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經國務院同意並向全社會公開發佈。這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落實創新發展理念、發揮科技創新核心和引領作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又一重要舉措。
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促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我國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尤其是堅持市場導向的大批新型科技創新力量迅速成長,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大眾創新創業的意識顯著增強。這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至為寶貴的財富。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撐經濟轉型升級和産業結構調整、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對科技創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這要求我們在科技創新和改革上下更大的力氣,把創新發展理念更好樹立起來,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落實下去,加快經濟發展動能從要素和投資驅動為主向創新驅動為主的戰略轉換。
説到底,科技創新主要是做好兩件事:一方面是“出成果”,著力抓好基礎前沿、關鍵共性、社會公益和戰略高科技研究,壯大創新的源頭力量。另一方面是“用成果”,著力抓好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將其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經濟社會活動。兩者緊密聯繫,都很重要,不可偏廢。沒有“出成果”,就談不上“用成果”。沒有“用成果”,“出成果”的意義就大打折扣。相對而言,我國科技創新在“用成果”上還較為薄弱。特別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解決穩增長、調結構的“兩難”問題,需要我們把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要求我們既要重視轉化,又要重視轉移。長期以來,一些方面較為重視轉化,相對忽視了轉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需要更加重視發揮技術市場的作用,更多把科技成果從不具備轉化能力的主體轉移到具備轉化能力的主體手中。
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要求我們統籌用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要讓市場之手進一步“活”起來,充分運用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基於網際網路的創新創業新理念新機制,發揮好企業家才能和市場在配置科技創新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調動國家層面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特別是把基層的能動性更好激發出來,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營造有利於成果轉移轉化的環境。
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我們還必須增強創新自信。外國的月亮並不比中國的圓,我國科技水準已經進入跟蹤、並行、領跑兼有的新階段,對自主創新成果我們應該有自信,要創造條件,加強轉移轉化,更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更好惠及億萬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