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會議會展>研討論壇>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報告會在人民大學舉行

發佈時間:2016-09-18 16:56:39  |  來源:光明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伍曉敏

原標題: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會在人民大學舉行

2016年9月1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6年第三季度)”報告會在人民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全球技術進步放緩下中國經濟新動能的構建”。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劉偉,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胡迺武,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委員劉世錦,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楊瑞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毛振華,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經濟研究所聯席副所長劉元春,中國人民大學人事處處長、經濟學院教授劉鳳良等專家學者出席了論壇。

論壇開幕式由楊瑞龍主持。

劉偉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創辦10年來,始終堅持“四個維度”的研究方法,即改革維度、政治經濟學維度、世界維度及多重週期疊加維度,逐漸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影響力日益擴大,已經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的重要學術品牌,也是人民大學建設“國家高端智庫”的重要成績和標誌。劉偉校長充分肯定了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近年來取得的成績,並介紹,入選全國首批25家“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以來,國發院在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研究成果、提供智識支援、引領社會輿論等方面都表現突出,正在致力於打造成為黨和政府信得過、用得上的“國家高端智庫”,為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劉偉還指出,本次年度論壇的主題是“全球技術進步放緩下中國經濟新動能的構建”。這個主題與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和政策結合得非常緊密,體現了論壇學術團隊始終秉持的咨政意識和問題意識,也反映了人民大學國發院堅持立足於國家層面和戰略視野進行政策研究的學術立場。

劉鳳良代表課題組發佈了論壇主報告《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技術進步放緩下中國經濟新動能的構建》。

報告指出,2011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率逐步放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期潛在增長率的下滑。為此,我們需要挖掘最有潛力的增長源泉,構建中國經濟的新動能,以實現兩個一百年的長遠目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潛在增長率在不同時期的推動因素不同。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減弱,勞動力的推動作用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從改革開放之初能夠貢獻1個百分點的潛在增長率到2015年只能貢獻0.14個百分點。資本的貢獻相對穩定,改革開放以來,平均年貢獻3.7個百分點的潛在增長率。不過,隨著資本邊際報酬逐漸下降,2011年以來,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在逐年下降。在資本和勞動投入之外,全要素生産率的變動是潛在增長率波動的最主要原因。對外開放帶來的向世界技術前沿學習模倣推動的快速技術進步、改革釋放的資源配置效率提高和需求持續擴張産生的規模效應對全要素生産率都産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尤為重要的是開放進程中對國際前沿技術進行的吸收和模倣。近年來,隨著技術模倣空間縮小和第一次系統性改革的紅利逐漸減弱,全要素生産率增速持續下降,趕超進程趨於萎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因為主動調控還是外部衝擊,當經濟的總需求疲弱時,在1988-1992和1998-2002這兩個時期,全要素生産率增速都較慢,國內消費高漲和外需上升時期,全要素生産率都呈現了上升的態勢。由於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外需增長空間越來越小和消費為代表的內需仍有待啟動,需求相對不足也降低了全要素生産率的增速。因此,傳統模倣性技術進步、改革紅利、需求擴張所産生的規模效應,都呈現弱化趨勢,導致全要素生産率增長放緩,加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和資本邊際效益遞減,增長的傳統動能漸趨消失。

從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經驗來看,經濟趕超導致技術模倣空間變小,工資上升導致出口動能下降,經濟增速必然會放緩,這符合經濟增長的一般規律。不過,增速放緩之後卻可能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一種是經濟增速雖然下降,但是每人平均産出還是可以持續增長,從而使得國家從低收入走向高收入。另一種情況是經濟增速下降後就持續不振,每人平均經濟增長率在零附近,經濟維持在特定水準,跌入收入增長陷阱。因此,增速放緩未必會陷入增長陷阱,重要的是進一步挖掘經濟增長新源泉,適時實現新動能的轉換,將經濟增速維持在新的合理水準。當然,對中國經濟而言,由於增速放緩是必然現象,新動能的出現並不意味著維持經濟在兩位數水準上實現高增長,而是維持一個合理的經濟增速,實現每人平均收入水準持續上升,從而使得中國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傳統動能消失之後,就需要尋找替代動能。國際經驗主要指向三個方面。第一,技術模倣替代動能是自主研發。因為距離技術前沿越來越近,就需要用研發來代替模倣。新技術的研發本質上是企業為代表的經濟活動主體的試錯過程,這就要求進一步發揮市場的作用。同時,這也要求政府在政策選擇上應更多定位於彌補市場外部性,對創新提供更多的支援,特別是提高教育投入、增加智慧財産權保護等制度供給,以降低企業創新風險。第二,代替對外貿易的主要是國內消費。經濟增長帶來的收入提高創造了中産階級,這些人是未來市場需求的源泉。這就意味著經濟增長過程中收入分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在增長初期,收入分配差距很大,中産階級數量小,在外需減少後國內需求不能得到有效補充,就有可能導致增長陷入停滯,極端者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實際上,中産階級的培育引致的內需正是和外需的逐漸放緩相一致的。經濟發展導致工資上升壓縮了原有的外貿空間,但是工資上升卻促進了中産階級的興起,為國內消費增加提供了動力。因此,從外需向內需的轉型關鍵是能不能轉變為工資拉動的需求模式。如果能,那麼就可以通過工資上升導致總需求繼續上升,一方面滿足總供給,另一方面為企業的規模報酬遞增提供空間。第三,通過研發向國際價值鏈高端攀升。原有低成本的出口模式在工資上漲後受到抑制,需要通過新技術研發提高生産率,從低附加值産品到高附加值産品,攀升國際價值鏈,提升國內産業結構。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