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國際合作>國際創新>

美國正式進入“特朗普時代” 中美關係迎新挑戰

發佈時間:2017-01-20 12:56:3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戚易斌  |  責任編輯:鄒添盛

當地時間2017年1月18日,美國華盛頓,特朗普就職儀式在即,籌備工作緊張進行中。(David Paul Morris 視覺中國)

中國網新聞1月20日訊(記者 戚易斌)1月20日,特朗普將正式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全面開啟“特朗普時代”。自去年11月勝選以來,國際社會就對特朗普倍加關注,國際政經格局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中美這兩個超級大國的關係將往何處去……特朗普的上臺,給這些話題都畫上了大寫的問號。

抗議聲中的就職典禮

總統就職典禮是美國四年一度的盛事,但慶典歡樂的氛圍卻無法掩蓋美國內部愈加尖銳的政治對立。特朗普團隊正在面對來自各方的批評和指責,內閣人選展現了不同於特朗普的立場,一批民主黨議員要抵制典禮,大批民眾準備抗議活動,美國情報、藝術和新聞各界等也在表達不滿。

當前,特朗普的內閣團隊已大致成型。15個內閣部長中,只有農業部部長的人選仍未宣佈,但特朗普團隊還有巨大的人事工作有待完成。在國務卿、國防部長、中央情報局長等重要職位的聽證會上,有關俄羅斯、伊朗、貿易協定、氣候變化和核擴散等議題,提名人選不同程度表達與特朗普分歧明顯的立場。

美國民主黨對抗已經開始。《華盛頓郵報》統計稱,已有38名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表示將不出席特朗普的就職典禮。而隨著典禮臨近,美國各地的集會和抗議活動也在增加。安保官員稱,就職日當天,觀禮群眾中的抗議人士預計要比往年多得多,如何應對抗議者將是一個重大挑戰。

目前,特朗普就職典禮的各項安保費用已經超過了1億美元。美國國土安全部為典禮部署了最高級別的安保措施,美國國會警察局、聯邦調查局、特勤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和國民警衛隊等十多個安全機構將在現場參加安保工作。

當地時間2017年1月18日,美國華盛頓,民眾組織反特朗普遊行。(James Lawler Duggan 視覺中國)

變數叢生的中美關係

對於遠在地球另外一端的中國來説,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似乎是一場與己無關的喧囂,但特朗普帶領下的共和黨政府將把中美關係帶向何處?從特朗普近期的幾個舉動看,答案並不樂觀。

先是不顧“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話,隨後又頻繁發推特談論涉華問題,抱怨中國在匯率、貿易和南海問題上的政策,近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特朗普甚至直接對“一個中國”原則發難,試圖將其作為與中國進行貿易對話時的籌碼。

如果説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打“中國牌”是著眼于選票,那麼他當選以後所發表的涉華言論,則有可能成為美國未來對華政策的風向標。特朗普一再觸碰中美關係的紅線,又拉攏了一批對華鷹派人物進入內閣要位,這些都增加了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

當地時間2017年1月11日,美國紐約,候任總統特朗普召開勝選後首場新聞發佈會。(Jabin Botsford 視覺中國)

倫敦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亞洲事務的副研究員比爾•海頓在接受俄羅斯《獨立報》專訪時指出,特朗普及其當局打算在對華關係中“先發制人”。“特朗普近期的行動很可能是預先考慮好的。特朗普的新顧問團希望擺出對中國的若干挑釁狀態,向其施壓,讓中國不淡定,從而未來與中國達成對美國更有利的某種新協議。”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左希迎在題為《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安全政策走向》報告中指出,從已有資訊來看,特朗普及其團隊試圖在對華安全政策上換種玩法。總體而言,中美關係的挑戰將多於機遇,並且可能超過當前政策界的判斷。

冷靜務實的中國應對

作為當今世界舉足輕重的兩個大國,中國與美國是世界秩序構建中不可或缺的兩大支柱,中美關係的走向左右著世界秩序的格局。應該説,在可預見的將來,對國際穩定而言,沒有什麼關係比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更重要。

美國政府給這個重要關係正在加入越來越多的變數和不確定性,中國也應在進行充分的準備,用務實的態度應對新的變局。

中方對中美關係以及兩國具體領域合作的立場,清晰地體現在本月1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的表態之中——“作為兩個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美有很多共同利益,也都肩負著維護國際和平、安全和發展的重要責任。雙方合作潛力巨大。建交近40年來,中美合作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我們希望維護好這個良好局面和勢頭。”

當前,確保中美關係平穩過渡是兩國面臨的關鍵課題。中美關係能否平穩過渡,取決於中美雙方能否共同努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賈秀東認為,對於中方來説,一是要堅持溝通對話,清楚地表明中國對有關問題的立場和看法;二是要保持戰略定力,按照既定目標,發展好自己,廣結朋友圈,以合作共贏打造有利的國際環境,限制美國的敵意選擇、任性選擇。

2017年,面對中美關係以及世界局勢的不確定性,中國需要的是登高望遠的大格局和從容以對的戰略定力,堅持既有發展步驟,不陷入對方節奏,還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最大程度上稀釋中國的外交壓力,進而打造一種大國和平崛起的新範式。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