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會議會展>創新博覽>

世界的敦煌 文化的殿堂

發佈時間:2016-09-20 08:54:48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李琛奇 陳發明  |  責任編輯:伍曉敏

——寫在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開幕之際

世界的敦煌 文化的殿堂

左上圖 來自85個國家、5個國際組織的95個外國代表團應邀出席敦煌文博會。本報記者 李琛奇攝

中圖 敦煌街景反彈琵琶。本報記者 李琛奇攝

下圖 首屆絲路文博會將舉辦高峰會議、文化年展、分項活動、文藝演出四大類活動。圖為敦煌大劇院。 本報記者 熊 麗攝

2000多年以來,敦煌從來就不缺“國際范兒”。

從漢唐盛世到元末明初的歷史長河中,作為古代絲綢之路黃金通道的河西走廊創造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於途”的空前盛況。敦煌這個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綠洲城市更是因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等諸多文化體系在此融匯而被譽為“世界的敦煌”。

在“一帶一路”建設新的歷史起點上,敦煌再次吸引世界目光。9月20日,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敦煌開幕,這是“一帶一路”構想中唯一以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平臺。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文博會執委會副主任梁言順在19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説,來自85個國家、5個國際組織的95個外國代表團,共569人應邀出席文博會,66個國外機構、434位國外賓客參加論壇、年展和演出,還有6位外國政要、前政要出席會議併發表演講。“再次印證了國際社會對敦煌文博會的熱切期待,也印證了沿線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高度認可。”梁言順説。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作為古代絲綢之路上東西方貿易、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敦煌在今天再次肩負起文明互鑒、文化交流、促進合作的重任。

東西融合一都會

“絲路文博會會址,非敦煌莫屬。”在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眼裏,這是一張“國際通行證”。他借用著名學者季羨林的一句話來描述敦煌在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地位:“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

2000多年前,漢使張騫出使西域,建立由西漢首都長安經河西走廊通向中西亞的交通要道,被中外歷史學家稱為“絲綢之路”。這成為世界上最早的聯結東西方經濟文化的國際交流通道。沿著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及先進技術不斷向西傳播到中亞、西亞甚至歐洲,而來自西域的物産亦傳播至中原地區。絲綢之路上,各國使臣、將士、商賈、僧侶絡繹不絕,而位居“咽喉鎖鑰”的敦煌,則成為中西方文化貿易的中心和轉机站。

正是因為絲綢之路的興盛,東西方文明交融匯聚,敦煌成為史書中所記載的“華戎所交,一都會也”。作為絕無僅有的世界文化交匯地,敦煌從古至今都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在國際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更加頻繁的今天,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的甘肅省,如何積極作為、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王三運説,舉辦絲路文博會,是甘肅省和國家有關部委一起綜合把握國際環境、國家戰略和省情實際,在充分調研、集思廣益基礎上共同謀劃作出的一個重大設計,並於2015年11月獲得黨中央、國務院批准。

西元七世紀初,隋朝在河西走廊焉支山下舉辦了“萬國博覽會”,西域27國使節雲集河西走廊,規模之恢弘、影響之廣泛前所未有。“甘肅作為文化資源大省,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地位重要。”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説,敦煌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和貿易樞紐,造就了絲路沿線共同的文化殿堂,舉辦文博會條件得天獨厚。

民心相通一橋梁

世界注視著敦煌,敦煌將展示什麼給世界?“絲路文博會不是甘肅省的‘地方糧票’,而是一件關係‘一帶一路’建設全局的大事,需要國家高度、國際視野、專業眼光。”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林鐸認為,“在中西文化匯流之地敦煌舉辦,可以説是絲路文博會最獨特的亮點,最大程度凸顯了文博會包容、多元、立體的文化特色。”

根據相關規劃,絲路文博會從今年開始,每年將舉辦一次,敦煌為永久會址。文博會總體框架為“2+X”,即高級別論壇和絲綢之路文化年展兩項固定活動,X項選擇性分項活動。

今年的首屆絲路文博會將舉辦高峰會議、文化年展、分項活動、文藝演出4大類活動。其中,高峰會議包括一個主論壇、5個分論壇和5個專項論壇。主論壇以“傳承絲綢之路精神、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其中4個分論壇圍繞“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設置主題,每個分論壇突出其中一個方面。

《經濟日報》記者了解到,已經完成布展的絲綢之路文化年展總陳展面積為3.6萬平方米,分為中國展區、國際展區、甘肅展區、專題展區,共計33個專題,將展出絲路沿線60多個國家和國內15個省區市送展的8000多件展品,涵蓋了歷史文物、美術攝影、創意設計、動漫製作、非遺保護、圖書發行、絲織印染、瓷器燒制以及我國航空航太技術成果等10多個品類。

甘肅省文化産業發展集團董事長王春丁介紹説,中國展區主要展示絲綢之路沿線國內部分的文化藝術展品,作品從文化精品到現代大師作品和當代藝術作品,70%以上為文物級展品。國際展區參展範圍包括60多個絲路沿線國家及藝術機構,由“文明之旅 魅力法國”——主賓國館、“四海一家”——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藝術精品等5個專題組成。

“這些文化精品,將直觀呈現世界文明的交匯交融,生動詮釋中西文化的互學互鑒。”甘肅省委副書記歐陽堅認為,絲路文博會相當於開啟了一列“文化高鐵”,有利於在沿線國家和地區民眾中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的文化氛圍。

人文合作一平臺

梁言順介紹説,在首屆絲路文博會上,中國政府文化部等有關部門將與多國文化旅遊部門開展雙多邊合作洽談,探尋邁向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合作新路徑。甘肅省將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10多項合作協議,甘肅省及有關地區將簽署文化産業項目合作協議近90項,簽約金額預計超過1000億元。

“絲路文博會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包容的平臺、協作的平臺,既給甘肅發展注入新動力,也為沿線兄弟省份帶來新機遇。”林鐸介紹説,首屆文博會至少能在四個方面取得實際成效。

一是達成廣泛合作共識。文博會將討論通過併發布《敦煌宣言》,進一步傳承和弘揚絲路精神,積極推動沿線國家和地區形成文化共識、加強交往合作。

二是催生優質學術成果。依託主論壇、分論壇、專項論壇和多項特色活動,有關方面就加快沿線地區文明交流、文化合作、文化産業發展以及敦煌文化復興等方面開展研究、取得成果。

三是深化豐富文化交流。通過舉辦文化年展和各類文藝演出活動,展示展演國內外文化藝術精品,既為文博會增光添彩,又加深中外賓客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和認知,帶動更深層次、更大範圍的文化交流。

四是加速多個領域合作。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放大共謀發展、互利合作的綜合效益,一些合作項目將在會上簽訂。甘肅省教育部門組織策劃簽署“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協議,敦煌研究院準備與英國國家圖書館、法國人類學博物館簽訂合作協議,蘭州、慶陽、敦煌等地準備與沿線國家城市締結一批友好城市。

“我們要依託敦煌豐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位置優勢,努力辦好敦煌文博會。”雒樹剛表示,將把絲路文博會打造成“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新平臺,形成“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新渠道,開創“一帶一路”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