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會議會展>招商引資>

商會將成“一帶一路”建設生力軍

發佈時間:2015-06-30 11:28:01  |  來源:陜西日報  |  作者:楊立侃  |  責任編輯:葉冰
商會將成“一帶一路”建設生力軍

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加強對商會組織的引導、服務和教育,團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確保商會發展的正確方向。這不僅體現了中央對商會組織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重視和關懷,也反映了中央抓好經濟發展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如何發揮商會作用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這也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共建商會 抱團取暖促發展

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商會帶領企業“走出去”將成為一種常態,商會作為政府與市場之間的第三方力量,將扮演更重要角色。

6月初,應河北省發改委邀請,在陜西省河北商會的協調組織下,陜西省廣東商會、福建商會、江蘇商會等二十余家商會副會長、秘書長赴河北省保定市、石家莊市、邯鄲市進行了商務考察。此次考察開闢了陜西異地商會“走出去”跨省考察學習的先河。陜西省貴州商會秘書長王鑒對此次考察十分看好,並表示將儘快在邯鄲落實一個貴商科技企業。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盧山冰教授認為:“商會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非政府組織形式,在市場經濟發達和成熟地區非常活躍,是一個地區各類商業企業投資經營企業家、專家聚集互動的平臺。商會是聯絡同根企業、同鄉企業、同類企業的平臺,是促進和幫助企業家尋找商機、共用商機、合作利用商機的群體。”

陜西省友誼商會會長周濤認為:“商會是聚合人氣的地方,只有充分發揮‘互利互惠,互幫互助’的共識,才能贏得會員齊心協力,只有把商會的發展和自身企業緊密地聯繫一起,商會才會發展壯大。”陜西川渝商會負責人説:“商會架起了原籍企業與當地政府間溝通、合作、對話的橋梁,促進了會員之間的內部交流,為企業贏得了更多更長遠的發展機會。”

商會文化 提升企業競爭力

商會文化是商會生存與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可持續發展動力,新形勢下的商會文化建設,重在提升企業社會地位和品牌競爭力。為此各地商會紛紛打出了自己的文化品牌,比如浙商的團結進取、蘇商的政商和諧、徽商的賈而好儒等,與此同時,頻繁的商業活動也促進了地域間文化的融合。

陜西省河北商會秘書長説:“很多企業家都在感慨,是陜西文化成就了他們,河北和陜西的文化相互融合,使他們在處事、做生意方面很受益。河北商會也將充分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為陜西與河北兩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盧山冰教授認為在政府職能逐漸讓出或退出某些管理空間後,商會是最好的進入者和組織管理、協調互動者,商會在市場經濟下一定要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打造文化品牌促進提升企業的社會地位。

在一些市場經濟成熟的地區,商會已經在承擔行業的資訊交流、行業資信評級、行業政策建議、行業發展評估等職能,為政府提供決策諮詢資訊和方案,推動政府開展行業服務購買等。

與時俱進 商會緊跟市場步伐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商會在與政府、社會組織的溝通與協調中越來越顯示出自身優勢,已逐漸成為政府功能的補充,成為企業紮根發展、抱團取暖的重要支撐。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盧山冰教授認為,在推動“一路一帶”建設中,必須充分發揮商會的作用。一是發揮好企業家交流、溝通和聯絡資訊的作用。二是激發企業家的能量,利用商會的靈活性和接觸廣泛性,幫助企業家開展市場挖掘、調研、決策和評估工作。三是在國外的中國商會,有條件直接和當地地方政府領導人和企業團體領導人溝通,能提高效率減少摩擦,推動了企業的投資合作。四是充分利用好各類商會,掌握各地區經濟政策和市場前沿動態,有助於國家在“一帶一路”建設上做好宏觀決策。五是在國外的中國商會能夠

承擔“民間外交”和“公共外交”的職能,實現“民心相通”。

陜西省閩北商會秘書長表示,商會的發展還需注重自身建設,一方面積極幫助解決會員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困難,促進行業公平、公正市場環境的建立;另一方面通過各種活動,增強會員企業對商會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努力做好各項工作。

當下,商會模式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聚集人脈、商脈和財脈三方面基礎性作用,正成為一種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當然商會也需要加強自身建設,解決快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才能更好的服務各類企業,在助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楊立侃)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