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共電子閱覽室的新形態實現研究”“故宮書畫的全媒體傳播策略和關鍵技術研究”等18個重大文化科技融合項目通過文化部驗收,取得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的文化科技成果,為支撐、提升和引領文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典範和樣本。
科技助力,創新成果引人注目
“主琉田窯造青器,粹美冠絕當世”。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哥窯因生産黑胎青瓷而留名於世,但是南宋之後就停燒了,後來歷朝歷代都有復燒,卻都沒有達到理想的程度。“‘黑胎哥窯開片青瓷復燒工藝研究’通過挖掘利用龍泉礦藏的胎、釉料配製技術,結合現代先進工藝設備,提出了一套系統有效的青瓷科研方法與實驗方法,對黑胎哥窯開片青瓷燒制工藝的恢復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研究員邱春林介紹説。
目前,該工藝已能應用到實踐生産,每年可生産100余件黑胎哥窯開片青瓷精品,實現銷售收入680余萬元,上繳稅收約70余萬元。
以“黑胎哥窯開片青瓷復燒工藝研究”為代表,這些項目嘗試運用新技術新方式解決文化發展與傳承中亟待破解的問題,為文化與科技融合提供了新樣本。
“演出效果呈現關鍵支撐技術研發與應用示範”通過舞臺效果整裝整合控制,舞臺運動、視覺、聽覺呈現技術,舞臺監督調度系統整合,現代舞美設計與布景排演系統,虛實互動舞臺整合呈現系統等研究,實現了舞臺演出的全面升級;“絲綢織錦文化創意與工藝創新及示範推廣”在織錦的工藝技術、形式內容、傳播手段與行銷模式方面進行創新實踐,讓傳統織錦工藝實現了數字化……
此外,“故宮書畫的全媒體傳播策略和關鍵技術研究”對故宮書畫藏品的傳播途徑進行了有機整合,打造了全媒體書畫傳播體系;“古籍修復知識網路系統”致力於實現“大師網上教你修古籍”;“雲計算環境下智慧化數字文化資源資訊採集和資源整合及服務模式研究”著力解決“全國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和“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務工程的資訊孤島問題,提高設備設施的利用率。
項目帶動,融合效能不斷顯現
動漫、網路遊戲、數字音樂、數字藝術、數字電影等以科技為核心的文化産業已經成為文化産業發展的方向;3D、4D、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不僅在文化娛樂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和普及,還逐漸引入到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中;數字技術、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現代科技不僅突破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的瓶頸,還增加了觀眾的體驗性、互動性,並且帶動了文博産業的發展和繁榮……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以現代科技為核心的文化産業已經佔據了文化産業的主導地位,日益成為支柱性産業。“科技特別是資訊技術、數字技術、網際網路技術、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技術在文化領域中的應用和普及,不僅優化了文化産業結構,而且還催生了一批新的文化業態。科技與文化融合已經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
為加強文化與科技融合,促進科技成果在文化領域的及時轉化與應用,近年來,文化部組織實施了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國家文化創新工程、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等多項國家研發專項。同時,積極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的申報與實施。
“這些項目聚焦國家文化建設與發展的科技需求,開展文化科技基礎性研究和整合應用研究,內容涉及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産業發展、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對外文化交流等諸多方面,力求發揮科技進步在文化建設中的支撐、提升和引領作用。”文化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共有224個“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79個“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項目”、91個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10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獲批立項,國家給予經費扶持近3億元,撬動其他社會資本投入近十億元。
截至目前,“公共電子閱覽室的新形態實現研究”等212個項目取得豐碩科研成果,通過專家驗收鑒定,投入文化建設實際,充分發揮技術的帶動作用和支撐力量。
立足長遠,著力培育創新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創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創新驅動發展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共同行動。文化科技創新則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孕育興起,以資訊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廣泛滲透到創作、生産、傳播、消費的各個層面和環節,加速了文化生産方式變革,成為文化發展的關鍵支撐和重要引擎。
以此為契機,文化部科技主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規劃和政策,實施了一大批項目,培養了一大批文化科技複合型人才,為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未來幾年,文化科技工作的主要思路是全面提升文化科技企業創新能力,全面推進科技融入文化領域,全面支援文化創意融入實體經濟;突破重點技術,實施重點行動,培養重點人才,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長孫若風介紹説,“圍繞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部將實施網際網路+文化、文化大數據、文化重點領域研發、文化科技成果轉化、文化裝備系統提升等一系列工程。”
文化科技工作將以制定和落實“十三五”時期文化科技創新規劃為抓手,以構建文化科技創新體系為目標,強化頂層部署、優化資源佈局、拓展創新領域、壯大人才隊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孫若風表示,“基本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以應用為驅動、以文化科技企業為技術創新主體,以協同創新、研發攻關、成果轉化、區域統籌、人才培養等為主要構成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