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貓場鎮箐口村巧借“塘約經驗”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箐口生得毒,吃水當吃肉。男人不在家,女人坐起哭。”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大方縣貓場鎮箐口村群眾生活的真實寫照。位於大方縣西部的貓場鎮箐口村,距縣城52公里,轄8個村民組498戶2013人,其中貧困戶205戶678人,屬典型的國家二類貧困村。多年來,由於交通閉塞、地理位置偏遠、産業發展滯後、沒有集體經濟積累,箐口被貼上了“貧窮落後”的標簽。
今年以來,箐口村堅持以大黨建為統領積極發揮村級黨組織的示範帶頭作用,以塘約為發展標桿充分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在村“兩委”的帶領下,全村群眾在貧瘠的土地上鐫刻出了不甘貧困的堅定信心,播撒下了全面同步小康的夢想種子,大山深處的箐口村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強勁活力,發展和變化日新月異。
黨建引領 凝聚民心引鳳還
“我始終堅信真正的強者不是收入高,不是開豪車,也不是能説會道,更不是自以為是。而是幫助了多少人,服務了多少人,凝聚了多少人,感染了多少人,成就了多少人!”説這話的人,名叫張淩。作為箐口村的一名80後,年紀輕輕的他便擁有了許多頭銜——貴州西團動力文化公司總經理、貴州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新夢想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但在這些頭銜當中,最特別的,要數“箐口村村委會主任”這一個。
張淩是箐口村飛出去的“金鳳凰”。2010年畢業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他在貴陽創辦了公司,打拼下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今年年初,貓場鎮領導在找到張淩後告訴他,箐口村老百姓非常渴望發展,但苦於找不到一個會經營、懂管理的人來帶頭,問張淩願不願意回去。
“當村幹部,註定一輩子只能過平淡生活;繼續經營公司,要不了幾年就可能成為有錢人,去還是不去?”面臨抉擇,張淩夜不能寐,但當他回想起鄉親們湊錢給自己上學的情景,便不顧朋友和合作夥伴反對,毅然選擇回到了曾養育過他的箐口村,成為了畢節市“千鳳還巢”工程感召下回鄉帶領村民創業的其中一人。
箐口要發展,重點在黨員,關鍵看黨支部。今年3月,經過海選,張淩高票當選箐口村村委會主任,從此,箐口有了一名有知識、懂管理、會經營、飽含公心的大學生“村官”,村兩委的戰鬥力、凝聚力和號召力超過以往任何一屆。
為使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真正發揮,箐口村通過縣委黨校、鄉鎮黨校開展集中培訓並選派村幹部到安順等地學習,多渠道幫助村幹部提高政策水準、經營管理能力和帶領農民發展致富本領。
箐口把目光瞄向村集體,將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列入議事日程。沒有經驗,村“兩委”決計以他山之石攻已身之玉,從而便有了“三顧塘約”取發展真經的執著歷程。
