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未來之星>舞蹈才藝>

加快京冀技術轉移,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發佈時間:2015-11-30 10:51:54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柏小金

加快京冀技術轉移,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2015年10月23日,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在河北成立分中心。這是揭牌儀式現場。

技術轉移調研,了解定州企業創新發展的“精準需求”

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河北分中心既然已經亮相,緊接著下來的任務就要“出征”,在河北人民面前展示她的“真本事”。到底在哪練練“真本事”呢?位於保定和石家莊之間的定州,就成為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在河北展示“真本事”的合適地點。

定州市是河北省中部區域中心城市,省直管市,具有省轄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是京津冀區域重要的節點城市。2014年,定州市實現生産總值275億元,同比增長8.5%,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速度在河北省各地級市中名列前茅,為河北省最具發展潛力的省轄市之一。定州市被確定為5個國家級試點城市: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國家農村土地徵收改革試點、城鎮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全國健康促進試點市、智慧城市試點市。2015年9月,定州市與省科協簽訂了合作協議,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市。作為新興工業城市,定州已形成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煤化工和食品加工四大主導産業。定州經濟開發區成為河北省40個京津功能疏解承接平臺之一,被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

9月24日,伍建民帶領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首都創新大聯盟、河北省科技開發中心等有關負責同志到定州市考察調研,與定州市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舉行座談,定州市科技局組織河北萬通金牛藥業有限公司、河北中倉化肥有限公司等12家科技企業主要負責人參加了調研。

會上,定州市科技局介紹了定州基本概況、推進科技創新的做法和成效、科技創新面臨的問題和需求,以及定州與北京的合作項目情況。12家企業負責人分別講述了企業創新發展對科技資源、科技成果的需求,提出了若干個定州與北京合作項目的建議。

促進京冀技術轉移,要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通過週密細緻的調研考察和交流座談,定州創新驅動發展面臨的瓶頸問題逐漸“抽絲剝繭”,呈現在伍建民和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工作人員的面前:

定州的主導産業是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煤化工和食品加工。其中汽車及零部件産業,汽車製造整車環節發展良好,但是,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少,汽車研發、汽車服務業缺乏;煤化工下游産品少、鏈條短,煤炭資源得不到最大化利用;食品加工業體現在農産品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低。

定州傳統産業主要是鑄造、體品、塑膠加工、鋼網、建材、農副産品加工。各行業企業總量多但規模偏小;産業鏈條較短、集聚度低、産品附加值不高;企業創新能力不足,核心關鍵技術缺乏,競爭優勢不明顯。

定州産業結構中,第一産業約佔28%,第二産業為47.3%,第三産業為25%,已經完成了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結構的轉變,但是第一産業佔有較大比重,二産不強,三産比重較低,三次産業結構不合理。具體是,一産佔地區生産總值較大比重;二産傳統産業比重大,大多數企業規模小、技術水準低,部分高耗能、重污染行業在縣域經濟中所佔比重較大,行業整體工藝、技術水準仍然不高,調整結構、淘汰落後産能、促進行業轉型升級的任務艱巨;三産比重低,優勢産業主導作用不明顯,産業轉型升級任務重、壓力大。

定州創新驅動發展存在的問題,就是技術轉移的宏觀需求。伍建民會同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首都創新大聯盟、河北省科技開發中心的工作人員,對定州宏立至信汽車部件製造有限公司和四方力歐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深入調研,將企業創新發展的合作需求進一步梳理和凝煉,力求做到精準、細緻和具體,為下一步的供需對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2  3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