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葉縣:“小麥+辣椒”特色種植促農民增收

走進平頂山葉縣廉村鎮王店村辣椒種植基地,一壟壟小麥整齊排列,中間穿插著一株株辣椒苗,這種“小麥+辣椒”的特色種植模式如今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的好門路。

(“小麥+辣椒”特色種植地)

據王店村黨支部書記高要秋介紹,王店村原來是貧困村,原有73戶貧困戶,近幾年一直鼓勵、引導群眾調整種植結構,發展“小麥+辣椒”的特色種植,該技術利用辣椒前期生長量小,田間空幅大的有利條件,在小麥生長中後期套種辣椒,在小麥采收後辣椒進入生長高峰期,小麥、辣椒套種充分利用自然空間和季節的互補,實現高效套種,提高了種植經濟效益。“目前種植辣椒面積有2000多畝,村成立了農業合作社,使群眾都參與到辣椒種植産業中來。”高要秋表示,2019年村裏順利脫貧,小辣椒已發展成為群眾持續增收的大産業。

(王店村黨支部書記高要秋)

徐令歌與丈夫王有強都是廉村鎮王店村人,丈夫王有強在2018年不幸患上“聽視神經瘤”,手術花費十余萬元,不能再外出打工,家中缺少了主要收入渠道。其公婆80多歲,兩個孩子在上大學和高中,原來是貧困戶。2020年在當地村兩委的號召支援下,徐令歌開始種植辣椒。“剛開始心裏有顧慮,因為接觸新事物,又沒有種過。一來沒人教,沒技術,二來擔心種了辣椒賣不出去,砸到手裏咋辦?不比種的麥子玉米到處都有人收。”徐令歌坦言剛開始自己有很大顧慮,在村書記的勸説下,又考慮到家裏現狀,就開始著手種辣椒,第一年就種了十畝地,收成還差不多,“剛開始種沒經驗,一畝地3000多塊錢。第二年種了將近20畝地,收了十來萬塊錢,一畝地合個四五千塊錢,比種植玉米好點。”徐令歌稱,今年因為婆婆摔住了,家裏沒人照顧,只種了十來畝地辣椒,現在長勢很好。

(脫貧人徐令歌)

今年已是徐令歌種植辣椒的第四個年頭了,提及家裏現在的情況,徐令歌難掩開心地説道,“現在家裏情況比以前好的多了,收入在這擱著呢。辣椒一年比一年種的多,一年比一年行情好,日子真是越來越好。”

與徐令歌有著相同境遇的王松賀,也是此前王店村出了名的貧困戶,妻子腿部殘疾,一直幹不了重活,兒子也早早輟學在家。一家3口一直靠著3畝多地的收入維持生計。起初村委號召群眾種植辣椒,王松賀心裏直打鼓。“種吧,賣不出去村裏給你包了。”村書記的一句話給王松賀吃了顆定心丸。2022年,在村裏的幫助下他開始流轉土地60畝種植辣椒,當年就收入近30萬元。“這幾年連著每年都種幾十畝,今年又種了40畝,主要是朝天椒和線椒。”王松賀告訴記者,種植辣椒賺錢脫貧後,蓋了新房,兒子也結了婚,“要不是種辣椒,只種二畝地的話,基本生活都顧不了。”明年還準備再多承包一點地,多種點多賺點。

(脫貧人王松賀在地頭查看辣椒長勢)

為促進農民增收,王店村以“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産業發展模式,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合作社還與農戶達成了辣椒育苗、管護、收購的協議,形成“生産、銷售”一條龍服務,種植辣椒面積共計2000余畝,使全村群眾收入得到穩定保障。

(廉村鎮黨委書記程英豪)

“鄉村振興在實踐中人還是最重要的,所以把解放群眾思想放在首位。8月份開始辦農民夜校,由辣椒産業上的致富農人、種植能手利用晚上為群眾講解種植技術和市場前景,炒熱群眾思想。並開辦田間課堂,對於一些技術難題組織群眾在田間地頭由技術員統一現場講解,現場操作,使群眾看了就會,聽了就懂。”廉村鎮黨委書記程英豪表示,廉村鎮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鎮,擁有耕地十萬畝。近年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廉村鎮把辣椒作為鎮裏的支柱産業。下一步,將實行勞動力、農機、技術、土地入股等幾種模式,讓全村的群眾通過股份制的形式參與村産業發展,讓村民都成為村産業的主人,將辣椒産業繼續做大做強。

責任編輯:李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