第一次去塘約,是縣裏組織的,由於人數多、時間短,對於塘約,大家只有一個初步印象。第二次去塘約,是鎮裏組織的,這次考察,箐口村“兩委”非常認真,他們帶著問題去學、深入農戶家中去學,詳細地了解了塘約百姓的思想轉變過程,對塘約經驗有了深刻的認識。學習歸來,張淩結合箐口實際擬寫了《箐口村發展工作報告》,經村“兩委”討論後分別呈送鎮黨政班子。至此,“塘約經驗”在箐口的實踐有了雛形。
為讓“帶頭人”徹底變革思想,第二次赴塘約學習回來後不久,箐口村又一次組織“兩委”成員、村民組長、黨員和致富能人共26人三顧塘約。這次學習,大家親眼目睹了塘約的發展和變化,震撼很大。一回來,村裏就立即召集參學人員連夜開會,對“塘約經驗”暢所欲言,對箐口發展建言獻策,會議一直開到淩晨一點半,現場氣氛十分熱烈。經過大家充分討論,一致達成了箐口村“黨建引領、村企一體、抱團發展、共同富裕”的發展共識。
力量業已匯集,民心業已凝聚,箐口老百姓的信心和勇氣滿滿。一時間,發展什麼、怎樣發展成為了箐口村的熱門話題,村民們紛紛表示自願加入到創業發展中來。
深化改革 改出全新好氣象
“人窮不能怪屋基,是怪自身沒出息。想要走上小康路,首先改掉壞陋習。”如今,走進箐口村,整個村莊道路乾淨整潔,路邊沒有一絲垃圾,家家戶戶的院落清靜明亮,房間物品擺放齊整,箐口村展露出山青水秀、綠樹成蔭、花香鳥語、環境靚麗的全新好氣象。
這樣的改變,得益於箐口村《三建七改十不準》村規民約的創立。今年,箐口借鑒塘約“紅九條”經驗,在充分調研並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出臺了《三建七改十不準》並將其寫進村規民約,從思想和精神上為老百姓“換血”。
經全體群眾舉手表決通過的《三建七改十不準》,對村民的言行舉止作出了具體規定:三建就是要建和諧家庭、和睦鄰居和文明村莊;七改就是要改思想、改飲水、改道路、改圈舍、改廚房、改溝渠和改廁所;十不準就是不準房屋亂建、不準車輛亂停、不準垃圾亂倒、不準污水亂排、不準糞土亂堆、不準柴草亂放、不準家禽亂跑、不準亂砍濫伐、不準濫辦酒席、不準種毒吸毒。從此,箐口村群眾的行為規範有了制度約束,老百姓脫貧攻堅、同步小康的願望俞發強烈。
脫貧攻堅講習所——為老百姓思想“換血”
走進箐口村脫貧攻堅講習所,張淩正在繪聲繪色地向大家講述著怎樣提高土地價值,沒有空話、大話和套話,張淩只是利用簡單的類比法便向大家講清楚了究竟是種包谷合算還是搞經果林種植划得來,講習所內不時響起陣陣熱烈的掌聲。而這樣的講習,箐口村每個星期至少要進行一次。
利用“脫貧攻堅講習所”和“農民夜校”等載體,箐口村“兩委”趁熱打鐵,邀請本村及周邊村寨種植和養殖“土專家”講授種植養殖技術,聘請貴陽經濟貿易學院講師到村為群眾講解農村經濟發展,從經濟學教村民算賬,從行銷學教村民銷售,從種植養殖學教村民技術,讓廣大村民從守舊的思想中解放出來,逐步向有思想、懂技術、會經營、能致富的新型農民轉變。
為切實提高村民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徹底整治農村環境,箐口村探索出了“榮譽+激勵”的雙軌積分制管理模式。根據管理辦法,凡在村裏撿到的白色垃圾,無論大小,一個記1分,100分時便可到小賣部兌換小吃一份,5萬分時便可候選成為村民組長,20萬分時便可成為村“兩委”候選人,參與村集體的監督與管理。
通過村民集體評比,箐口村每週一由每戶選派1人與村幹部入戶查看,對衛生搞不好的農戶罰款20元,對搞得好的獎勵50元,獎勤罰懶。現在,凡是看到地上有垃圾,無論大人小孩,他們都會主動撿起並丟進垃圾桶,講文明、愛衛生在箐口蔚然成風。
如今的箐口,紅白喜事一律由村“兩委”操辦,村委會開功能表、請廚師並提供桌椅板凳,所送禮金則從不超過100元。剛開始,有些村民執意要違規辦酒,村民小組就發動組上群眾不去幫忙、不借食具桌椅,使得違規酒席無法操辦,箐口大辦酒席之風戛然而止。無需村委會監督管理,群眾相互監督、自我管理的長效機制悄然形成,箐口呈現出人人愛環境、個個思發展的喜人態勢。
