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會議會展>創新博覽>

創新轉化一條線,讓科研變成生産力

發佈時間:2015-08-25 09:03:44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李建榮  |  責任編輯:蘇菲

    本報記者 李建榮 通訊員 蔡萬濤

    在眾多科研人員中,他們如一粒沙,鋒芒盡隱,很少見於報端,除了論文和課題外幾乎查不到其他資料。

    但在所從事的領域,他們是一顆星,璀璨奪目,從零星到規模,從自給到商品,從産品到産業,點亮了農民奔向富裕的道路。

    深入田頭和企業,將實驗室延伸到農業産業化生産第一線;從生産實踐中找科研課題;從解決農民、企業技術難題中實現科技創新……將科研成果“變現”為産業,成了他們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堅持不懈、矢志前行的動力和追求。

    劉華貴:油雞産業的“領航者”

    如果不是採訪北京市農科院北京油雞研究中心主任劉華貴,很難知道“北京油雞”曾是赫赫有名的宮廷菜,更曾是與“北京烤鴨”媲美的北京地方家禽特産。

    從外形上看,北京油雞確實與眾不同,頭戴“鳳冠”、頜有毛髯、腳生五趾。“標準的油雞應該是同時具備‘三黃’、‘三毛’和‘五趾’這些罕見的外貌特徵。”劉華貴説。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名貴雞種曾一度瀕臨絕種。“由於生産週期長、産蛋量低、飼養成本高,加上國外的高産雞種引入國內,農戶紛紛棄養北京油雞,我接手時只剩下300余只在北京農科院的保種場內。”劉華貴的上任多少有些“臨危受命”,而在此之前,劉華貴的研究方向是豬的遺傳和育種。

    難。保種難。當時保種場內的雞大多只有三黃、毛冠和毛腳等特徵,鬍鬚和五趾性狀的比例只有5%至30%。迅速擴繁種群,加強選育,提高純度成為劉華貴的首要目標。

    由300隻到3000隻純種油雞,由30%的五趾比例到配套係商品代雞的80%以上,幾年間,劉華貴嘗試了各種方法來恢復北京油雞的品種特徵,同時對它的種質特性進行了全面分析和評價,為油雞産品的優異品質找到了科學依據。

    難。推廣難。淡出市場近30年,北京油雞的回歸之路異常坎坷,市場不收,老百姓不認。不得已,劉華貴就走村串巷找農戶養殖,甚至親自到超市、飯店做促銷,一個農業專家愣是變成了“商販”。

    再提起那段騎著三輪車四處奔走的往事,劉華貴幾度哽咽。“沒人養你的産品,沒有推廣,沒有産業,你幹的事就沒有價值。從開始做研究,我就一直堅持一個理念:一定要把科研和實際生産需要結合起來,把品種推廣出去,把北京油雞産業帶動起來。”

    16年一揮而去,劉華貴將自己的青春“撲”在了北京油雞的育種和推廣上,在京郊眾多油雞養殖戶和合作的企業眼裏,劉華貴是北京油雞産業當之無愧的“旗幟”和“帶頭大哥”。

    郝艷賓:將小核桃做成富民大産業

    在北京農科院核桃專家郝艷賓看來,無論是集營養價值、藥用價值、保健價值于一身的食用核桃,還是用於把玩、手療、強身健體的文玩核桃,均是凈化空氣、進行環境治理的“生態樹”,更是我國農民發展經濟的“搖錢樹”、“致富果”。

    與其他專家不同的是,郝艷賓善於將科研課題與市場效益相掛鉤, “以培育新品種來説,市場效益好的,能讓農民種了致富的,我覺得那才有價值,要不你培育100個新品種,市場不接受,那意義也有限。”

    食用核桃優良品種是不是就是指好吃的核桃?郝艷賓搖了搖頭,解釋説,“好吃、有營養只是一方面,還應該具備坐果早、抗寒、抗旱等特點。”

    為了一個可能的優質核桃資源,跋山涉水或是跑上上千里路對郝艷賓來説都是常事。“只要聽説了哪有好的核桃,甭管是在哪兒,多遠我也要去實地看看。”

    上世紀末,郝艷賓率領團隊以核桃的嫁接技術為突破口展開攻關,最終確定了核桃的最佳嫁接時期、最佳嫁接部位和最佳保障措施,這三點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項核桃嫩枝芽接技術,為良種核桃大面積的推廣種植奠定了基礎。

    應用此項技術,僅在北京地區就育苗達百萬多株,推廣面積近2萬餘畝,新種植的核桃園基本實現了良種化栽培。小小核桃也變成了農民眼中的“致富果”,以課題組與房山區聯建的長溝基地為例,7年生核桃畝産可達150公斤,畝均收入高達9000元。

    “良種化、標準化、規模化仍然是制約我國核桃産業發展的瓶頸所在。”為此,郝艷賓率領團隊在京郊順義建起了200多畝的核桃種植基地,既做科研又做示範,在他看來,“科研的責任就是通過科研、開發和推廣的良性迴圈,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