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創新驅動>環境資源>

廬山雲霧茶 茶香飄天下——廬山悠悠“茶事”

發佈時間:2021-06-02 10:00:45  |  來源:江西新聞  |  作者:  |  責任編輯:白雨

廬山雲霧茶


採茶農民


廬山雲霧茶場


採茶姑娘


天下第一泉谷簾泉


廬山茶園美如畫


“廬山天下悠”,一個“悠”字,道出了廬山的獨特風情。在這座人文聖山悠長的歷史、悠久的文化、悠靜的山水中,茶曾經扮演著不同尋常的角色;今天,茶産業正成為“廬山天下悠”旅遊品牌戰略中的新增長點、人文聖山的一張新名片,廬山雲霧茶正在氣象萬千的自然滋養和深邃博大的文化浸潤中,走向屬於它的新時代。


茶史:我從遠古走來


廬山,北臨中國最長的河流長江,南傍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遺世獨立、地勢高聳。每當春夏之際,從鄱陽湖蒸騰起的水汽使廬山呈現出美輪美奐的雲霧景觀。在大自然億萬年造就的瑰麗景致中,中國傳奇植物——茶樹恣意生長。


茶樹是廬山古老的原生態樹種之一,與茶相關的活動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距今有2000多年曆史。從最初的野茶樹到家茶樹,從最初由道家和僧侶種植到成為普通民眾的開門七件事兒之一,廬山茶的名稱也在悄然演變。據《廬山誌》記載,廬山茶最早叫“閡林茶”,東漢時,寺僧們在山上攀危崖、冒飛泉、競採野茶;東晉時,東林寺慧遠大師挖取野生茶樹移栽到寺旁,開始將野生茶改造成家生茶;唐朝時,詩人白居易在廬山北香爐峰下搭建茅屋草堂,種藥植茶;明朝時,廬山雲霧茶的名稱正式見諸史書。


歲月悠悠,伴隨茶香飄溢,廬山雲霧茶種植面積不斷擴展。明代詩人王世懋在詩中寫下“五老峰下成碧海,茶香千里萬年名”的生動圖景,清代詩人陳大章記錄下了“高岩下谷惟種茶,五百僧房總茶戶”的壯觀場面。歷代文人墨客的詩作,從一個側面反映和見證了明清以來廬山雲霧茶的發展盛況。


20世紀50年代,廬山雲霧茶種植迎來春天。在幽靜的群山之間,一片片新的茶園相繼被開墾,一批國有大型茶場和茶葉科研機構相繼建立,廬山主要由道觀、寺廟種茶的歷史從此改變。改革開放後,廬山雲霧茶的現代化生産駛入快車道,茶園面積、制茶技術、茶葉貯存技術等達到新的高峰。


2005年,廬山雲霧茶成為國家原産地保護産品。2014年,廬山獲“中國名茶之鄉”稱號。2018年,廬山市獲評為“中國茶葉百強縣”。截至2020年底,廬山市茶葉種植總面積達3.325萬畝,其中500畝以上的基地8個、1000畝以上的基地4個,通過有機茶生産論證的企業4家,有機茶種植面積提高到5000多畝。全市年産幹茶1000多噸,涉茶産值8億元。


茶事:中國知名品牌


北緯30度是業界公認的世界級優質茶葉黃金生産帶,廬山雲霧茶的主要茶區就位於這一緯度海拔300至1200米的高山上,“高山出好茶”。這裡常年雲霧繚繞,土壤種類多樣,有機質含量豐富,完美的生態地理環境孕育了江西第一茶品牌——廬山雲霧茶。它“條索精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章、香凜持久、醇厚味甘”,甫一面世,便以獨特的品質名揚天下。


廬山雲霧茶的精良品質在史志中早有記載:“焙而烹之,其色如月下白,其味如豆花香。”在一些志書中,萬古冰霜、日月精華孕育出的廬山雲霧茶,甚至被認為是名茶中的極品。


唐代詩僧和茶僧皎然常住廬山,他品飲雲霧茶後,深有感慨地作詩:“丹丘羽人輕玉食,採茶飲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雪宮人不識。”;清代陸廷燦《續茶經》卷上雲:“匡廬絕頂産茶,在雲霧蒸蔚中,極有勝韻……既成,色香味殆絕。”


