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創新驅動>環境資源>

韋本輝 讓板結土壤活起來(知識分子風采)

發佈時間:2017-06-26 09:55:44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趙永新 吳月輝  |  責任編輯:朱曼碩

情係泥土數十載,研發粉壟耕作術

6月21日這天,廣西農科院的韋本輝(見上圖,本報記者趙永新攝)研究員特別高興:以農業部農機推廣總站副站長涂志強研究員為組長的專題調研組,到廣西南寧實地考察他潛心研發9年的粉壟綠色生態農業技術(以下簡稱粉壟技術),並當面聽他和農戶介紹情況。一個月之前,粉壟技術還被農業部列為“生態環保類”主推技術,向全國重點推介。

“粉壟技術的春天來了!”在農業科技戰線奮鬥40多年的韋本輝滿心喜悅……

新品種新技術,讓山藥走上平民餐桌

韋本輝,1954年出生於廣西北流市的一個小山村,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5個弟弟妹妹,從小就幫父母放牛割草、下地幹活,深知農民的不易、糧食的重要。1972年,他高中畢業後回到老家,和農民兄弟一起勞動,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生産經驗。1978年,韋本輝從廣西農學院農學專業畢業後分到廣西農科院,20多年間先後從事期刊編輯、科技情報研究和科技管理工作。

2001年底調任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所長後,韋本輝把目光鎖定在當時不受關注的淮山(也稱淮山藥、山藥)上。“淮山營養豐富、老少咸宜,絕對是好東西。”韋本輝告訴記者,之前廣西的淮山研究一片空白,種的都是老品種,産量低、品質差,研究開發的潛力極大。

在一無經費、二缺人手的情況下,他帶領幾個年輕的科技人員從零起步,一邊選育新品種;一邊研究新的栽培方法。10多年來,他主持選育了37個品質好、産量高的系列新品種(係),已有“桂淮”6號等12個品種(係)通過審定。作為農業部的淮山研究首席專家,韋本輝聯合河南、山東、甘肅、江西等省的科研單位一起攻關,摸索出高效易行的“21111”共性關鍵栽培技術。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河南、山東等北方型山藥品種被引種到寧夏、甘肅、新疆、內蒙古等地,廣西“桂淮系列”等品種在浙江、江西等長江以南地區引種成功,實現了“南薯北移”“北種西擴”。目前,我國淮山的種植面積已由2008年的300萬畝增加到800多萬畝,昔日的“奢侈品”擺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與此同時,韋本輝還雜交選育審定了5個高産優質、耐寒耐旱、抗紅蜘蛛的木薯新品種,已在廣西、江西、湖南的山區成功試種;培育紅薯新品種4個,創造了一年兩(三)熟種植新模式,實現了冬(春)種夏收,讓消費者在5—7月也能吃到新鮮紅薯。

纍纍碩果為韋本輝贏得多項榮譽:農業部薯類專家指導組成員、國家農業淮山藥項目首席專家、國家木薯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聚焦土壤改良,粉壟技術顛覆傳統耕作模式

光環並沒有讓韋本輝陶醉,多年在大江南北摸爬滾打的見聞讓他深感憂慮:農業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三良”:良種、良法、良田。長期以來,關於良種、良法的研究很多,而良田則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特別是傳統拖拉機犁頭耕地的耕作深度大多不到20釐米,耕、耙、起壟的反覆碾壓還形成了堅硬的犁底層,土壤自身的生産力越來越衰退;長期過量使用化肥農藥不僅導致土壤板結、地表結膜、河湖污染,還損害了農産品品質、影響了國民健康……韋本輝想:能不能發明一種新的耕作模式把土壤深耕深松,在減少化肥農藥使用的同時保障穩産高産?

這個想法韋本輝連吃飯睡覺都在琢磨……2009年的一天晚上,他腦海中忽然浮現出小時候看木匠打傢具的情形:木匠在木板上鑽孔時,用牛筋拉動鐵鑽頭反覆轉動,孔就會越鑽越深,粉末狀的木屑也會隨之浮上來。“如果用螺旋鑽頭代替犁頭耕地,是不是就可以把板結的土壤打得更深,浮起來的土壤不也就更加粉細、疏鬆了嗎?”受此啟發,韋本輝先畫出草圖,然後找到一位在賓陽縣城製作農機的師傅,請他幫助加工製造。幾個月之後,那位師傅做出了螺旋形鑽頭樣機。但樣機挂到拖拉機上做耕作試驗時,問題出現了:速度慢且容易壞,無法實際使用。

韋本輝沒有泄氣。他找到生産小型農機的廣西五豐機械公司董事長李深文,委託他們研製。無數次失敗之後,拖拉機牽引螺旋形鑽頭的第一代粉壟機在2010年10月20日試驗成功。之後經過多次改進,他們終於研製出在地裏跑一遍就可完成深耕、耙地、起壟等多種功能的自走式粉壟整機——顛覆傳統耕作模式的粉壟技術由此誕生。

赴多地推廣示範粉壟技術,試驗改良鹽鹼地

這些年,韋本輝的足跡遍及全國21個省(自治區),行程數萬公里,跟著粉壟機對甘蔗、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等20多種作物做對比試驗。多年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採用粉壟技術能實現多季持續增産,增幅在10%—38%之間,山藥、木薯等塊根塊莖作物最高可增産40%以上。與現有耕作方式相比,粉壟技術每産出100公斤糧食可少用化肥0.35—4.29公斤,減幅達10%—30%。

一個新品種能增産5%—10%就是“重大突破”——粉壟技術為何這麼牛?“粉壟技術的耕作松土深度為40—50釐米,比傳統技術加深了一倍,而且使土壤長時間保持細疏鬆軟狀態,使‘土壤四庫’擴容翻倍。”韋本輝解釋説。此外,韋本輝還在新疆、內蒙古、河南、寧夏等地開展粉壟技術改良鹽鹼地試驗,取得了鹽分下降、産量增加的可喜成效。

韋本輝發明的粉壟技術不僅受到農民的歡迎,還被袁隆平院士等多位農業專家譽為中國農耕史上的“重大革命”。然而,粉壟技術畢竟是個新生事物,加上受研究經費缺乏、農機補貼政策不到位等因素的限制,這項新技術推廣得並不理想。韋本輝熱切盼望著在國家相關部門的助推下,粉壟技術能早日在大江南北大面積鋪開,為農民農業造福。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