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文旅合力打出定點扶貧"組合拳"

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極為關鍵的一年。文化和旅遊扶貧工作作為脫貧攻堅戰略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脫貧攻堅工作的精神動力,在決勝階段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9年年初,按照國務院扶貧辦、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的統一部署,文化和旅遊部分別與定點扶貧縣——山西婁煩、靜樂,內蒙古阿爾山和廣西巴馬簽訂《2019年度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責任書》。時值歲末,文化和旅遊部為這份“責任書”交上了漂亮的答卷——全年投入幫扶資金3911.07萬元,是2018年的2.76倍;引進幫扶資金3974.45萬元,是2018年的15.13倍;培訓基層幹部800名,是2018年的近2倍;培訓技術人員1081名,與2018年基本持平;購買定點扶貧縣農産品164.31萬元,是2018年的6倍多;幫助銷售定點扶貧縣農産品118.31萬元,是2018年的1.76倍。6項指標均圓滿完成了年初制定的《2019年度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責任書》的計劃。

“智囊”輸入增加脫貧軟實力

把充當“智囊”的幹部派到定點扶貧縣挂職和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無疑是全面對接定點扶貧工作,加強政策指導,精準發力,幫助開展精準脫貧的第一步。截至目前,文化和旅遊部共有7名幹部在定點扶貧縣挂職或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文旅工作有意思,扶貧工作有意義,壓力與動力同在,辛苦與快樂交織。”挂職擔任巴馬縣委常委、副縣長的蔡山帝説,赴任後,他通過深入基層走訪調研,與幹部群眾、專家學者、企業人士、社團組織等座談交流等方式,提高了自己對巴馬縣開展文化和旅遊扶貧工作的總體認識。他也積極對接文化和旅遊部系統各領域資源和平臺,聯繫社會愛心組織和人士,希望能夠助力巴馬縣文化和旅遊扶貧工作提檔升級,促進各項工作紮實有效開展。

挂職擔任婁煩縣副縣長的盧文斌説:“今年4月18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婁煩退出了貧困縣。文化和旅遊部領導及各司局、各有關單位對婁煩的支援和幫助,有力地推動了婁煩脫貧摘帽的進程,同時必將在今後的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方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扶貧幹部派出的同時,人才支援工作也在不斷推進。文化和旅遊部人事司結合“三區”人才計劃,引導優秀文化工作者赴定點扶貧縣工作或提供服務,並培養急需緊缺的文化工作者;公共服務司指導定點扶貧縣打造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和旅遊發展示範縣,並落實經費100.32萬元,組織基層文化隊伍培訓覆蓋456人;非遺司支援4個定點扶貧縣開展“非遺+扶貧”培訓和巡講活動;産業發展司和資源開發司指導定點扶貧縣發展特色文化産業和旅遊産業;科技教育司委託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對靜樂縣進行定點幫扶;恭王府博物館在忻州(靜樂)建立傳統工藝工作站……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定點扶貧工作的調研對接評估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司局和直屬單位積極助力定點扶貧縣的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

“通過開展文化和旅遊扶貧培訓活動,大家認真學習領會、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振奮精神、明確目標,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靜樂縣脫貧攻堅,引領文化和旅遊業從傳統的景區模式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尤其是結合文化建設、旅遊發展和精準扶貧、脫貧攻堅等重點任務,深入謀劃、多方發力,全力爭取讓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挂職擔任靜樂縣委常委、副縣長的孟憲璋説。

人才支援還表現在社會力量的引入。“受文化和旅遊部委託,北京同和時代規劃設計院、天一博觀規劃設計院赴阿爾山市調研自駕遊與露營發展、旅遊發展品質情況,為阿爾山市編制自駕遊與露營發展專項規劃、阿爾山旅遊發展品質提升規劃。”挂職擔任阿爾山市副市長的張浩説,把北京的智力資源引入到定點扶貧縣,為當地拓展了發展空間,也讓挂職幹部擁有更大助力。

工作創新加快脫貧步伐

脫貧攻堅的走深走實離不開扶貧工作的創新,調動各方力量參與為文化和旅遊扶貧工作增加了創新能量。4月30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引導動員業務主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明確了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的路徑、要求和重點。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通過業務主管社會組織對定點扶貧縣投入資金達800萬元,社會力量得到了充分調動。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科學調配公益性演出資源,形成《文化和旅遊部直屬文藝院團服務基層工作對接表》,2020年,在對接表的基礎上,工作將會被分解到各院團,由院團結合自身演出安排進行落實。

新媒體在傳播方面的優勢也得到很好的發揮。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指導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抖音扶貧項目組,實施“山裏DOU是好風光”計劃,開展“阿爾山DOU是好風光”話題挑戰賽。截至目前,“阿爾山DOU是好風光”抖音話題播放量突破2.2億次。通過網路直播專項宣傳售賣活動,阿爾山農副産品銷路向好,共計銷售12.68萬元。

此外,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發展司積極搭建平臺,組織北京螞蜂窩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實施巴馬“網際網路+旅遊”宣傳推廣項目,並依託5家國家級文化産業園區,通過設立定點扶貧縣重點推介産品銷售點、舉行宣傳推廣活動等方式,幫助4個定點扶貧縣拓寬産品展示、推廣和銷售渠道。

資金支援奠定脫貧基礎

如果説“智囊”的輸入和創新的扶貧方式為定點扶貧縣積蓄了“軟實力”,那麼資金政策的傾斜、消費扶貧通道的建立就為當地貢獻了“硬實力”。

文化和旅遊部財務司、公共服務司通過中央補助地方專項向四縣市重點傾斜,共補助中央財政資金900萬元。資源開發司通過文化旅遊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19年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援婁煩縣兩個旅遊項目資金2000萬元;支援靜樂縣風神山景區旅遊項目資金1000萬元。國際交流與合作局支援定點扶貧縣所在省區參加2019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為每個省區提供5個國內展區標準展位,每個展位8300元。故宮博物院組織“景福燈華——萬壽燈、天燈、宮燈復原品拍賣活動”,共計籌得善款2005萬元,全部用於貧困地區(主要是定點扶貧縣)的文化和教育事業。張浩介紹,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累計幫扶阿爾山資金787萬元,其中通過旅遊發展基金補助阿爾山300萬元用於旅遊數據中心建設;補助60萬元用於明水河鎮西口村扶貧産業項目;支援阿爾山旅遊創新實驗班和旅遊幹部業務培訓項目15萬元;通過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為阿爾山市24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貧困生捐贈助學資金12萬元。

5月9日,文化和旅遊部會同中國銀行共同研發的“公益文旅”電商APP正式啟動,通過“網際網路+扶貧”的模式,建立起C2C的長效消費扶貧通道,推動文化和旅遊部消費扶貧工作的有效開展。截至11月底,文化和旅遊部通過“公益文旅”精準扶貧平臺共購買定點扶貧縣農副産品189.7萬元,幫助定點扶貧縣在該平臺共售出161.52萬元。

借力人才輸入和培訓,通過創新工作方式,在給予資金支援的同時注重對定點扶貧縣“造血”能力的培養,讓文化和旅遊部定點扶貧縣形成了外部幫扶與內部脫貧的互動共振,將脫貧成果的續航能力不斷延長,物質和精神“雙脫貧”所積蓄的能量持續釋放。

責任編輯:王瀟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