1959年,全國第一次十大名茶評選,廬山雲霧茶榮居前四,成為中國高山雲霧茶典型代表。


1971年,廬山雲霧茶被列入中國綠茶類特種名茶。1982年,廬山雲霧茶被評為中國名茶。1986年,廬山雲霧茶再度當選中國十大名茶。在2020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市場價值榜上,廬山雲霧茶位列第17名,品牌市場價值達30.33億元,品牌價值穩居江西茶葉之首。


茶泉:珠聯璧合品質絕佳


廬山雲霧茶的靈性得益於獨特的地質構造,與山上豐富的水系也有著十分默契的關聯。“天下名泉煮名茶”為廬山一絕,“茶泉並冠”“茶泉雙秀悠天下”,是古今文化名人和天下茶人對廬山茶泉的共識。


廬山名泉遍佈,據不完全統計,全山有名泉300多處。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於谷簾泉,它發源於廬山最高峰漢陽峰,向西流入桃花源,即康王谷。它在崖頭為枕石所阻,湍怒噴涌,懸注而下,如同橫挂的玉簾,為廬山桃花源中的一處勝景。這座泉的出名拜茶聖陸羽所賜,他走遍名山大川,評出天下十大名泉,將廬山康王谷谷簾水列為天下第一。


古人喝茶,十分講究用水,認為“茶性發于水”,煎茶、烹茶以擇水為第一要事。陸羽的名泉榜,使谷簾水名聲大噪,各路文人墨客紛紛前往康王谷,在此談經論道、托茶咏志、借泉抒懷,並以原創詩詞的方式,留下“五星”好評。比如陸游在《入蜀記》中説:“谷簾水真絕馳。甘腴清泠,具備諸美,非惠山所及。”;蘇軾同時點評了谷簾泉和雲霧茶:“岩垂匹練千絲落,雷起雙龍萬物春。此水此茶俱第一,共成三絕鑒中人。”;朱熹在詩作《康王谷水簾》中稱廬山雲霧茶和谷簾水為“絕品”:“追薪爨絕品,渝茗澆窮愁。敬酹古陸子,何年復來遊。”


彼時,康王谷儼然是愛茶之人趨之若鶩的地方,人們不僅在這裡沏茶焙茗,還攜帶器皿,將“清、泠、香、洌、柔、甘、凈、不噎人”的宜茶好水作為珍貴的禮品饋贈親友。


實際上,廬山不僅有天下第一泉。天下第六泉招隱泉,也坐落在廬山,就在如今的觀音橋景區附近。它源出廬山冰川岩隙,晶瑩潔澈,品質輕軟,與周邊的奇峰、茂林、危岩、幽谷、碧竹、古剎渾然一體,宛若仙境。當時有很多名士選擇在此隱居,它也曾是陸羽隱居煮茶的地方。


吳宗慈在《廬山誌》中記述:“廬山高出雲表,岩石間均含有石鐘乳,隨泉水流出,溢於茶圃內,使茶株吸收,能營一種甘美清涼液汁,比他處所産者不同。今欲識別雲霧茶,須取清泉,用竹火煮沸、泡以濃液,于酒後煙余徐飲徐咽,則覺喉間格外甘洌,而芳芬之氣復由咳唾發出,能保二三小時。”字裏行間不僅有流泉飛瀑的壯美,還有甘泉的無窮回味。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農業農村部茶葉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國家一級評茶師魯成銀研究員,近年來在其《廬山雲霧茶·天下第一泉——名茶名泉雙秀悠天下》學術報告中評述,“天下第一泉和第六泉沖泡廬山雲霧茶的品質最好……尤其是特級茶的香氣馥鬱,湯中帶香,滋味顯得更為鮮爽。由此看來,九江的名泉水沖泡廬山雲霧茶,更能體現出優異品質與地方特色。‘雲霧茶·第一泉’,真可謂是珠聯璧合的絕佳組合。”


茶俗:詩意的東方樹葉


中國的禪茶在廬山發祥。廬山茶俗文化的顯著特色,就是道釋儒三家在這裡圓融共處,美美與共。品茶共雅士、茶室尚雅致、煮茗尋雅趣……這種陽春白雪的文士高雅茶俗蘊含著“和、德、禮、儉、廉、優、雅”的文化內核,展現了中華君子茶風。這種營茶、飲茶之風,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廬山茶俗中的創造性體現,是廬山作為中華“人文聖山”的重要內涵,也是廬山作為世界文化遺産地和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所蘊藏的文明內涵,極大地影響著全國大眾飲茶和中華茶俗文化的形成。


