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棲霞金礦救援11名礦工成功升井 障礙物中現空洞成救援關鍵
來源:新京報2021-01-25 16:50:10
大字

【棲霞金礦救援11名礦工成功升井】1月24日,一個膠東半島的小城沸騰了。在棲霞笏山金礦事故發生後,被困14天的11名礦工順利升井。

一名礦工升井後,雙手合十放在胸前輕輕地前後搖擺,表達對救援人員的感恩,他説,“最想讓家人知道,我們還活著。”

紙房村的陳寶軍緊緊守在電視前看直播,尋找弟弟的身影。終於,他看到一個升井礦工的體型很像弟弟陳寶仁,盯著螢幕看了一會兒,陳寶軍突然發現這個人的脖子上挂了一條紅繩,就是弟弟的那條紅繩。“我相當相當開心,真的相當開心。

棲霞計程車司機們的對講機一個勁兒地響,“上來了,上來了”,很多市民圍在棲霞市人民醫院的門口,都想見見這個激動人心的場面。”

棲霞市人民醫院一位醫生今天在門診部坐診,她在門診樓和住院部間來回跑,去給礦工們檢查身體。她説,“今天是個好日子,是他們重生的日子。”

1月24日上午,救援人員在“4中段”發現一名被困工人。這名被困人員為新發現的被困工人,隨後被升井並送往醫院。15時18分許,隨著最後一批2名被困人員升井,在“5中段”發現的10名被困工人全部升井。

至此,已取得聯繫的11人全部成功升井。另有10人下落不明,1人無生命跡象。

現場:獲救礦工雙手合十向人群致謝

1月24日15時03分,山東棲霞笏山金礦回風井井口再次響起兩聲鈴音,根據礦井信號規定,這意味著吊桶上升。防墜物的井口金屬蓋板打開,鋼絲繩輕微搖晃後被牽引向上。

14分鐘後,黑色吊桶載著兩名被困礦工和救援人員緩慢升井,現場響起掌聲。兩名礦工戴著避光的黑色眼罩,被先後攙扶出吊桶。其中一位著墨綠色雨衣的礦工雙手合十向人群致謝。

1月24日,棲霞金礦救援現場,救援人員備好擔架等待著礦工升井。煙臺市委宣傳部供圖。

據救援指揮部消息,井下350米到446米間,有1300立方米、70多噸重的堆積物,按原計劃,預計主井救援通道打通至少需要15天。但24日上午,清障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24日上午,救援人員在井下清障時,于四中段發現一名此前下落不明的礦工,其身體極度虛弱。11時13分,這位礦工升井,被四名救援人員抬出黑色井桶,抱上擔架,送上救護車。此後,五中段10名被困礦工,先後分四批升井。據現場救援專家介紹,升井人員順序,由其傷情輕重決定,傷情重的先升井。

被困礦工陳寶仁的哥哥陳寶軍説,知道礦工順利升井的消息,他緊緊守在電視旁盯著看直播,想要從獲救礦工裏找到弟弟的身影。“相當著急,心提到嗓子眼了。”

陳寶軍説,他看到一個礦工的體型很像自己的弟弟陳寶仁,盯著螢幕看了一會兒,發現這個人的脖子上挂了一條紅繩,就是弟弟的那條紅繩。“我相當相當開心,真的相當開心。”陳寶軍説。“我想去看我弟弟,很感謝救援人員。”

一名救援人員告訴現場媒體,專業人員會陪伴礦工升井,確保過程中的安全。此外,在井下會先檢查礦工有無受傷,為他們戴上眼罩,避免升井後因長期未見陽光受光線刺激。

應急救援指揮部1月23日通報,五中段井下10名礦工已恢復正常飲食,身體狀況、心理狀況、生存環境良好。井下礦工不斷通過鐳射筆投射、喇叭喊話等方式搜尋被困人員,但未收到其他失聯人員資訊。

一名礦工升井後,雙手合十向人群致謝。煙臺市委宣傳部供圖

此前,救援人員還向井下投放手消毒液、口罩等物資。新京報記者注意到,1月24日部分獲救礦工升井時,有佩戴口罩。

救治醫生:今天是個好日子

1月24日下午一點半左右,三輛救護車載著升井的礦工從金礦飛速趕往棲霞市人民醫院,前後各一輛警車開道。

醫院門口有多名警察在維持秩序,院內的車道都被疏通,民眾自覺沿著路邊走,為生命開道。在醫院的急診樓下,數名醫生和護士站在擔架車旁等待著被救出來的礦工送診。

棲霞市人民醫院一位參與救治的醫生楊萍(化名)表示,這11名礦工神志清醒,説話自如。礦工被送到醫院後,醫生和護士先幫礦工把臟衣服全部換下來,擦乾凈身體,進行簡單的傷口包紮,再換上病號服。楊萍看到,護士在給礦工脫衣服時,一個礦工還不好意思,護士跟他解釋,“沒事,換上新的。”他才松手。

