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食尚中國>美食地圖>

地理國情家底首次摸清

發佈時間:2017-04-25 09:12:36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常欽 谷業凱  |  責任編輯:朱曼碩

邊普查 邊監測 邊應用

原標題:地理國情家底首次摸清(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

本報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常欽、谷業凱)在24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公報正式對外發佈。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局長庫熱西·買合蘇提、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國家測繪地理資訊局副局長李維森介紹了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工作和普查公報有關情況。

此次普查歷時三年,對象為我國陸地國土範圍內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採用覆蓋全國的優於1米解析度遙感影像,收集整合多行業專題數據,獲取了由10個一級類、58個二級類和135個三級類共2.6億個圖斑構成的全覆蓋、無縫隙、高精度的海量地理國情數據。同時以2015年6月30日為標準時點,以我國資源三號高解析度測繪衛星影像為主要數據源,對普查數據進行了統一時點核準。庫熱西·買合蘇提表示,“普查首次全面準確地摸清了我國地理國情‘家底’。”

“比如,通過普查,我們查清了我國房屋建築(區)佔地總面積15.31萬平方千米。這是什麼概念?就是把全國所有房屋建築(區)合起來,相當於山西省的總面積,這個面積是相當大的。”庫熱西·買合蘇提介紹。

普查還查清了我國陸地國土各類地形地貌的面積和空間分佈、9類種植土地的面積構成和空間分佈、10類林草覆蓋面積構成和空間分佈、水域覆蓋的構成及空間分佈、鐵路與道路的路面面積、長度、構成及空間分佈等地理國情要素的現狀和空間分佈。

庫熱西·買合蘇提概括了此次普查數據的4個特點:全面,對除港澳臺地區以外的全部陸地國土實現無縫隙全覆蓋;真實,遵循“所見即所得”原則,如實反映客觀情況;精細,普查最小圖斑應對地面實際面積為200平方米,選取了超過300個統計指標逐級匯總,精確表達了地理國情;系統,在查清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間分佈狀況的基礎上,分析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雖然地理國情普查是第一次,但提供的數據和土地調查的數據配合使用,效果更明顯,作用更大。”王廣華説,通過國情普查和土地調查數據的疊加分析,為土地用途的管制、耕地佔補平衡等提供了決策支援和數據支撐。

目前,普查和監測成果已在多規合一、精準扶貧、不動産統一登記、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重點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打擊違法用地違法建設專項行動、典型湖泊面積變化監測等領域和地名、農業等普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庫熱西·買合蘇提表示,地理國情普查始終堅持“邊普查、邊監測、邊應用”,已選擇不同的專題和方向開展了100多項地理國情監測試點。下一步,要積極做好普查成果的共用和推廣應用,挖掘地理國情資訊蘊含的價值;主動對接各部門的業務需求,做好普查數據的深度開發;及時向社會發佈可以公開的地理國情資訊,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智慧化、便捷高效的地理資訊服務;認真開展常態化地理國情監測工作,讓普查成果更好地服務國計民生。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