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食尚中國>達人菜譜>

思南:越過脫貧攻堅的“高峰”

發佈時間:2017-06-21 17:14:4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余疆川、王建泉  |  責任編輯:鄒添盛

圖為羅號軍與養殖戶交流

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群眾看幹部。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基層幹部是離群眾最近的,群眾對扶貧政策了解多少、扶貧資金如何分配、扶貧的路子怎麼找等,最終都需要落到基層幹部身上。省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思南掀起了脫貧攻堅新熱潮,全縣幹部擼起袖子加油幹、邁開步子加快趕。今天我們要説的就是思南縣大壩場鎮高峰村支書羅號軍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點點滴滴。

主動請纓當支書

“號軍,你現在小日子過得倒是可以呢,可村裏面還有許多鄉親依然很貧困。”一位熟識的鄉親半開玩笑的對羅號軍説著。

説者無意,聽者有心。旁人簡短的話語深深地刺痛著羅號軍的心,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回鄉帶領鄉親脫貧致富還是全家在鎮上過著安逸的小日子?羅號軍面臨著人生的一個重大選擇。思前想後,他放棄了在鎮上過著安逸日子的機會,毅然向鎮黨委政府毛遂自薦,回村當支書。

如他所願,經過推薦和選舉,他成為了最基層的幹部——村支書,然而他的臉上表情更加嚴肅,他深知這只是邁出了脫貧致富征程第一步,那一年他37歲。

“要”出來的路

上任伊始,羅支書走寨串戶,仔細詢問,與村裏的老黨員、村民代表、貧困戶深入探討,集思廣益,尋找一條出路。

貧困人口基數大,基礎設施薄弱,全村沒有一硬化的道路,去鎮裏辦個事、買賣東西需要2個小時,往來極不方便,更重要的是村裏沒有村級辦公場所。這就是擺在這位新任支書面前的賬。

要想富,先修路。他決定還是以修路為切入點,逐步改善村裏的基礎設施。可修路的錢從哪來呢?這沒能難倒羅支書,他東奔西跑,找到在貴陽、銅仁、思南工作的知名人士、致富能人,邀請他們一起參與,共同為家鄉建設做貢獻。就是在他的多方奔走努力下,高峰村2016年完成主幹道11公里的硬化

目前,高峰村搶抓政策機遇,全村通組公路已通過測量,年底可實現通組路硬化。

圖為散養的黃牛

以身示範找“藥方”

在脫貧攻堅這塊難啃的“硬骨頭”面前,羅支書既要探下身子摸實情,又得紮下根來找“藥方”,當好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心骨、領路人。

在完善全村基礎設施的同時,為確保全村貧困戶能夠實現有效脫貧,羅支書積極謀劃發展産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然而他卻選擇拿出多年打拼攢下的10萬元發展核桃産業單幹試水。

談起自己單幹的原因,他説道:“群眾的心裏都有本明白賬,只要自己做出了示範,有了效益,他們就會跟著自己幹,這樣既能減少大家的損失,又能激發群眾幹事創業的激情。”

經過5年的種植,目前他的核桃已發展了100余畝,看著一顆顆挂著果的核桃樹,他認識到核桃種植技術要求高,資金成本大,見效週期長,不適合在全村推廣。於是,他放棄了發展核桃産業的念頭,只得另辟蹊徑。

萬事開頭難。為探尋村民致富的路子,再一次靜下心來深入思考,實地走訪,他發現高峰村深林覆蓋率達到70%地廣人稀,天然草場豐富,通過對當地良好的生態優勢和地理條件進行全面分析和多方論證,最終他確定了發展養殖思南黃牛引領群眾致富,這一想法得到了外界大力支援,成功獲得40萬元縣扶貧資金支援。

然而這一次養殖思南黃牛,羅支書依然選擇“不走尋常路”。他將多戶貧困戶的黃牛集中由一戶養殖能手代養,形成一戶帶動多戶的“1+N”代養模式,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按照“能養則養,按勞分工”的原則為養殖能手打理牛場、種植牛草,每天能夠收入60元,貧困戶、代養戶、村集體按照“631”的分配機制分享黃牛創造的經濟效益。

在“1+N”的代養過程中,他更是改變以往大規模修建圈舍養牛的現象,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堅持小規模散養,這樣既能在不破壞當地生態的同時養殖品質優良的生態黃牛,又能減少圈舍建造成本和養殖風險,把扶貧資金花到購買黃牛上,更能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下一步,高峰村將重點圍繞黃牛代養做足文章,逐步將高峰村打造成“思南黃牛原種場”。

目前,全村共有養殖大11戶,養殖黃牛200余頭,每年能創造20萬元的經濟效益,能助推全村2186人貧困戶脫貧,可實現高峰村2017年脫貧摘帽

圖為高峰村一角

既要扶貧更要扶智

在做好産業發展的同時,羅支書更注重全村教育事業的發展。他一對一幫扶因學因病貧困戶1戶,讓貧困戶幫助管理核桃園,每年支付1萬元的管理費解決該戶家中讀書費用。在自己身體力行的同時,他還在村裏建立了“考上重點高中獎勵500元考上重點大學獎勵1000元”的規定,鼓勵本村考上重點大學、重點中學的寒門學子繼續完成學業。目前,已獎勵15位學子1.3萬元。

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在如火如荼的脫貧攻堅一線戰場上,像羅號軍一樣的基層幹部還有許多許多,他們正在以“不脫貧困誓不休”的決心讓黔中大地,萬物蓬發,破繭化蝶;以“幹群合力拔窮根”的情懷,讓烏江兒女,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奮鬥不息。(文:余疆川、王建泉)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