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國際合作>優化配置>

內蒙古探索“直播+電商”農銷新路

發佈時間:2017-08-15 16:42:16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王建泉

59711.6元!史岱奇沒有想到,1小時直播帶來的麵粉營業額竟達到了平常1個月的業績。

這是她第一次在網路平臺上通過直播的方式售賣麵粉,她一邊介紹麵粉的特點,一邊製作面點,網路用戶可以隨時在平臺上下單購買麵粉。

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河套電商産業園裏,越來越多的業主像史岱奇這樣開始在直播平臺上銷售農産品。他們已經習慣帶著直播設備和道具走進麥田、蔬菜大棚或者工廠直播農産品種植、採摘過程。通過網際網路,消費者可以直接看到商品原産地的環境和生産過程,直播過程中可以隨時下單購買,經過統一的物流配送,一般在72小時以內,消費者購買的農産品就能抵達餐桌。

這個佔地約4.6萬畝的産業園區聚集了226個農副産品創業團隊,基本上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大學生創業者高達60%。河套平原孕育出的土特産是他們的主營産品。

為了擴大五原縣農産品銷量,2015年,五原縣提出了“網際網路+縣域經濟”的思路,投入8000萬元打造河套電子商務産業園,這也成為全國首個縣級電子商務産業園。

2015年園區投入運營的第一年,貨物交易額為3000萬元,到2016年交易額迅速增長至1.3億元。“今年估計能到5億元。”五原縣縣長張廣明指著身後種類繁多的農産品驕傲地説。

“南方電子商務發展很早也很快,企業倒逼政府進行行業規範,而五原縣則是政府主動號召百姓做電商,先培養這些企業,形成規模,然後再進行市場化的運作。”河套電商産業園負責人辛一賓説,“當時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叫做電子商務。”為了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園區,縣政府給出了13條創業優惠政策,包括入駐企業優先申請創業貸款、免費提供硬體設施、水電物業等。為了解決五原縣周邊農副産品廠商入駐後的住宿問題,園區特地配套建設了人才公寓,外來的人才都能免費居住。

五原縣組織為期20天的萬人大培訓,從怎麼開淘寶、怎麼做微商教起,幫業主尋找最適合産品本身以及自己習慣的銷售方法。經過培訓,原來只通過實體店售賣的企業搖身一變成了網際網路上的“大明星”。

史岱奇就是這樣經過培訓成為五原縣賽星面業電商負責人。企業生産出來的麵粉由園區視覺設計部派人拍攝,視頻和圖片傳到美工部進行渲染,最後再傳到行銷平臺。園區為企業提供一條龍服務,負責人們只需要想好銷售手段和行銷文案。

“不同産品選擇平臺也是有區別的。”辛一賓説,園區裏的商家對自身都有明確的認識,比起淘寶、京東這樣的大平臺,更多的企業選擇了垂直領域的平臺,“淘寶、京東適合大企業,用錢買首頁推廣來提高熟知度,中小賣家適合通過小平臺的直播等方法,這樣投入成本低,收益快。”

在政府強有力的推動下,五原縣的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園區建成至今,已經有1000多戶商家進行更疊淘汰。

五原縣電商發展也是內蒙古農村電子商務的一個縮影。在政策鼓勵和引導下,短短幾年,內蒙古農村電商已經頗具規模。除五原縣外,興安盟科右中旗、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赤峰市巴林右旗、包頭市土右旗都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分別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草原淘寶、大元上都、巴林橋、敕勒川商城等本地電商平臺。

內蒙古商務廳提供的數據充分説明瞭農村電商的潛力。截至2016年6月,8個示範縣電商交易額7.25億元,培訓人員31321人次,幫助和孵化企業及開設網店、微店5956個,建設和改造基層服務站1302個,帶動就業19195人。今年1~3月,內蒙古電子商務交易額485.06億元,網路零售額42.62億元。

內蒙古電商發展並不局限于農産品。“呼和浩特市電子商務産業聚集區”正在以傳統産業電子商務應用為核心,打造“一個基地、六個中心”來推動內蒙古商網公共服務平臺轉型升級。包頭也在借力“網際網路+鋼鐵”打造鋼鐵全産業鏈,通遼市則在建設“一主三輔”的電商體系,打造電子商務艙體中心、輔助電商街、創客通遼孵化空間,計劃建成蒙東地區電子商務産業輻射中心。截至今年1季度,內蒙古自治區企業自建跨境電子商務平臺40個。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