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大棚棚頂一排補光燈
“去年11月份以來的連續霧霾,正趕上草莓的花期,沒有光照,授粉受到影響,這一茬就長不出多少草莓了。”日前,北京市昌平區興壽鎮農民王海英滿臉愁容地告訴記者,“缺光照的畸形果還需要人工摘下來,我們是邊摘邊流淚啊,平時果柄上能結八九個好果,現在只能出兩三個,其他的大部分都得扔掉。”
同一天,記者又走進平谷區黃松峪村王福成家的草莓大棚,土地看著還是潮濕潮濕的。“澆了一次水,半個多月了,沒陽光啊,就一直也不幹。”提起草莓産量,王福成皺起了眉頭,“和前年比相差太多了。前年12月5日我已經開始賣草莓了,還雇了2個工人幫我不停摘果。如今啊,我是一個工人也沒找,您看看這果子,要多小就有多小。”
種了4年草莓的王福成,是第一次遇到這麼嚴重的減産。而蜂箱就擺在大棚裏,但卻看不見飛來飛去的小蜜蜂。“這裡溫度才10攝氏度,溫度太低了,蜜蜂就都不出來。那麼,等到花期一過,我這棚的一茬果就要損失至少2萬元以上。”王福成説。
確實,草莓大棚內的景象顯得有些“蕭條”。放眼望去,佔地1300平方米的大棚,鮮艷飽滿的草莓寥寥無幾,沒有一個個成熟的草莓懸挂,果柄卻依然低垂著腰,白色的小花零星散落其間,本應鮮綠粗壯的枝莖卻變成暗紅色。王福成告訴記者,這就是灰霉病導致的後果,而灰霉病主要由低溫高濕引起的。
“一般説來,溫度達到15攝氏度以上,蜜蜂才比較活躍,花粉也要足夠溫度才能開裂萌發。”北京市植保站蔬菜科科長王曉青説,受霧霾影響,大棚裏光照、溫度、濕度都不達標,草莓肯定會減産。
吳迪,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營養學專業畢業後,作為農業高級人才被引進平谷區,由他提供技術服務的京郊草莓種植面積已經達2000多畝,每年都向北京市場供應多達500多萬株脫毒草莓苗。“北京各地區的種植習慣不同,受霧霾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吳迪告訴記者,昌平區草莓盛花期遭遇嚴重霧霾,受影響較大,第一茬草莓的損失率大概在六成左右,而平谷區草莓定植時間較早,第一茬草莓在11月份霧霾嚴重時已經開始陸續成熟了,但損失率也差不多能達到三成。
那麼,有沒有解決辦法,讓北京的草莓不再“倒楣”?
“要從解決光照缺乏、溫度低、濕度重三個角度入手,綜合解決才行。”吳迪説,在合理補光方面,可以採用植物補光燈,標準配備是一畝地40盞,還可鋪設溫室反光膜,提高白天室內的光照強度。
記者在平谷區金海湖鎮郭家屯村北京自龍有機果品産銷專業合作社的40多個草莓棚裏看到,每個大棚全部配置了植物補光燈。基地技術負責人趙維朋説:“3年前的北京霧霾,就讓我們開始留意這個燈。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比試驗,我們發現進行補光後的草莓葉片更厚亮,果實也更飽滿。所以植物補光燈很快就在我們合作社裏普及了。”
吳迪介紹説,在增加溫度方面,可安裝植物增溫燈,也可增設加熱設備提高棚內的溫度,促進植物正常生長。
記者進入自龍合作社的草莓大棚後,發現有一些小蜜蜂在棚裏飛來飛去的。趙維朋介紹説:“每天太陽落山後我們都要開3個小時的補光燈,再配合白天棚裏的積溫,可以增加棚內的溫度和延長草莓的光合作用時間,但草莓産量還是不及往年。因為霧霾影響,大棚內的溫度還是有些偏低,因為增溫燈要是瓦數高的話,電費又太貴,暫時還是用不起高瓦數的。”
吳迪建議,在減少濕度方面,可以每天中午至下午兩點棚溫最高時開風口換氣,降低棚內濕度,並在壟溝裏面撒一些乾燥的秸稈和粉碎的鋸末,吸收潮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