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幹啥就學啥,學好啥就幹啥。農閒之時,這裡就是我們的‘讀書雅堂’。”近日,筆者走訪四川青神縣一所“農民夜校”時,一村民迎面笑著説道。時事政策、法律法規、技術技能、文明新風等類型的書籍擺滿了書架,書香味撲鼻。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據了解,今年來四川全省的行政村都開辦“農民夜校”,以“領導幹部帶頭講、專家技術人員現場講、致富帶頭人示範講”多種教授方式,“學政策法規、學實用技術、學致富經驗”內容結合農民所需,使夜校成了農民群眾的“讀書雅堂”。從過去發發傳單、貼貼海報、開個“壩壩會”變為今天的本土化辦學、田埂上授課、資訊化互動,意味著工作方式的轉變、服務意識的提高、農村硬體設施的改善……這不僅提升農民群眾綜合素質,增加農民群眾勞動收入,更是有效地推動脫貧攻堅工作。
當然,農民夜校也不是開辦了就行,不能流於形式。要堅持學以致用原則,立足實際,求真務實,真抓實效,才能使“農民夜校”真正成為農民群眾的“讀書雅堂”,既能陶冶情操,又富裕農民的錢袋子。(作者:鄧明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