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食尚中國>達人菜譜>

銅仁職業教育順風揚帆譜新篇

發佈時間:2017-09-13 12:58:27  |  來源:銅仁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建泉

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都把職業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扶貧攻堅的重要舉措,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佈局,在資金投入、人才培養、校園基礎設施建設上給予政策支援,促進我市職業教育開始向規模化、集團化發展。

職業教育不僅為我市培養輸送了大批技術技能人才,為無數貧困家庭送去解決就業、增加收入的民生福音,更譜寫了銅仁教育發展的新篇章。

改善辦學條件吸引力不斷增強

“十二五”以來,通過大力實施教育“9+3”計劃,全市職業教育基礎能力明顯提升,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空間佈局初步優化,師資隊伍不斷加強,職業教育得到快速發展。

基礎能力不斷提升。五年來,通過大力實施職業教育“百校大戰”建設工程,採取招商引資、企業墊資等多種方式,不斷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我市完成8所 中職學校“百校大戰”建設項目,共投入資金25億元,新增校園面積60多萬平方米、校舍面積90萬平方米,實訓設備價值達24108萬元,中職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同時,在全省率先建成總投資達28.45億元的教育園區。銅仁職院、銅仁幼專、碧江區中職校等學校已入駐川硐教育園區,籌資10億元基本建成貴州健康管理職業學院,形成了職業教育發展新格局,有力推進了城鎮化進程。

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我市通過深化校企合作、多渠道就業、中高職有效銜接、優化辦學環境、督導考核等多種方式,著力提高人才培養品質,不斷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水準。全市高職在校學生從2010年的9027人增加到2016年底的19641人。中職在校學生從2010年的25376人增加到2016年底的35906人。

空間佈局不斷優化。我市充分結合“黔東工業聚集區、環梵凈山‘金三角’文化旅遊創新區、烏江經濟走廊”區域産業發展,調整中職學校空間佈局,優化資源配置,科學設置專業,提升中職教育辦學品質和整體效益,更好地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現已初步建成具有專業特色的銅仁市醫護學校、交通學校、旅遊學校等職業學校,基本實現了專業的差異發展、錯位發展、特色發展。

創新思路推動融合發展

我市大力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創新職業教育發展思路,堅持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努力讓每個學生的人生都有出彩的機會。通過校企 合作、政府訂單培養、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計劃等工作措施,推動職業教育不斷發展。

現已初步探索出“職業道德+專業技能+個人特長”的人才培養模式,碧江區中職學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參加護士資格考試,過關率達到70%以上,2017年達到95%。在2017年貴州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我市榮獲一等獎10個、二等獎31個、三等獎36個。有6名選手代表貴州省參加“國賽”,榮獲二等獎2個。

結合産業園區發展需求,遵循統籌規劃、互惠互利、資源共用等原則,加強産業園區與職業學校合作,在銅仁高新區、大龍開發區及各區縣産業園區,推廣“産業園區+標準廠房+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把校長變廠長、教師變師傅、學生變徒弟,作業變産品、課堂變車間,著力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實現招生即招工、就讀即就業。並根據園區産業發展和企業需求,適時調整專業,做到“企需校配、校缺企補”,實行基礎設施與産業聚集配套、教育教學與産業需求配套、學校發展與産業定位配套。三年來,全市職業學校完成校企合作培訓達 2萬餘人次。

為推動職業院校集團化發展,我市採取“高職”引領“中職”的方式,組建了貴州省首家職業教育集團學校,充分發揮銅仁職院作為國家骨幹示範高職院校的引領帶動作用,構建“政府主導、行業支援、企業參與、多元辦學”的新模式,推動職業教育規模化、集團化、專業化發展,著力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經過幾年的辦學實踐,優化了中職學校專業設置,實現了與産業發展的有效對接。

服務大局助推脫貧攻堅

我市把職業教育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措施,積極動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就讀職業學校,採取訂單培養、頂崗實習、推薦就業等方式,保障畢業後能就業創業,帶動家庭脫貧致富。

為更好助推脫貧攻堅,我市通過實施扶智計劃、自強行動、造血工程三項行動計劃,以精準招生、精準資助、精準培養、精準就業、精準培訓、校農結合六項工作任務為載體,加快發展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讓貧困家庭子女接受優 質職業教育,讓貧困群眾掌握一技之能,全面服務精準脫貧,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實現“職教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的目標。

今年在銅仁職院單列50人招生計劃,在銅仁市中職學校、碧江區中職學校、思南縣中職學校、德江縣中職學校開設4個“精準脫貧班”,招收深度貧困地區貧困家庭子女就讀。貧困學生除享受國家、省免學費和資助政策外,我市還對就讀職業院校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給予每年每生高職3700元、中職3500元的“兜底”資助。

同時,我市出臺《關於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助推脫貧攻堅的意見》,從今年起每年安排不低於1000萬元設立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建設、骨幹或示範專業建設、貧困家庭學生畢業後創業就業補貼等,切實保障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如今,銅仁已經基本構建起了符合本土發展實際,能夠滿足市場需要的專業體系,職業教育蓬勃發展,極大增強了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助推脫貧攻堅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