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醫院胸痛中心接力搶救 猝死男子起死回生

大象新聞·河南交通廣播記者李憲

5月16日,記者從第988醫院胸痛中心了解到,近日,醫院成功搶救一名62歲的突發急性心肌梗死合併心源性猝死患者,目前患者轉危為安,現已轉至普通病房。

急診入院,多次除顫,心律恢復!

7:45分,急診醫學科突然出現一聲呼喊:“護士,快救救我爸,他半小時前暈倒了”,分診護士程星迅速將患者推進了搶救室。

值班醫生王軍峰發現患者滿頭大汗,臉色發紫,額部及鼻部外傷,憑著經驗,王醫生考慮患者是急性心梗後暈厥,立即組織緊急救治。

搶救室值班護士姚冰,張建等人第一時間給予患者建立靜脈通路、描記心電圖、靜脈採血、心電監護等處置。

7:47分心電圖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併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立即啟動胸痛救治流程,呼叫心內科會診,啟動導管室。

7:55分,會診醫生陳紅正在與家屬溝通治療方案時患者突然出現意識喪失,呼吸停止,心電監護提示心室顫動。醫護人員立即給予電除顫,持續心臟按壓、呼吸氣囊輔助呼吸等搶救措施。

7:59分病人恢復心跳,當大家準備鬆口氣時,心電監護上又出現室顫,病情又再次惡化,立即再次電除顫、胸外心臟按壓。

經搶救後患者能恢復竇性心律,但維持超不過1分鐘,反覆出現室顫。

先後經過27次最大能量的電除顫、上百個迴圈的胸外按壓後,心電監護終於發出規律的“滴、滴、滴”的聲響,患者的心律恢復了。

“搶回來了!搶回來了!”,李茂巍醫生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傳給了正在導管室等待的王連友副主任,並向於林君主任電話彙報。

“立即送上來,抓緊開通血管,拼一把!”,兩個人幾乎同時下達了通知。

接力手術,開通血管,轉危為安!

心內科韓志龍副主任醫師隨即做好手術準備,並完成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術中造影顯示:患者右冠狀動脈近端閉塞。診斷明確,患者因為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心室電活動極度不穩定而導致交感風暴,反覆的電除顫又造成心肌損傷,都使患者在死亡線上徘徊,及時開通血管是挽救患者的唯一辦法。

導管室內,韓志龍醫生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介入操作,李茂巍醫生和楚艷貞醫生密切配合,劉曉燕護士和徐翱護士時刻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搶救團隊分工明確,爭分奪秒地為劉先生進行介入手術。

導管室外,王連友副主任緊盯電腦螢幕,通過話筒進行指導,9分鐘後,患者的右冠狀動脈恢復了血流。

經過83分鐘的努力,不僅順利開通了血管,保障了劉先生體內血液迴圈的生命通道,還通過置入主動脈球囊反博泵(一種機械性輔助裝置),幫助增加其冠狀動脈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

手術完成後,劉先生被轉入了心血管內科重症監護室(CCU)繼續治療。

隨後,劉先生逐漸可以跟醫護人員聊天、進食、精神狀態越來越好,3天后他就順利轉到了普通病房,並開始下床自由活動。

“這次成功的‘大營救’,離不開參與救治的每一個人的努力和堅持,是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救治的範本。”王連友副主任表示,心源性猝死搶救成功率極低,存活率不到1%,黃金搶救時間僅有4至6分鐘,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有效的心肺復蘇等救治,後果不堪設想。

責任編輯:李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