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創新驅動>環境資源>

青海果洛黃河源頭七成貧困戶當上生態管護員

發佈時間:2017-06-15 09:50:2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孫睿  |  責任編輯:朱曼碩


青海果洛黃河源頭七成貧困戶當上生態管護員




圖為居住在黃河源頭的貧困牧民撿拾垃圾。 馬青軍 攝

中新網西寧6月14日電 (孫睿)“今年以來,位於黃河源頭瑪多縣的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所設置的1080個生態公益崗位管護員中,有70%的管護員來自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2.4萬元人民幣的草補(草原生態保護補助)加上每月1400元的草原生態管護員‘工資’(補助)將促使該縣年內實現貧困縣‘摘帽’。”青海省果洛州瑪多縣副縣長、扶貧局局長雅扎西14日表示。

瑪多,藏語意思為“黃河源頭”,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是黃河上游第一個縣城,人口稀少,海拔4000多米。瑪多縣地處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腹地,是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的發源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態屏障。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就地處瑪多縣境內,園區面積佔瑪多縣總面積的78.01%。

據雅扎西介紹,瑪多全縣總人口15974人,2011年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確定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5年底確定該縣建檔立卡貧困戶1701戶4531人,貧困村11個,貧困發生率37.54%;2016年通過各項措施完成5個貧困村退出,685戶1901人實現脫貧;2017年新識別貧困戶39戶57人,現有貧困戶1055戶2687人。

今年以來,瑪多縣境內將七成貧困戶設置到生態公益崗位,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生態保護模式,使牧民逐步由草原利用者轉變為生態管護者;同時根據貧困群眾的不同情況,採取“零散搬遷、集中安置”方式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對全縣18-45周歲且有一定文化的青壯年勞力進行技能培訓,重點選擇酒店管服務理、汽車駕駛及修理、廚師、公路養護等專業,年度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350人。

“我們在鞏固2016年脫貧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確保年內實現貧困縣摘帽、6個貧困村退出、2630名建檔立卡人口如期實現脫貧,貧困農牧民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3700元以上。”雅扎西説,未來,繼續強化各項保障措施,著力在資金投入、法治扶貧、隊伍建設等方面下功夫,確保黃河源頭精準扶貧有序、有效。(完)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