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國際合作>創新園區>

威海高新區: 引進一個龍頭,帶動千億元産業

發佈時間:2019-08-20 16:11:36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王延斌  |  責任編輯:蘇菁

8月12日上午,威海國家高新區(以下簡稱威高新)招商人員劉浩出現在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暨山東省中小微企業競技行動計劃電子資訊領域晉級賽的現場,面對現場數十個來自國內外的創業團隊侃侃而談,“聚集眾多世界500強”“電子資訊全産業鏈”等關鍵資訊是他重點強調的優勢。

面朝大海、擁有46.5公里海岸線的威高新是中國高新區群體中的“老字輩”,成立於1991年3月6日,是國內最早成立的三個火炬高技術産業開發區之一。從地圖上看威高新,它位於山東半島東端,三面環海,與南韓、日本隔海相望,飛行時間甚至短于到同省省會濟南的陸行時間。這是其面向全球聚攏資源的天然優勢。而劉浩不知道的是,現場的不少創業者都對威高新並不陌生,“拆解八千個零部件,帶起千億元産業群”的故事早已聲名在外。

“我們緊緊圍繞‘專業化、産業鏈’招商,引進一個龍頭企業,培育一個産業,形成一個産業集群,正在打造鐳射印表機全球産能第一、技術水準第一的新高地,為山東省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貢獻力量。”威海市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偉説。

引入“世界500強”企業“繡花功夫”沒白費

作為山東省的地級市,威海沒有北上廣的資源,沒有成都、武漢的光環,要想引入“世界500強”,它有什麼?

契機出現在三年前。2016年盛夏,惠普全球供應鏈副總裁瑪麗亞·廷德爾造訪威海,調研代工企業生産情況。在當地,10萬平方米現代化廠區可在短短3個月內建成,堪稱高效,這讓這位惠普的“鐵娘子”直呼“威海有魄力,了不起!”

廷德爾的話或是客氣,或是感嘆,或是真心讚賞,但對威高新來説,這句話卻更像是線索所在——能不能引入惠普?這一想法堪稱大膽。惠普的印表機主要依靠代工。在這個世界500強企業的眼中,上海、重慶等城市才應是首選。

威海是小城市,人口不到300萬,消費能力有限,但威高新人卻不這樣以為,“惠普急需擴大A3印表機的市場份額,找人代工難免受制約。”同時,威海也不是沒有優勢:工信部電子資訊技術綜合研究中心、工信部電子資訊産品試驗檢測中心等一系列“國字號”研發檢測服務平臺落地;世界龍頭配套企業香港億和、台灣正崴等項目正在談判;110多家配套企業形成完整的鐳射印表機産業鏈條……

但這些還不夠。威高新決定組建專業化的招商團隊,下足“繡花”功夫,全面蒐集研判印表機行業格局等各方面資訊。他們將印表機拆開,一個個地研究配件構成,一項項地對比成本,一點點地吃透鏈條,梳理出110多家供應商,一家一家去談,而他們都是惠普産業鏈上的重點供應商、關鍵技術和核心零部件項目研發企業。

努力沒有白費,2016年底,一場關鍵性的三方會談在威海舉行。談判桌上,劉偉詳細列出了人工、配套、交通等22項精準到部件、涵蓋全要素的數據分析,全面突出了威海的綜合優勢。專業的分析扭轉了惠普公司的態度,後者表示,優先考慮收購威海代工企業。

一年後的2017年10月,商務部正式發佈公告,惠普進駐威海成為定局。

引入“女婿”不忘“兒子”傳統産業要“華麗轉身”

對國內高新區來説,轉型發展的未來在於新産能、新産業、新模式、新勢力,這“四新”從何而來?或者來自“騰籠換鳥”的新動能,或者來自鳳凰涅槃的舊産業。總之,新舊動能轉換,引入“女婿”不能忘了“兒子”,沒有落後的傳統産業,只有落後的産業傳統,把“汗水驅動”變為“智慧驅動”,傳統産業也能長出新勢力來。

在威高新,“迪尚”曾經是代工、貼牌的代名詞。後來當家人朱立華嘗試脫離單純代加工,增加布料研發業務。2010年,企業開始真正走自主創新、自主設計、自主生産的道路,出口産品95%以上屬於自主品牌。朱立華認為,搞轉型,先要把傳統産業基本功做好。

但完成這場轉型,朱立華走過不少彎路。“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想新舊動能轉換很困難,因為他們不了解傳統産業;傳統産業要轉換也很難,因為不了解高新技術。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不明白的人就是霧裏看花。”朱立華説。

基於這樣的探索,他把市場、産品、設計做好,用網際網路把設計結合起來,搭建好平臺,把布料做成數據化的東西呈獻給客戶,再上升到品牌。如此,新舊動能轉換之路,便打通了。

實際上,在威高新,面臨傳統製造業新舊動能轉換需要跨過去的坎,一大批傳統製造業企業以智慧製造、機器換人為抓手,將企業的效益增長從“汗水驅動”轉為“智慧驅動”,找到了新舊動能轉換的突破口。

通過自動化、資訊化改造,山東卡爾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費用降低15%,産量提升20%,年耗能不到總産量的千分之一;在成功將鎂合金輪轂送入國際頂級汽車生産企業之後,萬豐鎂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始在新能源和電動汽車領域加大研發力度,朝著大批生産輕量化核心零部件方向發力……

倡導“半個專家”精神“量身打造”企業配套服務

引入外來項目要專業精神,激發本地項目潛力則需要專業態度。有觀察者如此總結威高新的專業化:專業能力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成為“半個專家”的背後,往往是對行業發展動態、技術升級方向、高端人才分佈、當地産業配套等諸多方面長期的跟蹤和研究。

再以惠普為例。據了解,威高新專門成立了“辦公自動化(惠普)招商服務處”,點對點實施精準招商,為惠普提供“保姆式”服務;科學規劃産業園區,為惠普産業鏈“量身定制”了佔地6000畝的鐳射印表機産業園,整個園區只確定了鐳射印表機這一個主導産業,各環節物流距離以“米”計算,銜接時間以“秒”計算,真正實現了“産業全鏈條、供貨零庫存”。同時針對産業鏈發展所需定制配套了生産、研發、檢測、認證等服務。以往惠普印表機需要到廣州、蘇州用5—7個工作日才能完成的檢測、認證環節,現在不出園區只需要30分鐘即可全部完成。

在威高新採訪,記者聽説一件新鮮事——該區管委會打造的兩大專業園區實現了企業辦公區和廠房的“私人定制”。根據企業需求,為他們“量身打造”辦公場所,企業可“拎包入駐”。

作為威海著力打造的五大重點産業園區之一,威海電子資訊與智慧製造産業園是威高新建成的兩大千億級創新園區的其中一園,位於雙島灣科技城南部,規劃面積8.2平方公里,分為三個區域,佔地2.7平方公里的建設發展區已有25家企業入駐,産業規模達80億元,此外還有新開發的佔地1.95平方公里的重點拓展區,以及佔地2.23平方公里的預留發展區。這些園區無論是在立項前,還是建設中乃至投入使用後,管理者們都下足了“繡花功夫”,讓使用者感到滿意。也是這些付出,讓威高新招商人員劉浩在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推介自家優勢時,信心更足了。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