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焦點關注>創新資訊>

首例多中心5G遠端手術完成

發佈時間:2019-06-28 13:38:05  |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劉歡  |  責任編輯:申倩倩

昨天,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在本院通過遠端系統控制平臺與嘉興市第二醫院和煙臺市煙臺山醫院同時連接,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端手術。本報記者方非攝

手術成功!”昨天10時45分,北京積水潭醫院宣佈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端手術順利完成。當天,在機器人遠端手術中心,該院院長田偉在5G技術的支援下,同時遠端操控分別位於浙江嘉興和山東煙臺兩台天璣機器人,完成了兩台跨越千里的手術。這次手術標誌著我國5G遠端醫療與人工智慧應用達到了新高度。

8時,田偉早早坐在電腦前,通過遠端系統控制平臺與嘉興市第二醫院和煙臺市煙臺山醫院連線,結合兩位患者病情,仔細規劃著兩台異地手術步驟和路徑。從遠端傳輸過來的視頻中可以看到,遠在煙臺和嘉興的手術室裏,醫生們正在忙碌地進行手術前最後的準備工作。

9時左右,隨著田偉在電腦前點擊“確定”,千里之外兩家醫院的兩個骨科機器人揮動著機械臂開始手術,全球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多中心5G遠端手術正式開始。這次全球範圍內的首次多中心遠端實時骨科機器人手術,得到了中國電信5G網路和華為通信技術支援,並創新性地將骨科手術及AI人工智慧和5G技術相結合,同時開展“一對多實時手術”模式。該手術由田偉同時指導嘉興和煙臺兩地手術室醫生,對病人進行手術。

兩個病人都是脊椎骨折。根據患者的病情,田偉通過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平臺分別進行了遠端手術規劃,並操縱機器人交替進行著兩台手術的精準定位。

9時15分,嘉興那名腰椎骨折患者順利植入了第一根椎弓根導針,並沿著導針準確打入第一顆螺釘……手術過程中,信號傳輸流暢,沒有因為上千里的距離,出現信號卡頓、處理不及時、反饋遲鈍等情況。5G網路高速率、大連接、低時延的典型特徵,在這次遠端手術中得以充分展現。

手術三維定位脊椎螺釘固定,是這次手術中最為關鍵的步驟。9時40分,在田偉切換自如地遠端操作下,兩台機器人共精準植入12根椎弓根導針。隨後,又打入了12顆螺釘,定位準確無誤。雖遠隔千里,卻真正實現了火眼金睛、縮地成寸的人類夢想。

10時45分,手術圓滿成功。

“遠距離指揮機器人精確、實時運動,是一次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嘗試。這在過去沒有5G的時代,可以説是很難實現的。只要有一點點誤差和延時,患者都會非常危險。”手術後,田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手術不同於過去遠端視頻會診指導手術和遠端手術規劃,而是通過5G傳輸技術,變“遙規劃”為“遙操作”。這真正實現了遠端操控骨科手術機器人精確、實時手術,而且還是同時在兩地進行兩台手術。“我每點擊一次滑鼠,畫面那頭的機器人就會按照我的指示去運動,完全就跟在我面前一樣。”

這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手術,將距離縮短為零,實現了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將對我國分級診療制度落地及智慧醫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人工智慧新時代,隨著醫療及各産業的深度融合,智慧醫療將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多更好的醫療服務和就醫感受。

馬上就訪

醫生是否會被機器人取代?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出現在手術臺上。未來醫生是否可能被機器人所取代?

“我一直認為機器人是輔助醫生工作的角色。”田偉説,在這個世界,人類是最具有智慧的高等動物代表,但也有很多難以克服的短板。作為骨科醫生,首先要面對的一大難題就是怎樣在三維空間找到一個準確的位置,這個位置既安全又使手術操作最理想。拿這次手術來説,一個病人躺在手術臺上,皮膚表面什麼也看不到,但體內有的地方骨折、有的地方扭曲,醫生並不是火眼金睛,僅從皮膚表面是看不到裏面的。有了機器人輔助手術,醫生可以迅速、精準地找到手術設計的位置。未來,越來越多先進的機器人輔助技術可以幫助人類克服很多短板,成為醫生的好助手。“(記者 劉歡  通訊員 靳曉方)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