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3日電 22日上午7時28分,由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承建的“華龍一號”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筒體模組三吊裝成功,標誌著“華龍一號”模組化施工這一技術又一次獲得成功應用。此次成功吊裝超前三級進度計劃,並比二級計劃提前23天。“華龍一號”首堆建設施工進展十分順利,管理水準穩步提升。
由5號機組核島反應堆廠房安全殼筒體四段與筒體五段組成的鋼襯裏模組三,主要由6毫米厚鋼板、外側豎向加環向交錯分佈的背肋角鋼及錨固釘焊接而成,上下口外徑46.812米,整體高度7.55米。此次吊裝採用XGC28000型2000噸級大型履帶式起重機進行吊裝作業,吊裝重量達166.209噸,吊裝就位高度7.425m。
為保證模組三吊裝過程高精度、零失誤,中國核建所屬成員單位中國核工業二四建設有限公司提前成立了吊裝工作小組,合理優化現場施工組織,統一調度、明確分工、職責細化到人,確保吊裝有序、高效進行。攜手中核機械工程有限公司,密切配合,充分汲取模組一、模組二成功吊裝經驗,堅持做細、做專、做精的理念,加強策劃和技術引領,首次創新增加了花籃螺栓和特製卸扣之間的軟性連接,並通過在吊裝就位區域設置豎向限位裝置、力求模組製作尺寸“零誤差”、嚴格控制焊接收縮量等舉措,克服了現場風大、模組體積大造成吊裝易變形等困難,進一步保障了模組三與模組二的精準對接,成功吊裝就位。同時,積極主動與上游單位溝通,制定了有效的施工方案,著力優化施工工藝,及時跟蹤解決了施工中出現的難題。過程中採用的新工藝、新技術有效地促進了生産力的提高,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工程品質,為後續“華龍一號”機組模組化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借鑒經驗。
“華龍一號”是目前中國唯一具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三代核電技術。今年5月7日,“華龍一號”首堆示範工程—福清5號核電機組正式開工,標誌著中國向世界先進核電技術國家陣營邁出了關鍵一步。 此次“模組三”的成功吊裝,完成了該反應堆廠房內筒體鋼襯裏三大模組的安裝,也是我國核工業超大超薄鋼結構模組化施工技術的重要突破。
中國核建繼順利建設福清核電1至4號機組後,又承擔了5、6號機組主要建設任務。中國核建所屬成員單位中國核工業二四建設有限公司福清核電項目部總經理李兵介紹,作為我國三代核電技術代表,“華龍一號”的建造中實現了諸多技術創新,如大體積混凝土溫控及裂縫防治技術、外挂水箱施工技術、大噸位倒U型預應力施工技術、模組化施工技術、BIM技術等。以安全殼鋼襯裏模組化施工技術為例,只需在工廠內製作好相關組件,現場進行拼裝即可,有效減少了傳統分塊作業中的變形問題,同時也有效地減少了現場施工週期,為內安全殼施工創造有利條件,這整套施工工藝也是現場標準化建設的表現之一。
同時,“華龍一號”首堆示範工程也是我國核電建造標準體系建設的重要探索。中核二四公司總經理張仕兵表示,針對施工情況,公司將編制一套“華龍一號”自有的核電建造標準體系,通過技術規程或管理規定等標準文本來規範建造過程管理,為我國核電走出海外提供可複製的建造及管理經驗。
本月15日,中核集團與阿根廷核電公司正式簽署阿根廷重水堆核電站商務合同、壓水堆核電站框架合同,將合作建設阿根廷第四、第五座核電站。其中,第五座核電站(阿圖查4號機組)將採用“華龍一號”技術。
“繼高鐵‘走出去’之後,‘華龍一號’將代表我國核電技術在海外開花結果,成為我國在國際舞臺的新名片。”張仕兵説。(中新網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