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國際合作>國際創新>

一覽群山境界寬 圓夢向海志存遠

發佈時間:2016-11-11 14:24:12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劉傳書  |  責任編輯:伍曉敏

——中國廣核集團開啟我國海上核電站建造新時代

“華龍一號”,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歷時6年時間,投入3000人·年,花費約20億,打造的“國家名片”。

建設並運營了我國第一個大型商用核電站的中廣核,是我國最大的核電運營商、全球最大的核電建造商。

中廣核在“善用自然的能量”追求中,帶來清潔能源,讓我們的家園天更藍水更清。人們為之點讚。

中廣核在全球開疆拓土,不斷收穫碩果,更在今年國慶之際,攜“華龍一號”成功進軍英國。國人為之驕傲。

正當人們關注著中廣核在清潔能源領域漸入佳境,一覽眾山的時候,中廣核再給國人以驚喜,廣受關注的中廣核海上小型堆ACPR50S建設正式啟動。正如11月4日,中廣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在深圳召開的新聞發佈會所言:我國海上核電站建設進入了新時代。

建海上核電站 圓海洋強國夢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這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及“一帶一路”宏偉戰略目標的提出,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加快發展海洋經濟成為現階段發展的重點,對海上分佈式能源的需求也日益突顯。要建設海洋強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海上能源供給問題。

一覽群山境界寬 圓夢向海志存遠

中廣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小型堆總設計師芮旻介紹,核能是改善國家能源結構的必然要求,特別是基於小型壓水堆技術的海上浮動核電站,由於能源輸出高效、穩定、可靠,以及能源補給需求很低、安全性高、可以提供熱電水綜合能源等特點,將成為解決海洋能源問題的重要選擇。核能是公認的清潔能源,海上浮動核電站可以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清潔環保的能源。

中廣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表示,中廣核ACPR50S作為在海洋應用的分佈式綜合能源供給系統,是徹底解決我國近海、遠海及島礁等地區穩定能源供應的重要途徑。ACPR50S與其他清潔分佈式能源結合,可以有效緩解海洋能源供給矛盾,為海洋資源開採、海島居民生活、生産活動提供充足電力和熱力能源及淡水供應,為周邊海域開發活動奠定堅實的能源基礎。

自主先進技術 海上核電保障

海上浮動核電站是利用核能實現海上電力、熱電、淡水供應的海洋綜合能源供給裝置,是先進的核電技術與海洋設施的結合,也是世界各國研發熱點。目前俄羅斯開發進展最快,中、韓、美、法等也提出了自己的海上浮動核電站概念。

一覽群山境界寬 圓夢向海志存遠

芮旻介紹,作為國內主流的海上核電技術,中廣核海上浮動核電站ACPR50S是技術整合加改進的方式,以成熟的大型陸上商用壓水堆核電站為參考,“由大到小,由陸向海”,基於成熟的核電裝備技術,結合成熟的海洋設施技術,開發的滿足最高核安全要求和海洋用戶需求的分佈式海洋綜合能源系統。

海上浮動核電站研發是中廣核的重大戰略專項,中廣核集中了全集團優勢研發、設計力量,並與國內技術優勢單位強強合作,加快推進ACPR50S研發。2015年底,國家發改委正式發文,同意將中廣核海上浮動核電站ACPR50S納入國家能源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同意開展實驗堆建設,同意條件成熟時啟動示範項目建設,滿足海洋核動力平臺批量化需求。

芮旻介紹,ACPR50S採用成熟技術整合創新的方式,採用成熟核電裝備製造技術,結合成熟的海洋設施技術,目標是開發滿足最高核安全要求和海洋用戶需求的分佈式海洋綜合能源系統。ACPR50S技術先進,採用模組化設計、緊湊型佈置,與海上常規能源相比有良好的經濟競爭力。ACPR50S安全性高,在繼承成熟商用核電的高安全性優勢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中廣核ACPR50S採用緊湊型小型壓水堆技術,反應堆熱功率為200MW,輸出電功率60MW左右。換料週期較長,達到30個月。芮旻介紹,陸上反應堆的正式開建是以澆注第一罐混凝土(FCD)為標誌的,而海上小型堆則不同。由於海上浮動核電站建造主要是船體平臺的建造、設備的安裝等,不包含土建工程,因此不會有澆灌混凝土,也就不會有FCD。船體平臺建造週期通常比較短,而對海上浮動核電站建造工期影響最大的還是反應堆主設備的製造週期,其中製造週期最長的是反應堆壓力容器。因此,ACPR50S的反應堆壓力容器簽訂採購協議,表明ACPR50S已經正式進入工程階段,標誌著ACPR50S建造的正式開工。

