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數字中國駛入快車道

發佈時間:2018-04-28 14:42:50  |  來源:央視  |  作者:   |  責任編輯:劉蓉

近年來,中國力推數字經濟發展,提出了建設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以及實施大數據發展的戰略部署。首屆數字中國峰會正是應運而生。4月24日,數字中國峰會在福州閉幕。此次峰會以“以資訊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為主題,不僅集中展示十八大以來中國電子政務和數字經濟發展的最新成果,同時,圍繞智慧社會、數字經濟、電子政務等話題,多名嘉賓熱烈互動,交流對數字中國建設的體會和看法。

機場刷臉迎賓、酒店刷臉入住、會場刷臉通關,滲透到各個場景的人臉識別;無需網路,就可以實現語音乃至照片的中英文互相翻譯的人工智慧翻譯機;通過數據畫像,分析用戶購物習慣和興趣愛好的智慧門店;將公安部公民網路電子身份標識植入其中,避免資訊洩露的手機卡。在此次數字中國峰會中展現的,還不僅僅是這些新技術。

每5分鐘動態匯聚全國3525家法院的審判數據,每日新增7至8萬件案件,已累計匯聚全國法院近1.4億件案件資訊的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把天上的衛星建成一個網路,並且與地面的行動通訊網和網際網路,進行互聯,構建地面、海面、空中網路全覆蓋的國家“創新2030”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等等,這些電子政務、數字經濟乃至未來網路空間的樣子,也都紛紛亮相此次峰會。

此次峰會上,如何更好建設數字中國?成為與會嘉賓熱議的話題。

美團點評首席執行官王興認為:“數字中國就是要充分利用資訊科技,要把數字化、網路化和智慧化充分發揮出來,跟實體經濟相結合。”

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表示:“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這些技術,技術怎麼來用在消費領域,我們出了各種消費網際網路,為了政府防管服出了政務服務網,政府網際網路加政府服務,企業後來出來一個工業網際網路。”

神州數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為説:“(峰會)圍繞著數字經濟,圍繞著智慧社會,整個未來科技的發展,如何融入到我們的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隨著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的發展,資訊技術的作用日益明顯,數字中國建設,也已經成為國家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給這次峰會發來的賀信中指出: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資訊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

理論來自於實踐,18年前,在此次峰會的舉辦地——福建,就已經開始了數字福建的探索和實驗。

1998年初,國際上提出“數字地球”的概念,“數字地球”以數字化、可視化、網路化形式構建地球資訊模型,以便於通過網路相互查詢協作、共建共用。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對此高度關注,意識敏銳。2000年,剛從國外留學回來,時任福州大學副校長王欽敏,給習近平寫了一個建設“數字福建”的建議,很快得到了批復,半個月後,“數字福建”被寫入福建省“十五”計劃綱要建議,開啟了福建省推進資訊化建設的進程。

18年來,隨著“數字福建”戰略的實施,福建在電子政務、數字經濟、智慧社會等方面成效顯著。

謝鳳是福州茶園街道洋四社區的辦事員,拿著社區人員低保申請材料,她來到茶園街道提交相關資訊。街道辦事員緊接著在“福建省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臺”上進行核對。整個核對系統裏整合了與居民經濟狀況息息相關的銀行、證券、工商、稅務等十幾個部門的資訊。辦低保,申請者再也不用到各個部門開證明了。

打破資訊壁壘,讓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福建省從本世紀初開始建立的政務資訊共用平臺,已經包括了3800多萬人口,118萬企業法人,還有4200萬電子證照的數據,不僅僅成為個人辦低保、企業交稅等利企便民業務的主抓手,也成為城市管理的好幫手。

資訊技術也催生了數字經濟的發展,2017年,福建數字經濟總規模突破1萬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的1/3,居全國前列。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認為:“它(“數字福建”戰略)帶動了福建的發展,同時也保持了福建的綠水青山的環境生態優美狀況,這是創造了一個數字化帶動經濟發展的好模式。”

不僅是福建,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網路強國戰略、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電子商務系列政策措施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和行動的實施,資訊化技術已經成為政府為民服務的主抓手和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數字中國建設帶來的改變,已經進入到了百姓的生活和企業的生産。

