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技術市場>科技動態>

國産機器人蛻變突圍 瞄準中高端市場

發佈時間:2019-09-03 16:36:09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劉園園  |  責任編輯:蘇菁

2018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為32.2%,銷售同比增長16.2%;外資品牌工業機器人在中國銷售同比下降10.98%。

這組數據固然與複雜的市場環境因素有關,但或許多少也離不開這些年國産機器人不斷尋求在外資品牌中突圍的努力。

在日前舉行的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機器人産業聯盟理事長曲道奎介紹了一組引人關注的數據:

連續多年高歌猛進的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在2018年不急不慢地踩了下剎車,增速同比下降3.75%。儘管如此,國産機器人依然交上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2018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在國內市場佔有率為32.2%,銷售同比增長16.2%;外資品牌工業機器人在中國銷售同比下降10.98%。

這組數據固然與複雜的市場環境因素有關,但或許多少也離不開這些年國産機器人不斷尋求在外資品牌中突圍的努力。

國內市場遭遇國外品牌強勢競爭

放眼全球機器人産業,中國是個不容忽視的巨大市場。

中國電子學會在大會上發佈的《中國機器人産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9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86.8億美元,2014年至2019年的平均增長率高達20.9%。

以佔比最高的工業機器人來説,作為製造業大國,中國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十分旺盛: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約佔全球市場份額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

但不容忽視的是,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這塊誘人的蛋糕,目前大約三分之二被外資品牌分走。而起步較晚的國産工業機器人,只能享用剩下的三分之一。

統計顯示,2013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市場佔有率為25.9%,到2016年穩步提升至32.7%,2017年份額下降至26.7%,2018年又回升到32.2%。

“外資機器人廠商主要瞄準中高端市場,而很多國産機器人品牌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場,很難觸碰外資品牌的蛋糕。”珞石機器人公司是一家技術驅動型公司,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韓峰濤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一語中的。

韓峰濤告訴記者,機器人屬於技術密集型産品,大部分應用也集中在中高端市場。“國內市場對中高端機器人的需求很大。因為國內汽車和手機市場都很大,這兩個市場加起來,就佔現有工業機器人近70%的出貨量。”韓峰濤説,低端市場的需求比較小,銷量很難做大,利潤也比較低。

“特別是在汽車行業的應用,這是中國本土機器人的短板。”曲道奎指出,其背後可能有兩大原因:一方面汽車行業應用的機器人幾乎都要求高品質和高可靠性,而國産機器人雖然在這些方面得到很大提升,但和外資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汽車行業長期被外資機器人品牌所壟斷,它們擁有長期的行業積累和品牌效應,這是國産機器人所不具備的優勢。

我國正在中高端機器人研製方面發力

“現在中國機器人市場上,中低端機器人裏國産品牌比較多,中高端機器人主要依賴進口。但這個面貌正在改變,中國也在開展一些中高端機器人的研發和製造。”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智慧機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孫富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中國機器人産業發展報告2019》指出,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研發仍以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為首要目標,政産學研用通力配合,初步實現了控制器的國産化。服務機器人的智慧水準快速提升,已與國際第一梯隊實現並跑。

有些細微變化,在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就可以體會到。

中瑞福寧是一家關注醫療機器人和養老機器人的機器人公司,它在大會現場展示了一款叫做Ophthorobotics的眼科手術機器人。中瑞福寧機器人公司董事長劉倩介紹,這款眼科手術機器人將用於治療眼底黃斑病變等眼科疾病,可由醫師遠端操作,能夠在增加患者安全性和舒適性的同時,整體減少手術時間,並降低醫務人員人力和手術設施的成本。目前這款機器人已完成動物實驗,計劃明年開始臨床試驗。

珞石機器人公司也定位做中高端工業機器人。韓峰濤認為,用中高端國産機器人來替代中國市場上的中高端進口機器人,是非常重要的突破方向。另一個方向則是尋找進口機器人廠商還未關注的應用領域,開拓新的增長點。

例如,中國是全球重要的刀具生産地,珞石機器人公司看準了這個市場,在其研發的六軸工業機器人中融合了力學技術和適配技術,實現了精準力控和柔順力控功能,從而可以讓機器人模倣刀具師傅的手法,給陶瓷和金屬刀具開刃。這既可以幫助刀具工廠節省成本,又能保證刀具品質的一致性。

“整個中國製造業都在轉型升級,國産工業機器人也一定要跟上節奏,提升品質。”韓峰濤説。

要自力更生也要開放合作

核心技術是我國機器人業內專家反覆強調的字眼。

“新材料、核心零部件、主控晶片、作業系統以及自主學習、協同、控制、演算法等領域的創造能力已經成為全球在機器人領域競爭的核心要素和專業方向。”中國科協黨組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懷進鵬表示。

談到去年機器人市場增長暫時放緩時,劉倩表示,市場發展放緩反而有利於讓大家更好地認識到核心技術的重要性,更深地紮根核心技術。“只要企業具有核心技術研發能力,仍然會被市場所需要。不但現在被市場需要,將來也會。”劉倩説。

韓峰濤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對於機器人相關核心技術,目前國際市場上的分工已比較明確。例如歐洲和日本在電機方面是強項。國際上的機器人大廠商一般會對硬體部分進行全球採購,軟體部分則自主研發。

“即便如此,中國還是要進行機器人核心技術的研發,至少攻克一部分核心技術,這樣才能在全球化的市場中跟其他強手平等交易,不然很容易被別人卡脖子。”韓峰濤認為。

孫富春也表示,儘管國際上機器人核心技術和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已形成一定分工,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對於關係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技術,還是要自力更生,這樣才能避免被動挨打局面。

當然,自力更生並不等於閉門造車。

“國內在機器人領域起步比較晚,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偏弱,而國外一些研發機構已經在這個領域沉澱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比我們搶先了很多步。”劉倩認為,國産機器人廠商與其盲目地從零開始摸索,不如敞開胸襟進行合作。

據劉倩介紹,儘管中瑞福寧是一家中資機器人公司,但該公司2013年在瑞士成立了聯合實驗室,開始研發養老機器人;2016年又在瑞典成立自己的公司,建立了研發團隊。

“目前中瑞福寧的核心技術研發團隊三分之二在國外,三分之一在國內。兩年之後將反過來,三分之二的研發團隊在國內,三分之一在國外。”劉倩認為,與國外先進研發團隊進行技術和人才合作,有利於實現高端機器人産品的研發計劃,並迅速推向市場。

“在很多高端機器人研發市場裏,已經出現中國人的面孔,特別是一些年輕中國人的面孔。”孫富春對於國産機器人充滿期待,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國産品牌在高端機器人市場裏會佔有越來越多的份額。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