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曄)12月28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耐鹽水稻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項目正式啟動。水稻專家稱培育推廣耐鹽水稻將有助於鹽鹼地土壤的持續改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我國現有沿海灘塗面積3518萬畝,其中江蘇境內達1031萬畝,且每年以3萬畝左右的速度淤長,江蘇適合種植水稻的灘塗有300多萬畝,相當該省水稻種植面積10%,而過去只能用來曬鹽養魚。
著名水稻育種專家、江蘇省農科院王才林研究員分析説,耐鹽水稻種植形成的特殊水環境還具有淋溶壓鹽降鹽和平衡土體肥力等生態效應,有助於鹽鹼地土壤的持續改良。而且水稻非常適合機械化收種和規模經營,與沿海灘塗人煙稀少、勞動力短缺的特點正好吻合。
該項目由江蘇省科技廳組織、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主持,並獲科技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立項資助。項目針對我國沿海灘塗缺乏高産優質的耐鹽水稻種質、缺少適宜大面積推廣的耐鹽水稻品種及其配套栽培技術的現狀,開展耐鹽種質篩選、新品種選育和配套栽培技術的創新研究。
耐鹽水稻新品種及栽培技術體系將在沿海灘塗鹽鹼地大範圍示範推廣,比現有灘塗水稻生産水準增産15%—20%,可為500萬畝沿海灘塗和525萬畝內陸鹽鹼地提供品種和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