村企一體 催開産業花似錦
“封建思想要撤出,不能老是種包谷。大家來把果樹種,發家致富又幸福。”經濟要發展,産業是關鍵,箐口村“兩委”深知,發展産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路。因此,為了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發展産業的好處,村支書李興國帶頭養起了蜜蜂,張淩帶頭種起了獼猴桃,其餘村兩委成員則有的帶頭養雞,有的帶頭種櫻桃……
以“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為發展模式,箐口村打破合作社在發展方面受到政策限制的瓶頸,在村黨支部的牽頭下成立公司,由公司對全村確權資産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實施,並按保底價對農戶産品收購後進行統一銷售,60%作為入股群眾利潤分成、30%用於合作社、10%歸村集體所有。
在村幹部及部分能人的帶動下,箐口村産業發展如雨後春筍。在《箐口村脫貧攻堅作戰圖》上,記者看到,箐口村8個村民組被製作成了不同的色塊,鎮副主任科員、箐口村包村幹部陳玉琴指著一個個不同的色塊向記者介紹説,新夢想合作社和農科專業合作社下的火石坡組和下寨組主要開展獼猴桃、櫻桃、李子種植和蜜蜂養殖;祥梅合作社、追夢合作社和富家合作社下的麻窩組、小丫口組和箐口組主要種植中藥材、李子,發展土雞、鵝、牛等養殖……如今的箐口,所有村民組都建有合作分社,各合作分社都有脫貧産業,每家每戶都有致富門路。
在新夢想蜜蜂養殖基地,村民張青泰往返于一個個蜂箱間,他不時揭開蜂箱蓋子,認真地查看著各個箱內蜜蜂的生長狀況,臉上洋溢著無邊的幸福。前不久,他基地上的86箱蜂苗在本縣達溪鎮成交後實現了57350元的經濟收入,先期缺乏投入資金的他在合作分社出資購買蜂苗及相關設備後,利用自己閒置的三畝多土坡搞起了蜜蜂養殖。由於善經營、懂管理,在簡單的投入勞力和場地後,張青泰便把蜜蜂養殖業辦得如火如荼,首次分紅,就為村集體增加了2.6萬元的收入。
張青泰算了一筆細賬,今年,達溪鎮已經交了7萬元的定金訂購375箱蜂苗,百里杜鵑管理區也預訂了500箱,按每箱600元計算,有50多萬元。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趕緊培養蜂苗。“按每年300箱計算,我的年收入是18萬元,除開成本,一年凈收入不低於10萬,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雖然今年5月才開始養殖蜜蜂,但對於年底徹底還清合作社先期投入資金,張青泰信心實足。
蜜蜂養殖讓村民張青泰看到美好未來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箐口,組織化程度最高、村民最為熱衷的産業,是獼猴桃種植。曾經滿眼儘是玉米林的土地間,如今四處聳立著水泥柱子,因為規模巨大,以致于要分成ABCD等不同區域才能分辨出種植時間的先後。
在入村道路左側的偏坡上,基地裏的首批獼猴桃雖然枝椏還不夠壯實,但已挂上了串串雞蛋般大小的果子,275畝的獼猴桃基地正以一種磅薄的氣勢,向世人展示著經果林種植的豐碩成果。
“今年挂果的首批獼猴桃,保底價是7元每斤,就算只是初果期,畝産也在1萬元左右。”張淩介紹説,箐口註冊的以諧音“沁口”為品牌的商標因為插上了淘寶、網際網路和徽商等大數據翅膀,目前已訂出去2萬多斤,“沁口”商標讓大山深處的農産品一面世便穿上了華貴外衣,直接闖入高端市場。
