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未來之星>舞蹈才藝>

北京新機場用了哪些新技術

發佈時間:2016-10-12 10:10:01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矯陽  |  責任編輯:伍曉敏

八分鐘步行即可登機,大幅度提高航廈抗震性能

旅客從航廈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過600米;旅客達到航廈後,可在站廳層辦理乘機手續並通過安檢,或乘坐電梯直達國際出發層;1232個橡膠隔震支座和彈性滑板支座,大幅度提高了航廈結構的抗震性能……這些都是北京新機場的新功能。

備受矚目的北京新機場目前進展如何?有什麼設計新理念?10日,該機場建設指揮部向媒體公開了工程建設情況。

據介紹,按照“2014年底開工、2019年建成通航”的工期要求,北京新機場各部分的建設目前正依序推進。新機場在航廈設計、跑道構型、功能流程、綜合交通、空管運作、綠色環保等方面,大量運用新理念、新技術,開創了民航機場建設的多項先河。

“首先在航廈設計方面,主航廈最初根據飛機停靠、工藝流程等功能需要,確定採用五指廊構型。”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助理、新聞發言人朱文欣介紹説,新構型的特點是指廊短,旅客從航廈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過600米,步行時間僅需不到8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為保障航廈結構的抗震安全,航廈採用了先進的組合隔震技術,設置了1232個橡膠隔震支座和彈性滑板支座,大幅度提高了航廈結構的抗震性能,推動了隔震技術的發展。朱文欣説,建成後新機場將成為國內最大的隔震建築。

處於京津冀核心地帶的北京新機場,將承擔國家乃至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的重任。為此,北京新機場在規劃建設時,首次將軌道站臺與航廈一體化設計。軌道交通在航廈地下縱貫穿越,站臺位於航廈進出港大廳下方,旅客達到航廈後,可在站廳層辦理乘機手續並通過安檢,或乘坐電梯直達國際出發層。

據了解,新機場設計了“五縱兩橫”綜合交通主幹網路,將公路、城市軌道交通、高速鐵路、城際鐵路等多種交通方式整合,以大容量公共交通為主導,形成具有強大區域輻射能力的地面綜合交通體系。

截至今年9月,主航廈混凝土工程量已完成60%以上。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