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國際合作>優化配置>

創新大樹需要深厚科學文化土壤

發佈時間:2016-03-18 11:41:58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鄭念  |  責任編輯:伍曉敏

在“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政府相關政策文件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作為新的發展引擎和驅動力,提升到戰略高度。這不僅是形勢使然,也是時代的要求。改革開放以來,由於體制改革、技術進步、人口紅利等要素變革,使我國的社會生産能力得到極大的釋放,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但是,改革進入了深水區以後,常規的經濟發展手段日益受到掣肘,很多限制發展的因素已經不在經濟之中,而在經濟之外,主要的生産要素投入也都進入了報酬遞減區域,在這種情況下,迫切要求通過創新來實現新的發展,亟須從文化等軟環境建設加以統籌考慮。

歷史經驗和常識告訴我們,創新創業不僅需要政策和資金的支援,需要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更需要有環境的支撐。創新之樹需要有肥沃的科學文化土壤的培育,而科學素養則是科學文化的集中反映。

從現實看,我國面臨的社會情況十分複雜,在短短的半個世紀中,經歷了從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到資訊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在這種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公民在不同時期對科學素養的要求,以及適應社會變化和發展所需要或應該具備的素質,差別是很大的。研究表明,一個國家的公民科學素養達到10%以上,是一個國家進入創新型國家的基本條件,也是創新型國家的標誌之一。這就要求我們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更加充分認識到科學素養的重要性,尤其是是從科學素養的獲得上,從創新創業的環境建設上,認真思考,積極應對,進一步做好科學文化建設和公民科學素養建設工作。我們在大力提高公民科學素養的同時,更應該大力建設科學文化,尤其是在草根文化中,融入科學文化元素,使之更加有活力,為創新創業提供堅實的基礎。

從世界科學中心轉移和世界大國興起的歷史來看,科學中心的形成與制度、文化的形成,人才、技術的流動密切相關;而與科學中心相應的大國興起,則不僅需要科學技術的發展支撐、需要科學教育發展和公民素質的提高,還要充分重視科學技術傳播、普及和應用,通過知識生産與應用、對科技所帶來的利益(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創新創業的環境建設等,形成創新創業的文化環境。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衡量成人勞動力的科學素養,不僅要衡量其知識、認識水準,還要衡量其運用知識的能力,也就是要達到學、知、行的統一。對於社會群體,還要有一個全社會崇尚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鼓勵和保護創新創業的環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説的科學文化、創新文化。

然而,從歷史上看,科學技術在中國遠沒有形成文化,也沒有進入中國的文化層面,尤其是沒有融入草根文化。在農業社會和傳統的工業社會,像中國這麼一個人口大國,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農民種田,工人做工,官員管理,領導決策。農業上,以7%的耕地養活世界21%的人口;工業上,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工業體系,尤其是完善的國防工業體系;醫學上有古老的中醫藥體系;社會層面有悠久的家庭氏族倫理,有以孝為核心的倫理體系。因此,這些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文化才能夠維持社會穩定和實現快速發展。但是,在全球化、資訊化、資本化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國家和社會的競爭日益體現為科技和人才的競爭,發展中國家更是面臨結構轉變、社會轉型、經濟轉軌,面臨著創新驅動、內涵發展等一系列新形勢、新要求。因此,迫切要求從文化建設層面培育豐厚而又肥沃的土壤,才能使創新之樹煥發勃勃生機。

建議實施科學文化建設工程,研究、選擇傳統文化中的合理成分,進一步提取傳統價值體系中的科學思維成分,加以繼承和發揚;創新科普內容和途徑,大力開發科學精神食糧,滿足社會和公眾的需要;廣泛傳播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科學文化建設,使之與社會主流價值體系建設相結合;促進科學文化從科技共同體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傳播普及,為“雙創”培育肥沃的文化土壤。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