幾天前,深圳市龍崗區長龍地鐵站內,一名6歲的小孩不慎走丟,巡邏民警用隨身配備的深雲終端,連接整合了戶政、出入境、交管等超過百項業務的深圳智慧警務系統,利用人臉識別技術,短短幾分鐘就給小孩找到了家人。

武漢的一家服裝生産企業,過去都是手工量體裁衣,現在,這個企業把30萬套服裝版型,放到數據庫中,設計師輸入細節要求,平臺就自動打版。生産流水線也隨之調整。智慧吊挂系統,把一件衣服的縫製過程,細分成60多道標準工序,怎樣搭配最合理,怎樣剪裁最省料,系統自動生成,同時,自動匹配相應顏色、材質、尺碼的裁片,分發到各崗位。自動鋪布裁剪、機器人傳送物料、智慧化驗針檢測,在這裡,一件衣服從設計到出品的時間,從三天變成兩個半小時,每年開發設計的産品從500個增加到3000個,生産品種從30個提高到100個。

截至2017年8月,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在省級政府門戶網站開闢政務服務窗口,或建成省級網上政務服務平臺。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27.2萬億,同比增長20.3%,佔GDP比重達32.9%。

建設數字中國,發展資訊化,核心技術是關鍵,近年來,在5G、超級電腦等領域,我國技術水準已經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因為核心技術研發投資週期長、風險大,讓很多企業不敢涉足,核心技術,特別是基礎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情況一直存在,特別是近期發生的中興事件,更是暴露出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困境和巨大隱患。此次峰會,這個問題成為熱點之一。

“就資訊技術的核心層而言,我們叫做空心化和低端化,空心化是什麼呢?缺芯少魂,CPU我們自己沒有能力,作業系統我們也沒有自己可控的作業系統,低端化是什麼呢?現在高端裝備的能力我們還不具備,包括大型工程軟體,包括大型的資訊技術支撐的工業裝備。”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説。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説:“這些對一個國家整個網路安全、資訊安全來説都是根本,否則的話像建在沙灘上的一個樓房,根基不穩,別人過來給你搗亂,踹你一腳,可能上面所有建得再好的房子全部都轟然倒塌。”

針對這種現狀,加快突破核心技術,解決缺芯少魂問題,成為各方共識。核心技術如何發展、發展什麼,引發此次峰會熱議。

梅宏説:“在全球化這種狀況之下,我也不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應該我們做,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事情。當然我們一定要在最核心、最卡脖子的地方,得有自己的能力,這個是必須的,我想中國目前而言怎麼樣加強基礎研究,加強核心關鍵技術的攻關,需要國家做好準備。”

同時,在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在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中,提前佈局,加大研究力度,同樣重要。

人工智慧專家林元慶認為,在人工智慧這個領域,結合中國在場景上、數據上的優勢,我們有可能研發出國際上領先的核心技術,中國有這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目前,從全球來看,資訊技術革命持續演進,資訊化進入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主要工業化國家紛紛出臺旨在加速資訊化、數字化發展的戰略規劃,將推動移動互聯、先進計算、智慧交互等新興資訊技術與傳統産業加速融合,並把建設下一代通信基礎設施、發展電子商務、推廣各類數字化應用作為實現全要素生産率提升的加速器和撬動經濟增長的新杠桿。此種情況下,召開數字中國峰會,凝聚共識,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對於中國尤其迫切。

鄔賀銓表示:“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資訊技術,來解決整個經濟發展裏面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能夠使它更好地惠及民生。每個中國人都會感受到數字中國給他帶來的好處,也會為數字中國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些年,我們的資訊技術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數字經濟規模越來越大,每個人都從這種進步中體會到了數字時代的便利,在這次峰會上我們也看到了數字中國的嶄新面貌。但是,當我們暢談資訊技術的應用時,一定不能忘了核心技術才是立身之本。加強前沿基礎技術的研究,解決好缺芯少魂的問題,爭取更多核心領域的突破,我們才能擁有更安全也更穩固的數字時代的繁榮。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