套型及中低價位的住房購買上……[詳情]
  開發商老總解讀                                               
新政引起樓市無限想像空間
簡介:經過認真的分析這個文件,我個人感覺這是中央開始擴大內需,重新激活房地産市場的開始,因為從這兩項很多每人平均認為非常激動人心的政策變動來看,對目前房地産的現狀影響應該是巨大的,為什麼這麼説呢?目前房地産市場不缺乏購買人群,這一點從全國各地近期銷售一線的反應來看很輕……[詳情]
新政出臺不是樓市“止跌”特效藥
簡介: 昨晚,財政部新聞辦發佈消息,從2008年11月1日起,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暫統一下調到1%;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征收印花稅;對個人銷售住房暫免征收土地增值稅。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勵住房消費的收費減免政策。范小衝談到,無論是首付款比例調整為……[詳情]
  顧問機構解讀                                               
這回政府開對了藥方
楊少鋒
簡介:政府的“藥方”要達到的目的,應該是既維持房地産行業穩定,避免房企大量倒閉,同時還要保持對開發商的資金壓力,迫使開發商降低利潤期望值,降低房價,至於個別房企,擴張太快以至倒閉,這是任何一個行業發展無法避免的事情,所以,降低首付、減少稅收、降低利率這樣的措施,即能夠立竿見影的[詳情]
上海:新政卡在“普通住宅”
漢宇地産
簡介:漢宇地産市場研究部認為,上海未進行標準調整也有其有意呵護市場的原因,在05年上海市出臺普通住房標準後,市場即將其定義為一個標桿,很多低於標準價格的樓盤價格迅速向此標準靠攏,造成短時間內價格迅速上漲。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的上海市各個環線的價格與3年之前已差異很大。[詳情]
上海以舊城改造拉動樓市需求
簡介:發達國家應對金融危機的救市措施一浪高過一浪,這輪由房價下跌引來的經濟危機,已經蔓延到了世界各地。為免經濟及樓市大幅下滑,並借此之機改善廣受抱怨的住宅問題,中國政府于2008年10月22日啟用了全國性經濟刺激政策,其中房地産稅費的減免程度就達到1-3.5%、利息下降了20%,並鼓勵地方政府出臺更大力度的救市措施。[詳情]
整體交易利好 調整作用有限
簡介:針對2008年11月1日起即將執行的新政,我愛我家房地産經紀公司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其主要觀點有四個:1.新政策對於房地産市場的整體交易是利好的;2.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新政策調整作用有限;3.短期內,市場不會馬上走出觀望情緒;4.市場恢復信心還是要看宏觀經濟的走勢和影響。 [詳情]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china.com.cn 電話:010-67180635/4722/8420/7357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專題策劃:劉相龍 陳穎 于巍 楊罡 陳陽 製作:吳爽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