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縫紉機》中間劇場排練現場
《神聖縫紉機》中間劇場排練現場
13名小學生,是這齣戲的主角。沒錯!普通人的舞蹈劇場,很有一些皮娜•鮑什的風格。對此,從美術圈跨界到劇場領域的90後導演王夢凡並不否認。正如她曾參與過的一個論壇的名稱:“我的舞蹈從未停止——皮娜•鮑什作品的傳統”。而我對她的關注始於兩年前,王夢凡帶著她的處女作《50/60——阿姨們的舞蹈劇場》重登蓬蒿劇場,作為當年南鑼鼓巷戲劇節優秀劇目返場作品。
極少有機會體驗這樣原創的舞蹈劇場,中國非職業、普通人的舞蹈劇場……因為悲傷,德國舞蹈家皮娜•鮑希的舞蹈劇場影響了全世界;因為美好,中國新生代藝術家也可以讓世界感知到。那晚的北京蓬蒿劇場很特別,也很受用。我體會到來自編導的真誠,是通過她與阿姨們相處的方式。
廣場舞阿姨們,是近年見諸各大傳媒負面新聞的任性常客,有時甚至會因為媒體的過度放大,讓人下意識地主動遮罩掉她們的個體差異。奇妙的是,當這個關鍵詞在“舞蹈劇場”的空間發酵後,一種全新的感受和態度便長了翅膀。廣場舞阿姨們這個“集體”,變成了鮮活的個體。為廣場舞阿姨們的美好而舞蹈,這是一種心願,更是一種存在,是我們這個社會極其需要的。
因此,當王夢凡將藝術觸角伸向孩子們時,我便産生了新的期待。就像幾十年不變的運動裝校服一樣,中國有許多小學生和中學生們一開口就是“朗讀腔”。全世界各地都有朗誦傳統,但為何偏偏我們當代的“中國式朗讀腔”和“運動裝校服”一樣,讓人幾乎建立不起美感。那是因為在其中,你看不到“我”!
不過,王夢凡十分巧妙地回避了對“朗讀腔”的價值判斷,她説:“我們不批判‘朗讀腔’”,如同《神聖縫紉機》這個劇名一樣,她只是借用了貝克特對巴赫的戲謔描述。其實,真心喜歡巴赫的人大有人在,林懷民還説巴赫在他家“住”了20多年。王夢凡想探討的是,舞臺上這13個孩子真實的聲音,如何以天性去表達,在遊戲中實現。最適合的方式自然是——舞蹈劇場。
身為劇作家的貝克特,卻説:“音樂總會贏。”音樂和詞語究竟是怎樣的關係?而身體語言是撒不了謊的,舞蹈的介入又會發生怎樣的化合作用呢?這會是怎樣一齣少兒舞蹈劇場版《等待戈多》呢?去中間劇場看看吧!(觀劇評審團·推薦人:慕羽.舞評人/北京舞蹈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