楊萍沒有看到礦工們的具體名字,醫生們用排列序號的方式區分礦工。

1月24日,棲霞市人民醫院急診部樓下,醫護人員等待運礦工的救護車。新京報記者喬遲攝

楊萍説,最早升井送醫的那位4中段礦工身體較虛弱,身體有傷痕並且有些潰爛,屁股上有兩個一元硬幣大小的潰瘍,地底下潮濕,“腳也潰爛了。”

這名礦工是之前沒有取得聯繫的10名礦工之一,身體極度虛弱。自1月10日爆炸事故發生以來,他已被困14天。

“他可以説話,但説得不多,身體無力。”楊萍認為,這名礦工在4中段應該很少活動,“求生的慾望非常強烈”,憑藉著頑強意志力活了下來。

楊萍説,水可以讓人體代謝,這讓一直失聯的4中段礦工得以倖存。這名礦工餓了太長時間,先不能吃飯,不然刺激胃會引起胃潰瘍,現在只能喂藥輸營養液,慢慢給他調理胃。

4中段身體虛弱的礦工和其他4名5中段礦工住在醫院住院部4樓的ICU病房,剩下的礦工在住院部2樓普通病房。11名升井礦工每人配備一名醫生和兩名護士照顧,每人住一間病房。除了一個50多歲年齡的礦工在ICU,其餘礦工年齡大多在30歲至40歲之間。

楊萍一一檢查過這11名礦工的皮膚,她看到礦工們沒有嚴重的外傷,有些地方破皮了,但只是輕微傷。除了4中段那位礦工,其他人都能正常吃飯,他們還吃了火腿腸。“沒有大礙,就是身體虛弱。給他們調理調理,很快就能出院。”

楊萍説,礦工們現在還戴著眼罩,估計到晚上或明天適應以後才能摘眼罩。

1月24日15時10分,第五批順利升井的兩名礦工中,一名礦工雙手合十,慢慢地前後擺著,表示對救援人員的感謝。這名升井礦工對現場記者表示,自己的狀態還行,現在最想做的事是通知家人我們還活著。

楊萍對這位礦工印象深刻。“他精神很好,就是有點高血壓。他很興奮,反反覆復地跟我們説,他就是敲鑽桿、拽繩子,往地面上遞紙條的那個人。”

楊萍聽口音知道這名礦工是本地人,“他跟醫生説,他是在井下的吊車里弄電纜的,爆炸的時候,人直接被衝擊波從車裏甩出去了。”

楊萍説,最後出來的兩個礦工是身體情況最好的,沒什麼毛病,“和正常人一樣。”

“原來還説15天,沒想到這麼快就救出來了。今天是個好日子,是他們重生的日子。”楊萍説。

專家:救援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新京報此前報道,1月21日,新京報記者從棲霞笏山金礦事故救援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爆炸導致井筒內管路、通信纜線等攪在一起造成嚴重堵塞,經評估測算,預計豎井距井口350米至446米處,仍有厚度約100米的嚴重堵塞,障礙物大約有1300立方米、70噸重。由於障礙物體量過大,預計主井救援通道打通仍至少需要15天,甚至更長時間。

但發佈會過去僅3天,井筒就被打通了,遠低於預估時間。對此,1月24日下午,應急管理部礦山救援中心總工肖文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前預估的救援時間是根據堆積物重量和體積測算得出的,但救援工作在1月24日早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肖文儒解釋稱,救援人員在清障過程中清理完大型堵塞物後,發現堵塞物下部有較大空洞,“這時候我們的進度就加快了。”

在救援現場的兗礦集團救護大隊戰訓科科長張立紅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1月24日早上8點到現場時,井筒清障工作還停留在377米處,約1小時後,就下降了40米,沒多長時間就到了4中段。“377米處向下幾乎不用清理,吊盤就直接下到4中段、5中段。這麼順利,非常出乎預料。”

6中段仍有一名被困礦工,張立紅表示,目前尚不確定5中段與6中段之間是否有雜物,因此也不好判斷什麼時候能救出該礦工。

現場救援人員告訴媒體,在所有被困人員升井之後,會持續搜尋失聯人員。

據救援現場視頻,礦工被救出後都戴著黑色眼罩。某消防支隊特勤大隊隊長陳方(化名)解釋稱,這是為了保護礦工的眼睛和視力,“人長時間待在黑暗和避光的環境中,忽然接觸光源,會對視力有很大影響。”因此,在地震或塌方的救援中,當人員被困時間超過12小時,救援人員都會給被困人員戴上眼罩。

陳方表示,一般情況下,受困人員被救後,醫生會判斷他們是否脫水或缺鹽,然後給他們輸一些葡萄糖和能量液。對於沒有明顯外傷的礦工,後續會進行身體機能綜合測試和心理干預治療。

分享到
037165901996 回頂部