“網際網路+核電” 核電裝備智慧化

在海上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採購協議簽訂的同時,中廣核與上海電氣《智慧核電聯合推進框架協議》也正式簽署。中廣核智慧核電項目負責人孫奇表示,該協議的簽訂是將“網際網路+”從設計建造企業延伸至核電裝備産業鏈及其製造流程的有益探索與實踐,將實現設計三維模型與製造工藝流程的無縫銜接,提升核電裝備製造智慧化水準。

據介紹,國家近期頒布的《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了我國製造業“資訊化、智慧化轉變”的方向要求。“網際網路+核電”已經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中核電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在此背景下,中廣核設立“十三五”科技戰略專項智慧核電項目,組建了包括旗下中廣核工程公司、中廣核運營公司、中廣核研究院等單位組成的專項團隊。智慧核電項目將充分發揮中廣核全業務鏈優勢,圍繞核電研發、設計、建造、運維各階段核心工作,對業務、數據、資源實施高度整合,推進實現核電全生命週期的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打造中廣核特色“核電工業4.0”。

孫奇表示,在局部業務單元方面,中廣核已完成智慧核電研發設計的佈置、系統、設備、儀控等協同設計子平臺建設,實現了華龍一號全三維設計等;在系統整合方面,建立了全球首個核電設計建造全專業業務流程邏輯網路,實現板塊、專業間精細協同以及知識/資訊的智慧搜索和推送等。與此同時,中廣核智慧核電還通過虛擬現實VR技術、基於電廠實時數據的線上倣真技術等,開展核電廠三維虛擬漫遊、事故場景復現與分析、核電機組線上倣真與超實時預警等技術研發,具體可應用在碰撞及干涉檢測、施工模擬、維修規劃、就地操作、事故預防等領域,顯著提高用戶體驗與工作效率。

提升核心競爭力 打造清潔能源百年店

中廣核海上核電站建設是在中廣核2016年科技大會上正式啟動的,他們把科技創新作為打造百年老店的基石。

中廣核科技管理部副總經理舒睿介紹,近年來,中廣核狠抓科技創新,加大科技投入,著力推進科技戰略專項和尖峰計劃,“十二五”期間科技創新累計投入近100億,申請國家科技經費超15億,科技活動經費佔中廣核營收穩定在5%左右,産生了一大批具有重大經濟效益的科技成果。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中廣核投入3000人·年,花費約20億,歷時6年時間完成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的研發,實現了防城港核電示範項目開工、英國核電項目的成功落地;核電站的中樞神經核電數字化儀控“和睦系統”實現了産品化和工程應用,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日本之後,第四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核電智慧機器人、神盾應急平臺系統等一批高端核電裝備的研製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事故容錯燃料ATF的研發與工程化應用,比肩美國同行,將從源頭上解決核安全問題,革命性提升現役核電廠的安全水準;如東海上風電項目克服海上施工、抗海水和鹽霧腐蝕、電纜遠距離鋪設等多個世界級技術難題,是我國首個“雙十”(水深超過10米、離岸10公里)海上風電項目;此外,小型堆ACPR50S、自主燃料組件SETP系列等一批重點項目也進入攻堅期……這些研發成果不僅展現了核電作為“國家名片”所具有的創新實力,還將為我國核電帶來更多的核心産品與技術儲備。

舒睿表示,在全球能源發展進入深度轉型期以及基於企業發展對科技創新的迫切需求,“十三五”期間,中廣核將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開展華龍一號、先進核燃料組件、下一代先進核能系統、小型堆、智慧核電五大戰略專項。“華龍一號專項,其核心是完成英國通用設計審查(GDA),一旦華龍一號通過GDA,將在國際市場上産生巨大的示範效應,將有更多的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認可我國核電技術,推動後續國際市場的開發。”

舒睿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廣核將聚焦于國內一流、國際一流的核心技術與核心産品研發,探索建立海外研發中心或聯合實驗室,汲取國際上最為先進的智力資源,增加在國際市場上的技術話語權,努力實現從行業“跟隨者”“並行者”向“領跑者”的地位轉變。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