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他們對孩子教育的內容和方式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品行和成長。昔孟母三遷,就是為了使孩子擁有一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如今,當孩子成為父母的心肝寶貝,教育又從何下手?下面的案例,將與你一起分享——大愛的教育,潭頭小學的父母是怎樣與孩子一起為大涼山的孩子募集愛心鞋的?
(圖為:潭小義工隊起點合影)
5月14日,花樣盛年慈善基金會發起13.14KM“愛SUN行走”公益徒步活動,只要參加徒步的人順利到達終點,基金會將以徒友個人名義捐一雙愛心鞋,給四川大涼山的孩子。作為本次徒步活動的協辦方,潭頭小學義工隊由潭頭小學德育處負責家委的工會主席王春芳領隊,帶領52名志願者(含家長和學生)組團參加此次公益活動,用徒步的形式為大涼山的孩子募集愛心鞋,同時,以身作則教育孩子關愛貧困山區兒童,培養公益之心。
(圖為:潭頭小學德育處負責家委的工會主席王春芳)
忍痛堅持,努力才有意義
“剛開始我很興奮,一直小跑著。可是跑了一會,發現我肚子痛了起來,不能跑就開始走。”和爸爸一起參加徒步挑戰的六(C)班李瑞軒説。
一路上風景秀麗,人來人往,看到其他的徒步團隊也在努力地走著,李瑞軒加快了速度,心想著:得趕緊走,不能落伍!
“當我走到8公里的時候,雙腿發酸,感覺就要倒下了。還好爸爸在一旁告訴我,要堅持,不能放棄;團隊的人也替我加油,鼓勵我,説我很棒。”李瑞軒沒有放棄,在他爸爸和團隊的鼓舞下,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了下來。
快到終點的時候,李瑞軒往後一看,好多人都要趕上來了,於是他忍著痛,加快速度堅持著,完成了最後的衝刺,達到了前300名,獲得了一塊獎牌。“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徒步,
而這枚獎牌是我通過努力獲得的!真是來之不易啊!”
(圖為:六(C)班李瑞軒和爸爸)
背書行走,愛心刻不容緩
“我家小妞選了她最喜歡看的十二本書要捐給孩子們,她説,希望大涼山裏的夥伴們也和她一樣喜歡書中的故事。” 二(F)黎梓鋆媽媽楊炎華説。看到女兒這麼願意分享,楊媽媽為女兒鼓掌,“我們在第一站捐了3本書,其餘9本是由爸爸背到終點才捐的。”
背著書,徒步了13.14KM,楊媽媽想告訴女兒,“堅持才能看到希望,堅持才能到達終點,堅持才能實現夢想。”這也正是楊媽媽想告訴大涼山的孩子們的。
“人生沒有太多的等待,做出決定,馬上行動,能參加這一次公益徒步活動,奉獻愛心給大山裏的孩子們更要刻不容緩。”楊媽媽堅定地説。
(圖為:二(F)黎梓鋆一家人)
加快速度,為山區孩子出一點力
“媽媽説,大山裏的孩子們很貧困,一年四季都沒鞋子穿,而且每天要步行十幾公里的路才能到學校讀書,實在是太可憐了......”六(C)班的小男孩文旭軒這樣説。作為第一個拿到獎牌的小孩,旭軒聽到山區孩子上學那麼艱苦,想到自己是多麼的幸福,腳步就不知不覺的加快了許多,越走越快、越走越遠。他媽媽不停地從後面追上來,母子倆一路上就這樣相互打氣——“加油!很快我們就到達終點了!”
“非常幸運,我是第一個到達的小同學。開心!好開心!”旭軒興奮之心溢於言表,顧不得擦下汗水,先為山區的孩子鄭重地寫下了一句祝福語:希望你們能好好讀書,長大能走出大山!
“今天我能順利地走完這13.14KM,全靠媽媽的鼓勵。還有以我的名義捐給山區孩子的那一雙鞋子。”旭軒事後回憶,“就這樣,我又做了件了不起的好事了!”
看到孩子那麼認真又充滿愛心,旭軒媽媽十分自豪,感覺自己的教育起到了作用,“這次公益活動,就想帶他來參加,一起幫助山區的孩子,能為他們出一點力,我們也很開心。”
(圖為:六(C)班文旭軒和媽媽)
贏得愛心鞋,就是最棒的
作為第七名挑戰完全程的四(C)班羅朝朗的爸爸羅文培,現在回想起來都記憶猶新:來到集合點,看那男女老少説著不同的口音,便知來自五湖四海。但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穿上“愛SUN行走”T恤,走到終點,贏得一雙愛心鞋。
“穿上T恤的那一刻,一下子就跟工作和煩惱劃清了界限。”羅文培想起了入林的騰橋,陽光普照、海風撲面,沐浴在陽光和海風中的他,猶如海鷗般邁開了腳步,憑著四道關卡——黑藍黃紅四個手環,他到終點換得了一枚獎牌。
(圖為:四(C)班羅朝朗爸爸羅文培)
“我們沒有拿到獎牌!”孩子們沮喪地對抵達終點四(B)班的李運佳媽媽吳文靜説。原來,活動開始,吳媽媽和孩子們走著走著,就與孩子們拉開了距離。剛開始,她讓孩子們先走,她在後面追,結果,一直至終點,她才遇見早已到達的孩子們。但是孩子們依然沒有拿到有限的獎牌。
“沒有關係”,吳媽媽對兩個女孩説,“今天我們雖然沒有進入前300名拿到獎牌,但是你們也堅持走完了全程,為大涼山的孩子們贏得了愛心鞋,這就是最棒的!”
是的,她們都沒有拿到獎牌,但她們都集齊了四色手環,她們都從起點一步步的走到終點,她們行走的路程也是13.14KM!身體力行,才知道一趟愛的行走不容易!
(圖為:左2為四(B)班李運佳媽媽吳文靜)
走出房間,他們就是我們的接班人
來自,是第一個拿到紀念獎章的女同胞。她的孩子因為感冒剛好,就沒有帶來,但是她卻非常認同這樣的公益活動。
“我覺得孩子不應該一天都宅在家裏學習,身體素質這方面也是很重要的,走出房間,參與流汗的活動,對他們來説也是一種好的體驗,也是更好的學習——從小對公益對慈善有一個基本的概念,在腦海裏,等他們長大了就是我們的接班人。”她説。
(圖為:二(F)班羅嘉煜媽媽潘暢)
(圖為:潭小義工隊終點勝利合影)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孩子的教育都是一個民族振興、社會進步、國家興旺的重要基石。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陪同孩子一起成長,教育他們什麼是行善、什麼是奉獻, 從小培養助人為樂的精神,讓孩子健康全面地成長,才是對祖國花朵最好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