抱團釀蜜 釀就甜美新未來
蝴蝶振羽,引起龍捲風暴;群蜂抱團,釀就百花成蜜。數十年的養蜂傳統使箐口人深諳釀蜜之道。如今,釀蜜模式也被形象地運用到了箐口村的建設和發展當中。李興國形象地解釋説:按照蜜蜂蜂巢管理規矩,村黨支部為蜂王,主要負責管理;各合作分社為雄蜂,負責維持秩序;全村群眾為工蜂,大家共同勞作,相互抱團取暖。就像蜜蜂冬天要留一部分蜜來生存一樣,箐口所産生的收益也要留出一部分來作為村集體發展資金,剩下的則全部按比例分給老百姓。
抱團才能取暖,握指才能成拳,聚沙才能成塔。過去,箐口雖然也零星成立過合作社,但由於沒有技術、不善管理、不懂行銷、單打獨鬥,不僅自身未能做大,更無力帶動群眾脫貧。
如何進行“三變”以最終實現共同發展?箐口開出的良方是對全村所有的資源進行整合。土地資源方面,箐口村整合土地、林地資源入股,大力發展種植業;人力資源方面,對全村勞動力進行分類,把有“一技之長”的村民組建為技術指導隊,對各合作社工作進行技術指導;把所有磚工、瓦工等組建為工程隊,承接房屋修建,道路、溝渠維護等;對60歲以上老人,勸留其在家做家務、照看小孩,不再下地勞動;60歲以下勞動力,男性編入工程隊,女性編入種植、養殖合作社;各村民小組,30歲以上男性組成自保小組,負責安全保衛;老弱病殘等無勞動能力致貧人員,在民政兜底基礎上通過村集體經濟給予救助;因學因病致貧的,則在相應時期內進行“輸血式”幫扶。政策資源方面,將貧困農戶産業扶貧資金和“特惠貸”資金作為股金,群眾則以土地、房屋、車輛等折價入股。
箐口村首批獼猴桃長勢喜人
今年,箐口村共整合土地1650余畝、林地3500多畝;專業技術人員165名;農機具等財産折價入股28萬餘元。基本實現了蜂箱製作自給自足、獼猴桃架子自行澆築、各項目共同實施。光是種植業,初産期就可實現總收入300萬,戶均增收4800元。
在火石坡組,今年已是68歲的男老人張青松和67歲的女老人劉先林正坐在自家的院壩裏曬太陽。按照分工,他們已經不用下地勞動,主要的工作就是帶好三個孫子,做飯給一家人吃。
他們的兒子張習軍曾是一名泥水工,現在還擔任起了村工程隊副隊長一職。“雖然工程隊是今年5月才成立的,也只接了村裏的兩樁小活,但仔細一算,一個星期我就拿到了兩三千元”。張習軍説,平時,妻子就和村民一起去基地採草和修枝剪椏,相比以前種洋芋包谷,既掙錢、又輕松。
前年,張習軍試種了100多株獼猴桃,今年已經挂果;去年,他又種植了1200多株;這幾天,雖然天氣炎熱,但張習軍仍然頂著烈日加班加點地澆水泥柱子。“我的家庭負擔比較重,現在我已經不願外出打工,一心只想搞獼猴桃種植!”張習軍説,以前到處幫人修房子,雖然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生活,但是上不能養老、下不能撫小,日子過得沒有盼頭。今年,他決心把20多畝土地全種上獼猴桃樹,以發展經果林來實現脫貧致富。
在箐口,像張習軍這樣的返鄉人員數不勝數,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箐口在外務工人數已從去年的300余人減少為現在的90多人,留守兒童從121人降低至60人,空巢老人也從31人減少為1人,全村未有陳情人員,未發生任何盜搶案件。
“雄關漫道真如鐵,脫貧攻堅要出列。試看標桿誰敢樹,不是箐口會是誰。”面對未來,箐口村“兩委”信心滿滿,他們表示,將認真借鑒“塘約經驗”,讓“塘約經驗”在箐口大地開出花朵、結出果實,通過強弱聯合建立起一種與貧困戶同舟共濟的脫貧致富新模式,確保全村群眾在小康路上不落一人。(文:鄧江龍、黃忠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