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未來之星>舞蹈才藝>

麥田守望者

發佈時間:2015-12-08 12:03:21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王金虎  |  責任編輯:柏小金

——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趙振東

麥田守望者

圖① 趙振東(右四)和創新團隊成員交流。

圖② 趙振東查看小麥試驗進展。

圖③ 趙振東(右二)與小麥科研人員分享育种經驗。 (資料圖片)

人物小傳

趙振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我國著名小麥育種專家。多年來,他把讓百姓吃飽吃好作為育種方向,帶領團隊持續攻關。

1999年,他育成“濟南17”,成為國內首個年種植面積超千萬畝的優質高産麵包小麥;2001年,育成優質高産麵條小麥“濟麥19”;2003年,育成國內首個優質麵包麵條兼用型小麥“濟麥20”;2006年,育成高産、穩産、多抗、廣適的“濟麥22”。這些小麥良種累計推廣超過4億畝,新增社會經濟效益400多億元。由於貢獻卓著,他四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小麥遺傳育種是一項見效慢、科研投入巨大、不易出成果的研究。一般來説,育種最快需要8年,在試驗田裏進行試驗要3年,一旦研究失敗,十幾年的光陰就會付諸東流。即使研究成功了,在實際應用推廣中又會有很大變數。熟悉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趙振東的人都知道,他能取得驕人的科研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九件寶”。

相面·把脈·用牙咬

眼下,冬小麥又進入休眠季節,但趙振東這30多年來從沒“貓冬”。只要沒有外出任務,每天天一亮,他就會出現在山東省農科院的試驗田裏,認真觀察小麥長勢。

特別是小麥拔節抽穗後,趙振東經常目不轉睛地蹲在一株株小麥前“相面”,一盯就是個把小時。在他眼裏,小麥就像他的孩子一樣親切、熟悉:“你瞧,這3片葉子的功能可不一樣。這片對穗粒數影響很大,這片對千粒重影響大,這片對穗粒數和根部活力影響大……”

趙振東的“高徒”李華偉博士對老師的“相面”絕活兒佩服得五體投地:“趙老站在麥田裏瞅一眼,就能發現值得大面積推廣、具有潛質的麥穗。”為了這“一眼”,趙振東“修煉”了幾十年。

除了“相面”,趙振東還會給麥子“把脈”,“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小麥一生中所積累的光合産物大部分是由葉片製造的,而葉脈是小麥的疏導器官,捏一捏葉脈,就能知道它密度怎麼樣,密的話疏導組織就會好一些”。

麥子成熟後,趙振東總習慣把麥粒放到嘴裏咬一咬。籽粒的硬度是檢驗小麥品質的一個重要指標,用牙咬正是判斷硬度最快捷的方法。為此,趙振東的門牙都已經換過兩次了。“因為這種方法快捷,如果拿回實驗室去檢驗,就需要再過一遍手續,耽誤事兒。用牙咬一是感覺一下面筋的含量,還能再拉一拉看看面筋強度,在檢驗麥粒硬度上,我的牙不比儀器差。用那兩顆‘下崗’的門牙換來小麥良種,值!”

秋褲·柺棍·皮炎膏

每當遇到雨雪風霜,別人都往家裏趕,趙振東的科研團隊卻往麥田裏鑽。“惡劣天氣是觀察小麥抗逆的最好時機。”趙振東解釋説。有一年寒流來得特別早,11月上旬就突降暴雪。雪還沒完全停,趙振東就趕到陽谷縣種苗研究所察看“濟麥22”凍傷的情況。來到田間,他顧不得田地裏的雪和泥,單腿跪在地裏,挽起袖子,伸手撥開麥葉上的雪,再拔起麥苗,抖掉根系上的泥土,觀察小麥的根系、分蘗、葉片有沒有受凍。一塊塊繁殖田全都仔細查過,鞋和褲子上沾滿了雪水和泥,直到日暮時分,手腳麻木的趙振東才滿臉笑容地説:“‘濟麥22’的抗寒性過關了!”就這樣,30多年風裏來雨裏去,趙振東的衣服在地裏幹了濕、濕了幹,使他落下了嚴重關節炎的痼疾,再熱的天也得穿著秋褲。