時至今日,廬山上的很多民宿都延續著文士高雅茶俗,各類民宿的主人們常常在客人遊玩之餘,與其品茗夜話,吟詩作賦,輔以琴棋書畫,這樣的雅集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人們把這種特有的廬山文化體驗稱之為“文氣”。在這一過程中,茶這片神奇的東方樹葉仿佛催化劑,在氤氳中適時舒捲,成為觸發靈感和詩情的重要橋梁和紐帶。


據統計,名家們在廬山寫就的與茶有關的詩歌超過百首,歷史上500多位文人墨客、居士隱客慕名到廬山尋根、遊山、品茶,累計留下了1.6萬餘首名篇佳句。古往今來,廬山不僅是中國的詩山,更是山水詩策源地、田園詩誕生地、山水畫發祥地。


此外,廬山的摩崖石刻有900余處,它們就像一本本珍貴的史書。“第一山”“花徑”“廬山高”“枕流”“龍虎嵐慶”……一方石刻,就是一個悠遠的故事,千百年來,默默講述著一片茶葉與這座高山之間的文化共振與迴響。


茶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廬山有一顆“文”心。東晉鹹康六年,著名書法家王羲之一眼看中廬山山南的詩意棲居地,出資在金輪峰下建造別墅。這裡的奇峰異壑、飛瀑流雲、嫋嫋茶香與他的氣質與追求極為合拍,使他的書法得到極大精進。王羲之離任後,將別墅和宅旁的洗墨池贈予一位西域僧人,僧人將它取名為“歸宗”。


斗轉星移,1670多年過去了,在當年王羲之揮毫潑墨、陶淵明種茶採茶、蘇軾“不識真面目”的大廬山,一個名為“歸宗”的大型國際旅遊度假綜合體項目拔地而起。


與此同時,一批被廬山文化深深吸引的青年創業者開始了茶旅融合、文化旅遊融合的全新實踐。從山上到山下,從開墾茶園到設計民宿,從日用品研發到廬山文化體驗項目的深度開發,現實版的桃花源裏上演著“歸去來兮”的新茶人故事。


擇茶而居、植茶而居、以茶契禪,富於性情的茶人、茶席映現的生命風光、文明版圖中的綠色伏筆……茶泉融于廬山,賦其精魂。茶旅並舉,做大做強廬山雲霧茶品牌,成為廬山面臨的時代課題。


這幾天,以“茶泉雙秀悠天下”“廬山雲霧茶茶香飄天下”為主題的廬山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正在召開,海內外嘉賓共同探索廬山雲霧茶的奧秘,探訪風光秀美的原生態茶區,共用全球茶行業動態與趨勢。


根據規劃,2021年至2025年,廬山市將全力打造全國“金三角”茶區贛西北特優高山生態有機雲霧綠茶重點産區。重點茶園將按融茶藝、茶飲、茶食、茶事活動體驗為一體的茶文化景區、景點標準打造,廬山雲霧茶文化産業園、廬山雲霧小鎮和憶戀陽光生態園、廬山茶科所、東林雨露等茶葉主題莊園,將成為廬山茶文化展示、現代茶葉加工、雲霧茶文化遊、生態風光遊的新平臺,茶産業融合發展集群正呼之欲出,為廬山大旅遊大發展聚力,為全力唱響“廬山天下悠”品牌,實現年接待遊客突破7000萬人次、旅遊收入超500億元創造茶産業價值和茶産業貢獻。


茶是兼具思與物的靈草,茶與中華飲食醫藥等中華文明有著共同的文化基因。廬山是一座人文聖山,“廬山天下悠”品牌戰略對茶葉大生態寫意般的解構與重塑,將譜寫新的廬山茶葉簡史。


在廬山,以茶産業高品質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已開篇破題,後疫情時代“茶泉文旅”融合發展新篇章已經拉開大幕。茶和天下,以全新茶視角,洞察壺中日月與物外山川,一個千年積澱、相互激發、充滿跨界想像力的中國茶的世界令人怦然心動。

謝永芳/文 (本版圖片由廬山市委宣傳部提供)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