在地裏,為觀察小麥的生長狀況,趙振東要麼蹲著,要麼彎著腰,常年的勞累誘發了腰椎間盤突出。今年元旦前夕,趙振東不得已住進醫院,到現在走路還需要拄拐杖。但即使拄著拐杖,他也不願缺席小麥生長過程中的任何一個關鍵節點。看得高興時,他就把拐杖往地上一放,忘記了病痛。就像他老伴兒説的,“趙振東啊,就跟麥子一樣,一到春天就返青,一踩到麥地裏就來了精神”!

也許是跟小麥打交道太久了,趙振東還患有對麥芒過敏的蕁麻疹。在家裏,趙振東有一抽屜藥,其中治療皮膚炎症的藥膏是常年必備的。每回下地前,他就在自己蕁麻疹患處抹上藥膏,再把膏藥剪成小塊,一塊塊地貼上。怕別人看見擔心,在夏天,他從來不穿短袖襯衣。

高血壓、心臟病、胃病、失眠,歲月除了給老人留下了一個個優質小麥品種,也留給他無以言表的病痛,但他説,“麥品如人品。如果你怕熱,你育出來的麥子就不耐熱;如果你怕冷,你育出來的麥子就不抗寒”!

責任·創新·往前跑

在即將登頂的瞬間滑落谷底,這對於攀登者來説,實在是種折磨。時至今日,回想起當年“濟南17”的選育過程,趙振東依舊懊悔不迭。1993年夏天的一個清晨,他拿著鐮刀直奔試驗田去收割小麥。誰知到了地頭,眼前卻只剩一片麥茬。原來,那些小麥在前天晚上就已被聯合收割機搶收完畢。眼瞅著6年的心血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那一刻,他欲哭無淚。“也就是一念之差,把壞的留下了,把好的淘汰了,一晚上想明白了,但是悔之晚矣!”這樣的坎坷,趙振東經歷了不只一次。

雖然經歷了無數失敗,但因心中有著一份責任,趙振東仍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麥田裏。一粒小小的種子,在趙振東的眼中卻大如天:“我們進行小麥育種過程中允許失敗,可一旦把種子交到農民兄弟手中,就不能有任何差池。如果在我們這裡瞎湊合,到農民田間就是災害。往大里説,育種肩負著國家糧食安全、農民增收和消費者健康三大責任。責任,是我們育種工作者的良心。”趙振東還説,他肩負著為天下人謀“食”的重任,能掂出13億人的飯碗有多重,而這個沉甸甸的分量,是他前行的動力。

也正是有了這股子責任感,趙振東意識到,應當堅持不懈地進行科技創新,用創造性思維去征服一座座科研巔峰。

對小麥而言,産量和品質是一對矛盾,外國的優質小麥産量都低,但在中國産量低了不行,低了農民就沒有收益,這也意味著趙振東的創新團隊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趙振東採取了改良、微量沉降實驗等創新方法,使得産量農業性狀和品質性狀的同代選擇,達到協調提高。沿著這個路子培育的“濟南17”,成為國內第一個年種植面積超千萬畝的優質高産麵包小麥品種,成功替代進口産品,成為國內麵粉企業優質小麥的主要原料之一。

“創新永無止境,因為需求永無止境,‘濟麥22’並不是終點。”趙振東告訴記者,去年初,他牽頭組建了跨單位、跨學科的協同創新團隊,承擔了“山東省小麥增産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正在向小麥畝産820公斤的新目標邁進。“山東農業要‘走在前列’,需要創新驅動;山東農民要增收致富,需要科技支撐,我們搞育種的還需要加勁往前跑。”趙振東老當益壯。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